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第一次独自出远门上学

2011-03-25 10:54 作者:巧手联云  | 8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1963年

1962年,我在峰市中心小学代课。临近寒假的一天,我收到父亲转来的一封信,寄信单位是“永定一中”。我感到疑惑:离开母校已经半年了,这时来信干什么?

我拆开信,见是用永定一中的便用笺写的,那工整峻挺的笔迹,一眼就能认出这是办公室主任罗汉昌亲笔写的。意思是叫我1963年3月×日到龙岩专区教师进修学校报到,地点在龙岩县东肖龙岩师范专科学校内,署名“罗汉昌”,并加盖了公章。当时,通讯工具落后,电话也很难打,又到了寒假,也就没有对信中的内容加以证实,或者作更详细的了解,但是我相信罗汉昌老师,他是我读初中时的政治老师,人品极其端正,从来说话“丁是丁,卯是卯”。不过,我还没有到过龙岩,许多事情难以想象,心想:过完年再说吧。

时间说过就过,一晃一个月过去,新学期已经开学。我已经不用去代课了,只等转到三月就到龙岩去。父亲的确老成,他提醒我:最好在报到的前一天到达龙岩。

到了该报到的前一天上午,我就乘车到永定,先到永定一中见到罗汉昌老师。他见了我很高兴,告诉我是去学俄语,并给我开了介绍信,嘱咐我到龙岩还要转车才能到东肖。

告别罗老师后,我赶到汽车站,换乘中午永定到龙岩的班车。那时的车走得慢,到龙岩时已经是下午三点多钟了。我下了车,又换乘龙岩到东肖的公共汽车。(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龙岩到东肖并不算远,汽车只需走半个小时。车上,我告诉司机,我是到龙岩师专的。其实,龙岩师专还没有到东肖。汽车才走了二十来分钟就停下了,司机说了声:“龙岩师专到了。”

我下得车来,四处张望,看见不远处一个大门悬着一块牌子:“龙岩专区师范专科学校”。我提着行李走过去,进门去一看,一片寂静。我心中纳闷:莫非找错啦?

我转悠了一阵,终于见到一位年级稍大的人,便向他询问:“同志,这里是龙岩师专吗?”

他说:“是。”随后反问:“你找谁?”

我说:“我是来参加俄语学习的。是在这里报到吗?”

他客气地说:“哦,对不起!龙岩师专已经撤走了。我没听说办什么俄语学习班,你是不是到龙岩专区教育局去问一问。”

我傻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没办法,我只好退出来,回到刚才的路边,站在那里等车。

不久,我刚才乘坐的公共汽车正好返回城里。司机见我招手,把车停了下来,打开车门让我上车。司机认出了我,便问:“小鬼,你没找到师专呀?”

我说:“不是。我要回城里,到龙岩专区教育局去。”

一会儿,汽车回到城里。我走出汽车站,一路向人打听龙岩专区教育局的地址。终于,我找到了地区行署,找到了教育局。这时已经将近五点钟了,幸好,工作人员还没有下班。

地区教育区接待我的人叫陈振民,矮矮的个子,说话特和气。见到我,就主动问我:“同志,你要办什么事?”

我向他出示了罗汉昌老师出具的介绍信。他一见介绍信,就高兴地说:“好,好!你就叫俞乃康?我再给你转一张介绍信。”说罢,他在印好格式的《介绍信》上填写了几个字,撕下,装进信封,亲手交给我,说:“你马上到龙岩师范学校去。那里离这里不远,出行署大门往东直走四五百米就到了,那里有人给你办报到手续。”

我谢过陈振民同志,按照他指引的路走了一会,果然就看到了龙岩师范的校门。大门一侧的小门前靠墙竖着一块小黑板,上面用粉笔写着几个大字:“俄语短训班学员报到处”。

我走过去,原来是龙岩师范的传达室。里边坐着一个人,见我提着行李上前,便问:“你是来报到的吧?”

我把地区教育局的介绍信交给他。他看了看,叫我在一张表上填写相关内容,完毕,就把我领到一间房间。

房间里还坐着一个人。我放下行李,跟他聊了起来。他名叫李钰生,武平人,也是来参加俄语学习的。他是我在俄语短训班认识的第一位学员。

2011-2-26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105076/

第一次独自出远门上学的评论 (共 8 条)

  • 依儿
  • 梦天之蓝
  • 张继
  • 伊若雪
  • 水亦柔
  • 幽谷梅朵
  • 井水蓝
  • 远方的梦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