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宫”自己

2011-05-28 23:18 作者:东昱江  | 2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韩寒说,在中国“欲从敏感词、先自宫”。这个观点显然是片面的,正确的应该是,“欲成人、先自宫。”《中庸》告诉我们,“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一个人,把自己的喜怒哀乐都藏起来,就好了。这就是所谓的“存天理、灭人欲”。相反,如果跟这种情绪对立起来,就是不被接受的。以下一个冒号为基准,此后的叉叉(笔者十分鄙视某人的这种言论,懒得数)个字就是某人表示出的偏激情绪,这是十分值得谴责的,我个人仅代表千千万万被莫名其妙代表的人对他表示强烈不满和抗议,并呼吁有关部门跨省他,给他灌白酒再让他开车,如果实在没有白酒就给他吃豆腐卤,如果觉得这样还太人道就给他吃染色馒头或者让他去弹钢琴,虽然馒头和钢琴的问题已经不这么热闹了:曾经某个敏感词的团体要打破这些“糟粕”,却在某个时候,以一种敏感词机制又重新建立起这种长幼尊卑的秩序。利用着中国人的官本位的思想,在各种岗位、各种场合,将一个个敏感词王朝的为官之道发扬光大。(刚刚想引述一段资料,却发现一个讲述中国敏感词是“退两步、进一步”的微博又被敏感词掉了。为了避免管理员因为我想引述的某个不明真相的群众的偏激言论而敏感词我的文章,我就先将这个言论中的某些有可能被一部分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的词语先敏感词掉,以便为管理员节省出更多的时间敏感词别人的文章)。

同学们生逢其时,我们应该明白我们沐浴在党的风中是多么的温馨啊!

好了,继续自宫的问题。

比如之前那个偏激的人,他就是有违中庸的。是想自宫又没宫干净的,或者根本就没想到去自宫。可以这样说,这样的人是会被社会所抛弃的,这样的人是会被社会所遗弃的,这样的人是会被人民所唾弃的,实践一次次的证明,这样的人终究会被遗忘在历史的角落,永世不得翻身(掌声恰到好处的响起,少先队员上台献花、温柔少妇上台献吻)。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自我阉割的对象越来越广,远远超过了“喜怒哀乐”的程度了。在那个腐朽没落的年代,阉了“喜怒哀乐”、还有“仁义礼智信”还有“和而不同”,还有“公平正义,即使没有公平正义,也有”合理的不公平”。而现在,绝大多数干部群众都一致认为仅仅阉了“喜怒哀乐”和“仁义礼智信”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阉了“仁义礼智信”、要阉了“公平正义”,要阉了“合理的不公平”,甚至连“善良”、“友”等等也一并阉了,这样才算做到位了。(我个人就是举双手双脚外加全身的毛孔支持这种观点、并衷心拥护和拥戴这种观点的。)

同学们生逢其时,在这个想吃什么就能吃什么,什么不能吃的都能吃到的年代(不管吃的时候你意识到了没有),生活越来越富足,既不愁吃又不愁喝,既不用饿肚子又有学上。当然要拥护这种观点,也必须要拥护!你敢不拥护么?你要说个不拥护,群众不答应,绝不答应啊。人民群众的心永远和这个观点在一起啊!(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忽然有人质问我,你不是说了喜怒哀乐不形于色么?那你写这个东西出来算什么意思?你这不是幼稚么?你这不是装叉么?该玩女人玩女人,该玩蛋玩蛋去,吃好的穿好的该干嘛干嘛,哪凉快哪呆着去,放这么多敏感词干嘛?多说多错少说少错不说不错,不是么?你这样子算是阉了还是没阉呢?

没被人这么质问,我还真没发现自己居然没阉干净,我这真是罪大恶极到罄竹难书啊。

可以负责任地说,我个人是真心实意的支持自宫的,并一直在全心全意搞自宫、一心一意阉自己。那为什么自己还留下了一点儿尘根儿呢?难道是因为没有合适的净身刀,再加上技术不够纯熟,以致于阉得不甚彻底?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121780/

关于“宫”自己的评论 (共 2 条)

  • 依儿
  • 兰花草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