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苏辙在化州

2011-04-23 09:52 作者:东江月  | 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陈红胜

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的苏辙,曾谪驻化州,留下足迹。《化州县志》记载:化州有古建“苏泽堂”,位于州署西侧,一座三间,清乾隆十二年(1747)建,堂壁有“苏泽堂”额,楹联“棋对斗天藏老叟,珠垂甘露忆坡公”,为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知州胡宝贤撰。堂前有老橘树一棵,相传为仙人罗辨所种,为化州橘红的原始种树,按楹联“忆坡公”(苏东坡)有误。旧州志载:“苏辙于北宋绍圣三年(1096)谪化州别驾,雷州安置。”苏泽堂为纪念苏辙而建。此堂久圯。

据笔者考究,苏泽堂原是一座三间平房书斋,为苏辙谪居化州之所,后毁坏。清乾隆年间,州人为纪念苏辙,便在旧居地重建苏泽堂。至于“忆坡公”三字,疑为“忆苏公”。苏辙这样的大文人,为什么会从中州来到位于粤西南的化州呢?苏辙,字子由,四川眉山人,生于宋仁宗宝元二年(1039),卒于徽宗政和二年(1112),卒年74岁。19岁与兄苏轼同登进士,先后授商州军事推官、河南推官。王安石推行青苗法时,他力陈不可。哲宗时,召苏辙为右司谏,累迁御史中丞,拜尚书右丞,进门下侍郎。绍圣初年(1094)苏辙因上疏谏事,得罪朝廷,落职汝州知事,累谪化州别驾,雷州安置。何谓“别驾”、“安置”?别驾,乃汉制官名,是州刺史的佐史,因随刺史出巡时另乘传车,故称别驾。宋代改佐史为通判,职守相同,与知州共理政事。故别驾即通判。安置,是一种处罚的手段。宋时官员被贬谪处罚,最轻者称送某州居住,稍重者称安置,更重者称编管。苏辙被谪罚情况,可想而知。宋徽宗当皇帝后,苏辙受召,离开他生活了五年的南方,北归中州后筑室于许都,号颖滨遗老。他在文学史上颇有地位,与其父洵,兄轼,号称“三苏”,旧时被列入“唐宋古文八大家”。

苏辙任化州别驾,但留居时间不长。在任期间,他的主要职责是协助知州推粮,所以又称“推粮官”。笔者曾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写了一篇短文,题为《颗橘石粮——苏辙谪居化州的逸事》,多家报刊登载,并收入本人散文集《秋思》一书。该文写的是:州地有个枯瘦老头,其妻子患喘咳症,于是老头到州署苏辙住舍前摘了一颗治咳圣药橘红果,被衙役发现,拉到知州处,要罚老人一石粮(相当于现在100市斤粮食)。老百姓连自家吃的都没有,哪有粮食交官府?这件事被苏辙知道了,他便利用“颗橘石粮”这个幌子,让老百姓去山中采摘野生橘柚来抵官府粮税,一颗橘柚抵一石税粮。老百姓皆大欢喜,知州有口难言。苏辙到郊野考察,叫老百姓除种粮食外还在荒野种植橘红树。苏辙不仅关注民生还将中原的文化,风土人情带进化州。他与州地文人学士一起吟诗作对,抒怀抨时。他的住所,即后来的“苏泽堂”,成了当时州署的“文化中心”。在任化州别驾、雷州安置期间,苏辙写了一些诗文,都是述怀之作。譬如《东楼》诗云:“明从海上涌金盆,直入东楼照病身。久已无心问南北,时能闭目待仪麟。飓风不作三农喜,舶客初来百物新。归去有时无定在,漫随俚俗共欣欣。”

清道光六年(1826),化州知守赵荣(四川宜宾人)对纪念苏辙的苏泽堂及橘红树很感兴趣,写了《苏泽堂橘红八咏》,其中《护橘》一首云:“闻说风暴欲狂,竹藩篱落早提防。怜君却为书臣籍,可接髯苏一瓣香。”赵知守借咏橘,主张对像苏辙这样有才华敢于直言的文官应加以护。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111275/

苏辙在化州的评论 (共 7 条)

  • 血红的小提琴
  • 既往不咎
  • 乐之云墨
  • 赤诚奉献
  • 伊若雪
  • 落字成伤
  • 血儿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