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小城旧事

2018-09-25 10:11 作者:文章  | 5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岁月中的心灵深处,隐藏着我与小城很多旧的故事,像剪接的电影胶片,捕捉难以忘怀的情节,旧事随风,渐近渐远。小城是我生命的归宿,是我储存想的地方。每次聆听熟悉的松花江的涛声,看着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更值得我骄傲和留恋。小城里只有故事,没有结局。这座城市,既沉淀着悠久的历史,也有灿烂的满蒙文化,更有让我怀旧的影子。

六九年一个充满积的黄昏,一群风华正茂的知识青年,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号召,从都市来到这座陌生的扶余县小城。初来乍到,望见茫茫雪原,大自然赋予的浪漫,感到好奇和新鲜。一进这个石油的小城,一片黑色。廉价的落地油,供给居民取暖做饭,全城污染严重,尤其做饭时间,各户的烟囱冒着滚滚黑烟,笼罩着上空看不见太阳,街面到处都是散落的黑灰。市民出门戴的口罩,天上飞的麻雀,地上叫的大鹅,都是黑的。也许是见惯不怪的原因,小城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忍耐适应着生活

小城历史悠久,物产丰饶,人杰地灵。康熙三十二年,清朝廷拟建新城府,在筹划中连续刮几天大风,此处三面环江,树木稀少,沿江沙丘连绵,遇风飞砂走石,沙丘滚移。大风过后,刮出了沙丘掩埋的一座关老爷庙。正合人意,天赐良机,就在此处营建了新城府。延续至今仍流传着“风刮新城”的传说。自古这里也是战略要地,渤海人、契丹人、女真人曾在这里立府、设州、建县。明王朝、后金、满清曾在这里设治、立县、置厅、立府。金太祖为一统大业,在这里聚兵誓师祭天,大金得胜陀颂碑,记载佐证了金太祖起兵南下征战史记。

七零年,国家化工部和中共吉林省委决定在扶余开展石油大会战。抽调万名下乡知识青年和千余名解放军官兵,当年,小城建设成年生产百万吨的吉林石油基地。

七十年代初的扶余城,如果闲来无事骑着自行车,用不了一个多小时,就能把小城的里外转游一遍。那些年,交通路口没有红绿灯,四个繁华的街口,只有几个指挥交通的民警。松花江对面,隔江相望的前郭县城,两城往来没有桥,天大江封冻,人们步行过江。开江后,靠渡船运送,既不方便又浪费时间,光摆渡来回,就得花费两个多小时。县城通往各城镇的客车班次少,不方便。很多的线路是解放卡车,天还好,敞车凉快,冬天冻得够受。记得七二年冬天,我从三岔河镇到扶余县城二百里地的路程,坐敞车,头戴狗皮帽子,身穿棉大衣,脚穿大头鞋,捂得严严实实。一路在三井子镇停靠一会,下地活动活动,上趟厕所,到了扶余冻得下不来车,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记忆的感觉中,小城是水淋淋的,微醺了岁月,晕染了红尘。严寒的冬天,我和同学们拉着冰爬犁在大江上玩耍,在江通里砍柴,解决集体户的烧柴。酷暑的夏天,我和同学们去江边洗澡野渡,冲洗一天的劳累,躺在柔软的沙滩上,享受着城里人一样的生活,更觉得滋润。为了改善集体户的伙食,我和同学们要去松花江边钓鱼,虽然饥肠辘辘,孤寂垂钓着岁月,耐心期待的守候,就像盼望招工一样的心情,欣喜等待着一顿丰盛的鱼宴。(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在农闲季节,即使兜里没钱,也想和同学一起去小城逛逛。每次在街上看着商店橱窗里,摆放着天价的四十五元钱涤卡裤子,眼馋而感叹,玻璃橱窗映着自己穿着补丁衣服,形单影只猥琐的样子,心里期待渴望而自问,何时能买得起一条涤卡裤子?每当走在街巷里,听到身后响起清脆的“凤凰”自行车铃声,看着男女青年穿着的确良衣裤,飞驰飘逸而过,打心眼里羡慕城里人。每次回来,像丢了魂似的,农活的劳累,城乡的差别,引起思想波动,几天干活不煞心,更希望早日招工脱离农村,再回到城里,这也是一生梦寐以求的奢望了。

时间跨越,小城像天的花儿,一天一个崭新的模样,让人感到舒畅和温馨。春来秋去,才知道红尘世事,是无法用时间来丈量的。韶光易逝,日月如梭。八二年,我终于在农村招工进了城,全家人成为永久的城镇居民了。梦寐以求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九二年六月,国务院批复设立松原地级市,一座年轻的新兴的石油化工城,镶嵌在吉林大地的西部。城区横跨松花江两岸扶余、前郭两县和一个经济开发区。城市规模的扩大,使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区拓建了7个公园,6个广场,马路变宽了,高楼大厦像后春笋一般冒出来,铁路、高速公路四通八达,三座江桥横跨天堑,城区公交车15条线路,穿越在大江南北的街巷。飞机场建设,后劲潜力勃发。世界五百强的沃尔玛,台湾的大润发,驰名的苏宁电器、欧亚商都先后落户松原,给城市增添了异彩,带来了无限商机。很多外地人在这里找到了归宿,乡下人到城里买房,堂而皇之变成地道的城里人。城区人口发展到一百多万,过去的小城变成都市的缩影。

松原市的建立,使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设想在这里建设一座塞北重镇,拟名“东镇”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松原市,先后获得了全国绿化城市、全省卫生城市的先进称号。

查干湖是松原市的旅游名片。在辽金时期,查干湖冬捕就享有盛名。虽然岁月更迭,查干湖冬捕的神奇、神秘与神圣依旧。查干湖,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查干湖冰雪捕鱼旅游节,被中国旅游产业年会评为中国十大生态类节庆。冬捕以单网出鱼量16.8万公斤,打破了单网捕捞量最高的吉尼斯世界记录。查干湖冬捕被国务院批准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查干湖旅游区也被文化部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园区。

整洁干净的城市,大街流光溢彩,车水马龙。林荫路上,虽是盛夏炎炎,却时时清风拂面,并不感到酷暑难耐。洒扫车正向路旁的绿化带洒水,清爽,细雨般的水丝,伴着柔美的音乐飘洒在路面和绿色的植被上,一阵凉凉的、润润的、甜甜的气息,扑面而来。我闭上眼深深地吸一口清新的空气。回想过去,人们曾为石油的烟霾困扰,不愿出门,不敢大口呼吸,更为小城脸红的是垃圾遍地,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

人约黄昏后,夕照晚情更迷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苍江几曲,渔歌唱晚;几簇苇丛,芦花点缀;几弯村落,露出了富足。两岸景色依旧袅娜迎人。十里长堤赏景散步,人头攒动。一江秋水倒映着小城美丽的影子,像一幅古朴淡雅的写意诗画。素雅的水墨丹青,墨汁肆意晕染,恰如其分。空灵生动而雅致,没有油彩的浓烈,也没有素描的单调,只有“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纯朴。

清晨,整个城市动起来了。江畔公园晨练跑步的、打拳的、唱曲的、逗溜狗的。人们都感受着晨风拂面的清新,穿流在繁华与宁静相碰撞的城市里,感受着心灵的净化与升华。在这座城市里,每个人都在演绎着自己,选择长寿与健康,选择宁静与安逸,这就是小城今天的故事。

晚,与家人逛街散步,看着灯火辉煌的城市,霓虹灯闪烁,街上人流如潮,路口红绿灯交相辉映,人多了,楼高了,大汽车小轿车充斥挤拥堵着街道。小区商厦,宾馆紧密相连,一家接一家的专卖店,人们精心地挑选着流行的时装;肯德基,饭店,酒吧,宾馆生意红火;大型卖场里人头攒动。女人们挽着男人的手臂,沿街店一家家的逛,欢悦清脆的笑声,像铜铃似的撒了一地。活跃动感的广场,青春活力的少男、少女脚踏旱冰鞋和风赛跑,舞动的格子衫、飘逸长发,迎风而过。大妈们的广场舞,舞动着幸福与甜蜜,找回了青春与活力,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让我感觉城市生活的节奏变得越发快捷、富足,美丽、时尚。

站在跨江雄伟的斜拉大桥上,心里感慨、兴奋、激动。江面点点泛黄的渔火,映入眼帘巨厦的霓虹闪烁,轻歌游船上的那份惬意,望不尽的奢情和渴望,感受一江之水的波澜不惊,感受清风抚弄的柔媚,更觉得这座城市的可。我已经习惯了小城生活的安逸,质朴。每回到大都市,我感觉惶恐、忐忑、不习惯。只有回到小城,才会感受这里的质朴和安宁,呼吸的均匀和舒畅。忆起小城动情的故事,品味着不老的传说,也让我从骨子里泛起婉约的乡愁。

深静的巷陌,烧烤味道的风,带着一缕诱人的肉飘香,人们贪婪地吃喝,享受着幸福。人影疏浅,月亮流离薄云,泻撒银光,风也要睡了,是谁家掩窗弹唱曼妙优美的钢琴圆舞,倾诉着小城的春秋。曲帘影轻舞,又是谁家的吊兰花,垂下细长的藤蔓,摇着小城秋千的梦。

转型绿色的人文发展,见证了小城的变迁。阡陌的古街旧巷,青灰色古朴砖瓦不见了,还依然遗存满蒙古朴的民族风韵。蒙古的马头琴,满族的八角鼓依然演绎着古城的兴衰。松花江是小城的精魂,水雾氤氲的松花江横贯小城,只有流逝春夏秋冬的江水,才能洗刷和衬托出小城那朦胧的意境。它不像钱钟书《围城》那样俨然,也不像江南水乡之城那样灵秀,只有历史沉淀着永久的记忆。小城伴我走过风雨,我伴小城走向辉煌。一代代的繁衍,一代代的剥离,我的一双儿女喝着松花江水长大,见证了与小城一起成长和变迁的历程。在小城旧事的记忆中,深系着我厚重的情结,是一首古老而有韵味的诗。小城的旧景不在了,而生活在继续着,光阴流逝,枯荣人世,简静的小城,依然守候苔痕过往,月静日长...

小城里的人渴望世外的风光,更留恋城内的景色。走出小城的人,明白春花秋月万物色彩,也留下了那份深情的爱恋,小城永远是心灵的寄托。海外归来的游子和久居外地的松原人,当踏上故乡的沃土,确有“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感受。巷子里的人们,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思想和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推倒泥巷换成新楼,布满一个个温馨的家。世事变迁,直愣愣的眼神盯着万家灯火,赋予阑珊。小城的尘烟旧事都被岁月冲洗得面目皆非,望着它总感到一份欣慰和鼓舞。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与依恋。四十多年的岁月,在历史的长河中是短暂的。但在人的一生中,却足够酿熟难弃的乡情,不论岁月与城市几经变迁,我的情在这里,爱在这里。掬一捧江水的甘甜,撩一缕微风的清淡,寻一怀情绪的渲染,在浸透寂静的夜色里,即使再狂放不羁的心,也会被这份静谧所感染,倾听城市脉搏之音,感受美好生活。婉约的文字,牵引着思绪的藤蔓,撩起万丈的柔情,迫使我在这迷离的月夜,走进湿漉漉幽长的街巷,遍寻城市鲜活的醉梦。

光阴荏苒,当年我来小城是风度翩翩的楞小伙,现已是步入花甲的老朽。没有了耀眼的英气勃发、奔放的阳光,只有眼角悄然爬满的皱纹、双鬓染雪的稀发,历经磨难,更显得成熟和豁达,增添了对苦难之秋谈笑中的淡然。往事一幕幕,烟雨一重重,小城四十七年生活,记录着我年少的痴狂和晚年的沧桑,珍藏着我完整而珍贵的人生画册。

每天在匆忙行走的学生中,我看到了新一代人朝气蓬勃充满着活力,更看到了这座城市充满着未来和希望。

赞(15)评论(5)转载(1)分享(1)复制地址编辑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xgsskqf.html

小城旧事的评论 (共 5 条)

  • 木谓之华
  • 听雨轩儿
  • 淡了红颜
  • 雪儿
    雪儿 推荐阅读并说 推荐
  • 心静如水
    心静如水 推荐阅读并说 赞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