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生命的阴影
每个生命都存在希望,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对自己来讲弥足珍贵。我们来到世上是想了解这个世界包括我们自己,绝不是动物式的索取与贪婪。或许人这个高贵的定义赋予了我们存在的一切理由。我们勇敢而坚定地融入这个社会,都有自己的亲身经历想述说,有自己的思维与发现想奉献,最不希望看到自己设置的牢笼归罪于客观社会。
有人讲,生命是用时间丈量出来的,每天都在书写,无论你在干什么,都会真实无情地刻在永恒的记忆里,与自己高贵的灵魂承载生命的种种希望走到尽头。在这个过程里,我们几乎是一路总结,甚至毫不犹豫地欺骗自己:欺骗真实的情感,欺骗纯粹而高尚的思维,欺骗真诚善良的心愿。被一切现象蒙蔽,像个巨大的阴影笼罩着,撕不开走不出,即使泽涸鱼死只认命该如此。多少美丽的幻想只是一闪而过的影子,呼唤了一生最终无缘握欢。有人讲,人是命里注定;还有人讲人不可貌相。最让人信服的是人必须适应一切环境,方可寻找到生长的契机,实现心中的梦想。
本来生命是有鲜活色彩的,同时光彩照人。这才是天赋的秉性与活力,当然不是来坐享其成,更不是盲目活动。可是现实生活中,都仿佛有意义又感觉没意义,自愿地无悔地纯粹的生命有几人?几乎绝大多数都与利益挂钩,都与私欲交往,都在社会的大背景里适应生活,默默地干自己的活吃自己的饭。自私在生命的逻辑里天经地义、无可厚非,好像与现实的教育、灌输的信仰有明显的距离,其实这是我们不愿看到的尴尬现象。这究竟是现象欺骗还是自己悟不透?在现象面前,多少人感到束手无策、无能为力,多少人的生命因困惑而消耗殆尽。然而纵观历史,我们与多少时代的英魂交流,都感觉在听他们心中的遗憾与不足,很少听到不留遗憾地与天地握别。
在认识生命这个问题上,其中包涵了巨大的神秘现象:在有与无这个无法控制的思维里我们仿佛都在参悟,拥有都不属于自己,全无仿佛尽在其中。自己恍然觉得是大自然的搬运工,忙忙碌碌不知所措,“需要”浓缩着生命的曲线,而这条曲线又是在变化中产生的,自己很难驾驭与设想。因而无辜、无奈、无所谓、无限希望贯穿始终,看不到,参不透,离不开每天围绕着自己。就是人们一直看重的感情与金钱,像变魔术地来去无形;或者人们一直重视的名誉与信仰都在感觉恍有恍无,而真实的现象是等与盼,谁都难猜这两个字里的秘密,谁都怀疑对与错的界限划分,只能把感觉每一天的喜怒哀乐无意拉长,记录长短。
生命属于自然现象,用《易经》阴阳的学说看待,同样有光明的一面与黑暗的一面,强弱自然其中。说到底我们是在两个方面实现心智的,其一,我们无时不在利用和改造大自然对自己不利的一面,用思维与行为实现自己许下的承诺;其二,我们无时不在与自己的判断作争辩,希望自己的设想尽量接近事实。或者坦然地说是阴阳、客观与主观、公与私、光明与黑暗的反复较量。有时能感觉到“有意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的好运气,或许“塞翁失马,焉知祸福。”更有颠覆判断的理由。有人讲生命是一天天走出来的,看不清比看清更容易产生希望。或许所谓的看清只是自己的臆想与判断,自然的如植物一样。
生命的奇特现象:我们只有感知其存在,多少未知因素存在其中都不知;我们仿佛见到光明是白天,遇到黑暗是夜晚;有温度感觉是活,没有温度感觉死;白天活动,夜晚休息;闭眼产生梦境,睁眼都是现实;自己本在其中,仿佛置身事外······几乎都是一半真一般假,自己根本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不用看周围,从自己身上都能获得。或许我们是尽最大努力把自己认为光彩的一面表露出来,把邪恶的一面努力掩饰;或许我们已经看到了人人身上都存在着无法隐瞒的邪恶,或许我们来到世上必然要走进自己的阴影、与诱惑的魔鬼反复较量,醒悟在清秋之际。(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我们承认生命里有阴影,有黑洞,有垃圾,有魔鬼,有我们一生下来就讨厌的东西,可是它将伴随我们一生,影响我们一生,我们有理由相信能从那里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