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当代城市学生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

2011-06-12 19:41 作者:悠悠渠溪河  | 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在当前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对孩子的教育存在许多不良状况,是家长、学校和社会任何一方都无法单独完成的。家长、学校从方法上想要放弃,从情感上无不愿放弃,从理智上更不敢放弃。究其个中缘由,我从下列几方面作了调查分析,现总结如下:

学生受教育现状

学生受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的教育,本应构成一个十分稳定的教育网络体系,各自发挥应有的功能和作用,使学生的教育达到一种平衡状态,但现在的教育却出现了严重的失衡状况。

一、学校教育现状

据调查,对学校教育的不良现象反应十分强烈,尤其是这样一些方面,反映出学校教育存在的诸多弊端或者问题。

1、学校压力大,作业量大,学校班级给学生规定了相应的学习成绩标准(科业成绩),而且主要是根据该校与其他学校相比较的情形制订的,所以年级组、班主任给学生下达了硬性成绩指标,于是在其他方法都用尽之时,只有靠增加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来达到极其微薄的成绩(说白了就是考试分数)。学生倍感学习压力大,作业量大。在对初二年级的问卷调查中,认为压力大,作业量大,或是较大的高达74%以上,由此可见无论是成绩好还是成绩中差者都认为压力大,作业量大。(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2、增加学生课外负担,课余留学生。在不断提高的成绩标准压力下,教师不但使用了传统手段,而且也运用了现代教育技术,但在规定时间内都达不到主管部门、家长和学校的标准,鉴于此,教师们凭着“实干”精神和“奉献”精神,花费自己的休息时间把学生留在教室、办公室,甚至带到自己家里,给他们辅导、讲解,以期能够进一步提高学业成绩,这极大地伤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据对初二学生的全面调查,认为经常留学生的比例超过三分之一,偶尔留学生的情况也高达43%以上,这是一个可怕的反应,学生的身心得不到有效地放松,学习效率也不会高。

3、教师缺乏耐心,课堂中出现浮燥情绪,对学生的一些正常或近于正常的举动不理解,横加批评指责。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的孩子接触的社会生活量迅速膨胀,加之经济条件好,必然产生一些与二十年前甚至更早时期的学生大相径庭的举动。像吃零食、发短信、追星、上网等。因而老师们总用自己曾经念书时的情形与之相比,这必然产生心理落差,尤其是来自农村的未曾任班主任的教师,这种落差更大,所以出现课堂上经常批评指责学生,向学生发火,甚至与个别特别突出的学生产生对立,甚至发生师生抓扯的事件,严重伤害了师生情感,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更为严重的是拉大了师生情感距离,使最初的和谐关系变得有些隔阂,甚至导致一些学生一想到某老师的课就厌烦的现象。据调查经常发火的情形占到四分之一左右,偶尔发火的高达60%。经常批评指责学生的在20%以上,而偶尔出现这种现象的情况也高达60%,这不能不引起教师们的深思。

4、教师压力大,产生偏激行为。随着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家长的期望值不断提高,社会的期望值不断提高。学校给教师的压力也不断增加,使教师的行为语言发生了扭曲,再加之学生的情况产生的心理落差,教师中出现了语言不文明的现象,学校原本运用普通话教学却改胜地方话制止课堂违规行为。据调查,语言不文明的情形占到三成以上,一些教师甚至习惯了运用不文明的语言管理学生,脱口而出的尽是不文明语言,与之同时,处理学生时简单粗暴,不究原因,违纪者罚站,受批,甚至弄到办公室或者请家长,一方面降低了教师威信,一方面伤害了师生感情,另外也影响了学生学习情绪。

5、课堂教学手段和教育方式的落后,程式化。虽然一部分教师在运用多媒体,但由于学生对内容的学习并无多大兴趣,而更多地是注意花哨的形式,优美的音乐,精彩的动画,对其中的内容能力培养则汲取甚少,因此教师们转而使用传统手段,这样学生又认为不新鲜,当然这里的“新鲜”并非全指多媒体手段而是指不断变换课堂教学方式。在调查中有70%以上学生都认为教师上课无花样,足见课堂教学出新的重要地位。

6、学校教育内容单一,学校在对学生实施教育的过程中,主要采取说服教育,惩戒教育和与家长协同教育的方式,内容多是讲解前途、意志、品德、为人、交往、协作、律已等。另外就是上课作业、考试等,除此别的有益活动几乎未开展,学生觉得枯燥。许多情绪得不到释放,因而课堂秩序屡屡出现问题,甚至出现了心理问题,60%左右的学生希望在课堂之外做一些有益的活动,包括游戏,以放松他们紧张的心理。

7、信息反馈不到位。简单内容的多次重复,重难点内容则落实不够。由于强调夯实基础,所以教师们将简单内容滥化成为学生负担,对学生个别检查到位情况不好,导致全体学生都无谓地重复在机械简单知识识记上,对于一些重难点的内容有15%的学生认为根本听不懂,有50%以上学生认为基本弄懂,60%以上的学生认为简单内容重复讲。这样导致更加枯燥乏味的学习生活不断上演,一些老师让学生对某些知识反复抄写十遍、二十遍,结果怨声载道,精疲力竭。

8、家访欠缺,家校沟通方式单一,家访不单是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在校表现,也让学校了解孩子们在家表现,同时也了解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与家长共同分析孩子在各个方面的成长情况,解决其中的问题,然而学校日常事务繁忙,通常是家长到校向老师了解情况,这样给学生的感觉是:我又犯了什么错误,家长被叫到了学校。如果家访则让学生感觉,教师关心我,居然到我家去了。学生会对老师有好感,然而据调查常去或偶尔去家访的只占20%左右。

总之,从学校的角度看,存在上述问题,其实,还存在其他问题,都值得深思。

二、家庭教育现状

目前教育的两大主阵地之一——家庭教育存在严重问题,普遍存在与学校教育相抵消甚至唱反调的情况,但更主要是方法观念等方面的问题。

1、家长的文化水平和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大多数家长出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或七十年代初,在八十年代所受教育并不多,借改革开放之机挣了钱,把一切教育希望都寄托在学校。因此父母为个体户的占45%左右,父亲工人占48%左右,母亲为工人33%左右。文化水平在高中及以下者高达80%左右。这种情况无疑给孩子的教育带来一些阻力和困难,因为教育毕竟不等于社会交际,它涉及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关系学等,还包括人际交往的一些技巧、心理等。

2、多单亲家庭。现代社会,离婚率高,人与人之间的结合与分散似乎家常便饭,家长只顾自己的感受,所谓感情不和或第三者插足,轻易就分手了,从不顾及孩子的感受,更不会想到对孩子前途的影响和身心发展的负面作用。很多单亲家庭的孩子都随母生活,母亲离异后对孩子宠爱有加,所以这些家庭通常放任孩子成长,而在学习、品质等方面则无能为力,经济上宽松,教育上更宽松,另外重组家庭也占很大比例,这也影响了孩子的成长。其中单家亲庭占被调查人群的30%左右。

3、教育观念和方式存在很大问题。

⑴、家长一味追求分数,考试分数高了,家长就高兴,降了就指责,尤其是初中后语数分数通常较小学低,家长关注孩子排名的占到35%以上,关心是否进步的占39%,对孩子其他方面却从不关心,如思想是否进步,对班级是否热心,体育锻炼是否积极,行为习惯是否良好等。

⑵、对学生的“爱好”不加任何限制,尤其是对孩子上网的情况听之任之,总认为上网对孩子有好处,然而现在的孩子上网几乎是聊天,打游戏等,家长对此无所适从,都希望学校能管一管,然而家长却为他们提供便利:家庭安装电脑工让孩子到自己办公室去上网。所以此现象屡禁不止。

⑶、对孩子的情况主观臆断或听信孩子一面之辞,缺乏与老师的交流、沟通。家长们借口工作忙,对孩子了解不够,只凭自己在与孩子接触的有些言行中推断孩子的情况,听信孩子的片面之辞。尤其是后进生,因为害怕家长,对自己的情况进行粉饰,把自己的错误、责任转嫁给别人或者老师。超过六成的家长少于与学校沟通交流孩子的情况。

4、家庭管理方法不当,导致孩子越管越糟。

⑴、对孩子的具体情况不够了解,尤其是孩子的青期心理、社会交往心理、消费心理、前途观念心理等。缺乏足够深入的了解,总认为自己是父母,还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吗?事实上现代社会的孩子,许多观念、心理都有别于父母亲的同龄时代,所以现在的父母总是不认得自己的孩子。

⑵、对孩子缺乏亲和力。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不断增大,社会应酬日益频繁,人际关系越变越复杂,家长的心理压力很大,对孩子变得粗鲁简单,将工作生活中怨气、委屈、不快发泄在孩子身上,对孩子的事情没有耐心,对孩子的一些正当要求置之不理,使得孩子不愿将自己的烦恼、心里话讲给家长听,所以家长无法从孩子口中得到真实情况。

⑶、迁就孩子。现在的学生有80%以上是独生子女,家长都经历过艰苦的青少年,想让孩子过得好些,所以对孩子的一些无理要求也会满足,经济的宽松,家庭地位的养尊处优,社会生活中的受保护角色,让孩子产生了一些特殊心理,大人们都依着孩子,一次生日聚会可以花几百元,一次小学毕业赠礼可以超千元,一月电话费可达数百元,一周零花钱可以达几百元,出门打的,上下学专车接送,压岁钱可以随意花……随着孩子的成长,家长已经无法满足孩子不断增加的欲望了。

⑷、害怕管教孩子。由于溺爱孩子,造成孩子的娇气、意志力薄弱,没有吃苦精神,受不得委屈和挫折,所以孩子脾气大,家长稍不慎就会得罪孩子,孩子抓住家长心理,动辄就离家出走或以死相威胁,弄得家长对孩子的行为束手无策,管不行,不管更不行。感情上不敢管,理智上又不能不管,往往是感情占上风,不管孩子犯了多大错误,都不敢说半个“不”字,语气都得柔和。

⑸、对孩子的管理缺少办法。遇到孩子的思想观念与家长思想观念发生冲突时,家长说服不了孩子,也不知道该如何说服。对孩子的整体成长更是办法甚微,当前,尤其是孩子怪异性格的纠正,不良品质的纠正,心理问题的调适,学习问题的解决,身体锻炼问题的讨论,生活问题的探讨等,家长都无法给孩子提供满意的说法和方法,特别是一些所谓管理严格的家长,只是凭家长的威严压服了孩子,没能从情感,道理上说通孩子。

⑹、多言教少身教,多说服少控制。对孩子的教育不仅仅是道理讲通,更主要的是控制好孩子的行为,制止其不良行为的产生和衍生,更不能使之习惯化,很多家长都能给孩子讲一大通道理,可自己一点都未做到,一些女孩子在初中就开始烫发、染发、戴首饰、穿怪异服装,追求所谓时尚,这些孩子的母亲几乎都是如此,只有外表的奇异才能立竿见影地引起别关注,(这只是孩子的心理,但事实上,内在的影响是更深更久远的)。所以现在的中学生一味追求所谓时尚大约应该来自于家长。一些家长对孩子只说服,要求孩子如何做,然而自己却未从行动上加以管束引导,比如上网问题、着装问题、学习问题、行为习惯问题、品质心理问题等都只有语言上的引导,所以家长都说“我”经常说他,可就是没有效果。

三、学生自身情况

1、社会生活极大地影响着一代孩子的成长。网络游戏的泛滥与诱惑,社区管理的苍白无力,经济至上的思想观念使得一些游戏室老板、娱乐场所业主,烟酒小贩将一些不合法的商品出售给未成年人。另外,日益浮躁的社会风气,微妙的社会关系、经济至上的拜金观念,极大地侵蚀着孩子稚嫩的心灵

2、学习目标意识极其淡漠,许多孩子不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今后的打算如何,将来到底成为一个什么人,现在的近期的目标是什么,一概不知,家长给孩子的目标是这样界定是:他(她)有本事读到什么程度,当家长的就培养他(她)到什么程度;或者是现在要学点东西,今后才能在社会上立足。

3、学习压力无法宣泄,无论学生学习得好与否,压力总是有的,成绩差了,假期生活繁重而郁闷;成绩好了,假期仍然是补习,作业,再加之家长、学校的压力,以及为父母、自己争面子的观念,所以学生很累,学校生活除了读书,再无有益有趣的活动。学习的压力无法宣泄,淤积成为心理负担。

4、业余生活单调乏味,城市的学生一天到晚几乎没有业余时间,从早晨到睡觉,除了吃饭与基本的休息其余就无时间做事了,曾经有过的有益的户外春游,秋游因安全问题被取消,课余的球类活动,棋类活动及其他有趣的有益的活动因作业多被取消了,即使有一些闲暇,也只会是一些无聊的追逐打闹和网络游戏的谈论及收发无味低级的短信等。

5、学习做事缺乏耐心、细心。心沉不下去,显得浮躁,学习不踏实,不善于思考,题目未读完读清就妄下结论:不会做。遇事不冷静,处事轻率情绪化。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觉困难重重,一拿到题目就问,很多时间都是基础题或者是看书后就完全能做的题目,一些题目的答案在题目中,但学生没读完题目。

6、学习成长缺乏总结与反思。据调查,有90%以上的学习从不总结自己学习和成长中的教训和经验,也不会反思该如何去改进学习的方法,改变不良的习惯,改善人际关系(包括父母、师生、同学、朋友等),调适心理,增强体质,提高抗挫能力和增强意志品质等。教师、家长的一些经验,他们又认为离自己很远,不现实没有用处。

教育现状的反思。

上述情况非常值得教育主阵地——学校反思,无论从责任方法及人们的观念上讲,学校都是教育的主力。所以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经常反思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背景及解决的办法,教育的真正成功不是学校教育的成功,而是三大支柱同时发展,平衡发展,教育对象——学生成为温室之花,长大后是无法适应社会的繁杂环境的,所以既要培植又要让其经历风

一、社会教育的几乎负面化

1、未成年人上网打游戏者比比皆是,文化部门不管,公安部门不管,其他执法不管,社区不管,城市的网吧没有几个不是靠未成年人养活的,一些不明真相的好人还认为是给农村或城里没电脑的孩子提供学习便利,据调查利用这种网络学习的人几乎为零,除了聊天便是网络游戏,一是游戏,一是运用充点卡去打大游戏,升级赚点,这样既费时花钱还让人迷恋上瘾。曾经就有一个十六岁的孩子为脱离游戏而自杀,也有因网络游戏而离家出走,也有因网络游戏而出现敲诈勒索和偷盗等现象;在网吧中抽烟,耍朋友者也不少。

2、一些一心赚钱的小商贩将烟零散出售给未成年人,导致家校都无法制止学生抽烟问题。在一些中学门口开设了形形色色的小店,走出校门的学生与社会人群混杂,使学校管理无法企及。

3、攀比和请客吃饭之风源于社会。许多学生在生活上高要求,一双运动鞋可以高达一千多元,一只书包也是好几百元,生日聚会要花去成百上千元。这些都来源于社会的攀比之风,比谁家给孩子穿的衣服好,比谁家给孩子的零花钱多。

4、媒体的负面影响和误导。一些媒体上播放的动画节目和故事类节目都有意无意地给孩子一些信息,错别字连篇,动作夸张化,言行举止脱离实际,情感表达无病呻吟,说假话为人虚华,办事讲报酬,缺乏奉献意识,个人中心主义,形式主义泛滥,工作情绪化,文化产品引进不加鉴别等等。无疑让孩子走入成长误区。

5、社会丑恶现象随处可见。偷摸扒窃、卖淫嫖娼、吸毒贩黄、贪污腐化、裙带关系、玩忽职守、玩弄权术、以权谋私、损公肥私、无端浪费、不思进取、环境破坏等无不给孩子纯净的心灵一片污水。

二、家庭教育的苍白与无奈

1、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的观念错误造成孩子成长的畸形,一味追求分数,放弃对其他诸多方面的要求,造成孩子心累身体不累,精力充沛却念不好书,也无法安静地做其他有益的事。

2、家长不愿学习或没有学习孩子教育的方法,也没有参加相关的培训和讲座,也不到学校等机构去寻求孩子管理的办法,所以家长缺乏有效的管理方法,也是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主要原因。

3、家长知识水平较低,工作忙,无暇管理孩子导致一些孩子走出学校就失去了控制。

4、家庭中的榜样作用很差。一些家长为了应酬,顾不上家庭,满嘴酒气地回到家中,有的家长打牌到深都不回家,有的家长为了所谓感情不负责任地离婚,有的家长言而无信,有的家长蛮横无理,有的家长以权谋私等等,这样给孩子极坏的影响。

5、家庭教育中家长之间观点不一,宽严不一导致孩子犯错误后得不到有效纠正。祖辈溺爱孩子,父辈严管孩子,往往错误越犯越大却无法有效监督其改正。

三、学校教育的反思

1、老师的教育手段应与时代合拍,分析孩子成长规律,采取合理手段,运用传统手段教育现代学生,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既然教育是技术也是艺术,那么技术如何体现,就从手段方法上体现。

2、教育成长环境不宽松。作为青春期的学生追逐打闹应是一种天性,适当追逐打闹也不可厚非;业余活动缺乏;知识讲座缺乏,学生只有读书,其余什么事都干不了。

3、学校教育单调乏味。除了课堂学习,没有参观学习,没有有组织的社会实践,没有观摩借鉴。体育锻炼是一种既炼意志,又强体质的活动,但却变成一种形式,一种考试。偌大一个学校,课余和早晨有几个人去锻炼。教育形式几乎只有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别的几乎没有,德育处只是制订制度的办事机构。校外辅导员也失去了作用。

4、教育没有形成网络。班级之间、老师之间没有配合与默契,孩子的行为在此受控制,在彼则肆意,使整个学校教育各自为政,一盘散沙,各部门之间也是如此。

5、教育教学急功逐利,许多孩子在小学阶段已经形成许多坏习惯。而且被家长宠坏,对待老师也是傲慢无礼。这样的学生改造需要有一个过程,这样效果来得慢而且未必有效,学校对教育教学效果和成绩都十分重视,要求来得快好,所以学生的业余时间全部挤占。

建议

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下列建议:

一、加强社区教育,从大环境上杜绝孩子不良行为和思想的形成。

1、规范一些直接影响孩子成长的社区行为,如烟酒买卖,茶座酒巴麻将等娱乐场所的开设。

2、加强社区教育,创办社区教育体系。

二、指导家庭教育,为学校教育做好坚强后盾。

1、指导家长学习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变化与性格形成知识:心理学知识,青春期孩子的生理知识,社会交往中的知识和技巧等。

2、交给家长察言观色的方法,让家长学会观察孩子的心理变化,尤其是细微的变化,以便全面掌握孩子发展的动态。

3、帮助家长改变一些陈旧的教育理念,区分成才与成绩。

4、提高家长教育管理能力,增强对孩子的掌控能力。

5、促进家长与学校协作教育体系的形成。

三、学校教育建议

1、开办多种形式的活动,减轻教师压力,促进教师教育方法与态度的转变。

2、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提高教师身教影响力。

3、开设更益于孩子身心健康的课程和活动。

4、加强学生意志品质的训练,增强学生抗挫能力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125307/

当代城市学生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的评论 (共 0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