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清秋时节芳菲尽——《金粉世家》随感

2011-11-24 14:00 作者:风露清愁  | 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百花生日我同生,命果如花一样轻。”

我真想不出,除了黛玉,谁还会写出这样的诗句,直到读完《金粉世家》,了解冷清秋,才知道如此多才善感的女子,不止黛玉。

这是清秋在嫁入金府后过第一个生日时写下的诗。不知是巧合还是张恨水的故意安排,林黛玉与冷清秋的生日都在农历二月十二花朝节,这个美丽的日子,孕育了百花,也孕育了两个不平凡的女子。

冷清秋,人如其名,美丽多情,清雅脱俗。她出身平民之家,家境贫寒,只能勉强度日,名副其实的一个小家碧玉。

日出游,偶遇金燕西,情的种子从此悄悄发芽,也改变了她平淡的生活。她不知道,这个骑着马在她身边是不是经过的男子会对她一见倾心。她的气质、风度、外貌令这 个男子折服。这个人,给了她幸福,也给了她不幸。

我一直不能判断清秋与燕西的爱情是她的幸运还是不幸。嫁入豪门的贫家少女,开始了她奢华的生活,也孤寂了她的内心。对于燕西来说,走惯了交际场,看惯了女子的浓妆艳抹,清秋的出现就如一缕清风,吹暖了他的身体,吹开了他的心房。我相信燕西对清秋是真心真意的,只是这样的感情终究抵不过残酷的现实,抵不过齐大非偶。(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他们的爱情是浪漫的温情的,清秋不可能无动于衷,尽管她顾忌金家不会接受她,但她仍迷失在这份爱情中。可贵的是,清秋没有迷失自我,没有放弃自尊。嫁入金府后仍然不卑不亢。

我唯一想不通的是为何清秋与燕西会珠胎暗结,这并不是不可饶恕的错误,只是发生在飘逸超凡的清秋的清秋身上,我无法想象。不过,也许正因为这样,燕西才下定决心将他们的关系公开,才下定决心娶她。同样,在这之前清秋对他们的婚姻也是犹豫的,至此是“非嫁不可”。这一切的一切似乎是他们能够结合的原因吧。

婚后的清秋虽身在豪门,却掩不住内心的孤独。她不习惯少奶奶的生活,也不可能去石英这种生活。清秋在金府的日子绝对可以用“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来形容。金府的姐妹都很喜欢清秋。道之、敏之润之都尽力维护她的自尊,梅丽更是十分喜欢这个嫂子让她开心。但是少奶奶们和清秋的关系并不好,尤其是她未过门便得罪了三少奶奶——白秀珠的表姐王玉芬。玉芬又是个王熙凤似的人物。清秋处处留心时时在意,怎奈她太过单纯,太简单。

燕西和清秋经过了新婚燕尔的甜蜜,便厌倦了平淡的生活,里常常不回家,清秋也不敢声张,默默忍受,只当是公子哥儿放纵惯了。燕西忘记了她的生日,她的心里到底是不好受,因此才会写下如此哀凉之句。她亦厌倦了这种生活。

清秋虽不再快乐,但她仍渴望生活下去,因为她还有爱情,因此当燕西破坏掉它时,清秋便绝望了。燕西纨绔子弟的习性,她可以忍受,燕西的冷淡,她也可以忍受,但当燕西将她看做为名利追寻他时,清秋真的愤怒了,燕西的一句:“你看你浑身上下哪一样不是金家给你的!”将它们之间的一切抹杀,将清秋打回了地狱,她知道自己碎了。

我最欣赏清秋的就是她此时的勇气与不可侵犯的尊严。当她知道燕西要和白秀珠一起去德国时,她明白他们的婚姻已经走到了尽头。她毅然选择离婚,她懂得放弃,也会放弃,她不需要已经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金家不同意离婚,她便只身带着儿子住在楼上,只带着陪嫁的衣物与生活用品,与金家划清界限,与世隔绝,只与诗书为伴。

她并非不再爱燕西,只是这样的爱,她承受不起。

终于,在一个大火之夜,她带着儿子逃离金府,选择了自己的自由。

最令我钦佩的是她给燕西的诀别信,感情真挚,合情合理,不卑不亢,既顾全了金家的颜面又不是尊严。而燕西令我痛心——从始至终他都未对自己的言行有一丝一毫的悔恨,我无法想象前半部深情的燕西会如此薄情寡义。

但当多年以后,变成电影明星的燕西,在电影中的表演存在对清秋不告而别的怨恨时,我知道他对清秋的爱,是从来没有变过的。他们都没有错,他们爱情的悲剧只能说是因为各自的教育不同,各自的生活理念不同。即使相爱,有些东西是他们永远无法跨越的。

冷清秋,一个柔顺美丽,多情多愁,才华过人,勇敢决绝的女子,世间少有。她的命运却如娇嫩的花朵,最终仍是漂泊无依,伴着流去的芬芳,消逝在茫茫人海中。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230882/

清秋时节芳菲尽——《金粉世家》随感的评论 (共 7 条)

  • 赛飞
  • 剑客
  • 风过无痕
  • 淡了红颜
  • 寒烟冷月
  • 何时明月
  • 疯狂侠客88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