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那深入心灵的“信天游”

2008-12-16 14:08 作者:思思  | 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最近,朋友推荐了一部不错的电视剧《血色浪漫》,高中时这部电视剧已经在央视各套黄金档节目中播出,受到广泛好评。《血色浪漫》给我最深的感受并不是里面浪漫的故事,而是历史车轮中碾过的点点岁月痕迹和那充满沧桑感的“信天游”。

20世纪60年代后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政策在全国实行。知青被下放到我国偏远的穷困山区,支援山区的建设与发展。许多知青被下放到满天飞沙,到处都是贫瘠土地的陕北地区。陕北地区的气候条件极差,天风沙大,季干燥寒冷,年平均降水量稀少。农民靠天吃饭,春季时播下的种子,就等着水的降临。由于地理气候的原因,每年春季播下的种子大部分在季时旱死,整个村庄有时颗粒无收。好年成的时候,粮食只够吃上三到四个月,每到青黄不接时,全村的人拖家带口到镇里讨饭,这已经成为了那里的传统。剧中有一段精彩的对话真实的反映了人民的生活心态与思想:

知青问放羊娃:憨娃,我问你,你放羊是为啥啊?

憨娃答:攒钱。

问:那攒钱为个啥呢?

答:长大娶媳妇。、(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问:那你娶媳妇为了啥?

答:生娃。

问:生完娃呢?

答:再攒钱,给娃娶媳妇。

问:给娃娶媳妇,再攒钱,再生娃,是不是?

答:恩。

是啊,我们不也是如此吗?也许,这就是我们共同的文化心理的反映吧。

陕北多是风沙草原,南部沟壑纵横,一个村与另一个村中间隔着几十米的沟壑,从一个村到邻村去,要绕上几十里的山路,最便捷的方式便是站在各村的后崖,隔着沟壑对话。久而久之,人们用歌的方式对话,形成了陕北民歌,其中以信天游最为著名。

陕北这个地区的奇特之处在于,从表面上看,它是一块贫瘠的土地,仔细发现后,在表面的背后隐藏这一种几千年沉淀的厚重文化。信天游的演唱者常常用沙哑的嗓子唱出让人落泪的歌,其中蕴藏着人们对苦难无尽的悲凉与无奈,深入人的心灵

我低头向山沟

追逐流逝的岁月

风沙茫茫满山谷

不见我的童年

我抬头向青天

搜寻远去的从前

白云悠悠尽情地游

什么都没改变

大雁听过我的歌

小河亲过我的脸

山丹丹花开花又落

一遍又一遍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21946/

那深入心灵的“信天游”的评论 (共 0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