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山的颂歌

2011-06-29 20:38 作者:山鬼  | 2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山是大自然的儿子。

山在母亲的阵痛中诞生,艰难岁月的磨蚀,历史长河的冲刷,它长成了伟岸的汉子。

母亲把庄严与神圣,谦恭与质朴,坚韧与执着,厚重与宽广一起置入了山的血液、铸成了山的骨骼、山的脊梁和胸膛,于是,大山有了自己特有的秉性和脾气。

孱弱的人们在求取生存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意识到大自然无穷的魔力,曾经试图追求一种天人合一的理想途径,以求取得神灵的庇护。人们发现离天最近的就是大山,当人们置身峰顶,就会觉得自然之子用它的脊梁把人高高托起,让人极目千里,一览万物小,似乎一下子与天地的深邃博大溶在了一起。人们敬畏山的庄严和神圣,历史上就有了皇帝登山封禅的震撼,世间也重复着登山观日出,看紫气东来,氤氲磅礴的故事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骚客,丹青国手,舞墨弄文,极尽赞誉之能,留下过无数关于山的佳话,令后来者见山肃然起敬。但山还是那山,依然故我。大山自己从不张扬,它日复一日地默默的重复着那些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故事,让人们在无穷的鉴赏过程中领悟生命的真谛。

几回回的狂风暴、电闪雷鸣肆虐地蹂躏着大山,将它的肌肤撕裂成一道道褶;把他的骨骼震裂,破碎的肌石顺着痛楚的的山梁跌入谷底,被汹涌澎湃的洪水吞噬。血在流,身体在颤抖,山并不畏惧,它昂着不屈的头,在沉默中舒展着坚强与力量。待雨过天晴,看山,依旧翠绿浓郁,嵯峨俨然,轻云伴舞,百啾啁,一缕缕清新的体香展示着磨难后的风流,这就是大山!它的字典里从来就没有胆怯,没有忧伤,没有哀怜。(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有句话叫“文似看山不喜平”,“不平”大概就是山的魅力所在。山之所以有历久弥新的魅力,就在于有了崎岖险峻的张扬,这种张扬是痛苦与艰难的结晶,人们从这种结晶中领略到的是“无限风光在险峰”,体会到的是几经风寒霜苦,方得丹青吟千古的意境,这种结晶自然也就凝聚了坚韧与执着的历史。

山是不嫌贫富的,也绝不挑肥拣瘦,这就是山的厚道。有了这厚道,当然也就有了宽广的结果。你去山里看,姹紫嫣红有它的舞台,苍翠欲滴也有它的空间,老藤枯树同样悠然自得,无论你是美丽的,丑陋的,灵动的,木讷的,是鲜花还是毒草,是野兽还是百灵,生命的存在和衍生的多样性都可以被大山包容——只要大山还活着。就是有一天它失去了生命,它伟岸的身躯也会挺立上一万年。

这就是我对大山的理解。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129057/

山的颂歌的评论 (共 2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