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重上五台山随想《三》

2009-03-10 09:27 作者:欣庸  | 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导游的指引下,我们浏览了住地附近的广化寺,普寿寺,七佛寺和碧山寺。 导游一边带路,一边讲解。他说广化寺的五爷庙是抽签最灵验的地方。因为他是感化众生迷途知返的神。但祭拜的时候必须真心实意,否则不灵。吴弟像个虔诚教徒,姿势有点专业化的水平。我尾随其后,主要是欣赏,浏览其神秘的现象,人们崇拜的种种理由,想解开人们为啥这样做的原因。但我进庙必烧香,在体会中悟道,在现象背后寻找隐藏精神感化的核心力量。可是望着一座座威严庄重的泥塑,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他的神通能勾魂聂魄。每当用默语浇心,敬香过后,总有一种恐慌不安,灵魂被审判的感觉。是一种最愚蠢的行为,还是最有效的心灵解脱?我身在庙宇,却两眼茫茫。 在上碧山寺的途中,突然发现正在建设中的楼群,既不像宾馆,更不像庭阁。导游相告,那是在建的《佛教学院。》,三层瓦灰色西洋建筑风格,被朱红色的高墙包裹着,森严逼人。沿路都能看到灰色的幼僧,力壮黄色的喇嘛和风流潇洒尼姑的身影。原来这里正酝酿着佛教振兴的宏伟大业,让弟子们行销全国,推广到全世界。 碧山寺创建于北魏。寺内四大天王威武神勇,貌悍枭狞。手中分持利剑,琵琶,巨伞,莽蛇,调节风雷电,象征风调雨顺,润泽苍生平安祥和。寺内置缅甸产精雕汉白玉佛像一尊。寺院规模宏大,是五台山僧人最多的寺院之一。游人到五台山,不游碧山寺,宛如到北京不逛故宫那样遗憾。我们到此,总算履行了一项不该完成的项目。在进入庙堂前有点神秘,退出之后有许多不解。众多神庙各具玄机,都希望生命铸就空洞广阔的空间,让你变成神灵的奇缘,脱离苦海,清静不染。可是芸芸众生,没有喝风饮露的本领,都要用汗水抚养生命。没有生命那来的佛祖。我一直责问自己,佛能给人带来什么?没有!永远没有!哭泣他听不到,高兴他也不会倾听,一尊泥塑竖立千年,从来没有见他流过半点泪痕! 回到宾馆天色近昏。吴弟没有疲倦之色,而我一头倒在枕上,身软体坦。只想闭上眼睛,让思绪隐退,让神秘化淡,让头脑空白,甜甜美美睡一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休息,尽快回到现实中,因为投入到空灵和幻觉对话,身累心更累。他不停地设计挣钱的项目,连我沉默的空间都不放过,我偶尔插上一句,算是在听。哎,我真不知他的生命坐标稳定在那里,不到几分钟就移动了数次。我劝早点休息,把精神养好,明天准备爬山。因为重点景区是大白塔附近的庙群,黛螺顶和菩萨顶两座乳峰。如果精力充沛,还可到东南西北中五座台峰观光。我在心理说,也许你游不到一半就会退缩。这是心力,耐力,思维和毅力的全面考验.。 吴弟已经入睡了,而我在睡中隐隐约约又听到晨钟暮鼓的声音,仿佛看到潮水般的人流涌向山顶。我静静思索,五台山从东汉开始建庙塑像,传说文殊菩萨把这里作为传经咏道的场所。历经汉,北魏,晋,隋,唐,宋元明清九个朝代。迄始于魏晋,兴起于隋唐宋,鼎盛于元明清,辉煌于当今盛世。据载,这里曾经有一百多座寺院,佛,道,喇嘛三教合一。人数多达上万。分别占据一山一寺,传播着他们的精神愿望。现存比较完整的有七十多座,经过历代修缮,保护完好的有47处。由于战乱和多次灭教的暴动,庙宇也遭到破坏,僧人流离失所。五台山像大海里的浪花潮起潮落,经历了沧桑巨变,饱受了时代的辛酸。不过,由于五台山的地理位置独特,文化底蕴深厚,仁人志士的鼎力保护,给后代乃至全世界留下一座历史博物院,让络绎不绝的人在欣赏佛文化的同时,切切实实感受一下两千年的幽光熏染。我想,来者都在追求,但不一定都在沐浴佛文化的熏陶。也许我正在明白,五台山是一本活字典,人们用心刻上去的字,悬挂在那里,屹立在那里,至少向人们提醒,在忙于尘世烦躁的同时,来这里品尝一下千年古韵,作为理性放松的一处驿站不是很好吗? 《待续》 。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27055/

重上五台山随想《三》的评论 (共 0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