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过锅(散文)张宝忠

2023-01-09 16:31 作者:张宝忠  | 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过 锅(散文

张宝忠

“叮铃铃……”

凌晨4点,我的手机铃声准时响了起来。

和衣而眠的妻,麻利的坐起身,随手按亮了墙壁上的电灯开关。瞬间,明亮的灯光充满了整个房间。妻蹬上鞋子,恭恭敬敬的双手捧起放在桌上,用新买的红布包裹着的电饭煲(里面放着六个新碗、六双新筷子、六个大饼、一个豆腐;一朵鲜花;一只打开开关的手电筒;一面镜子。生活用品说明要开始新生活;鲜花象征美好的未来;打开的手电筒寓意照亮前程;镜子表示做人办事亮亮堂堂),极其虔诚的向屋外走去。父母虽然年纪大了,但也麻利的穿衣、起床,出了院门。我紧随其后,关灯,锁门,用遥控车钥匙打开了我家那台新买的轿车的车门。 我拉开后车门,妻恭恭敬敬的坐了进去。我小心的拉开驾驶室的车门,低头坐了进去。系安全带,打火,挂挡,松手刹,慢抬离合,轻轻给油。轿车慢慢启动,逐渐加速,向前驶去。

这是一个庄重的仪式,是蔚县这个全国民俗艺术之乡特有的习俗,即在搬入新房前必须履行一道程序—— “过锅”。在蔚县,只有在黄道吉日,锅 “过”到了新房,才说明“家”搬过去了,人才能入住新房正式开始生活。(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我们都不说一句话(按规矩不能说话),车里出奇的安静,只有车轮与地面摩擦发出的沙沙声,在耳边回响着。伴随着沙沙作响的车轮声,以往经历过的几次 “过锅”的情景,不由自主的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一)

我的家乡在蔚县大南山深处的柏树乡岭南村,这里位于小五台山南台脚下。从我记事起,我们就生活在用大石头垒砌墙壁,3间低矮的土房里。开始,房顶是土的,上面长满了半人多个的茅草。每到季,整天漏个不停。后来,村里有人烧石灰,爷爷借钱买了点石灰,将房子用石灰修缮,这才结束了全家人住“水帘洞”的历史。

后来,三个弟弟和一个妹妹挨肩降生,三间小房确实是住不下了,于是父亲就向村里申请了新的宅基地。本来新宅基地一排共四家,每户是五间房的地方,由于最外边的那户多盖了一间,中间的两户又都不肯少盖,最后善良的父亲只好让步,自己盖成四间房了。

不过不管怎么说,毕竟全家人第一次有了新房子。战争年代当过区小队员的爷爷说“我都七十多的人了,一辈子也没有住过新房子,这全托共产党的福啊!咱得好好过过锅。”于是,我第一次知道了搬家进新房,必须好好过锅,过了锅,好日子也就开始了!

1984年12月 19日,这天里山村的夜安详宁静。兴奋的一夜没有睡好觉的我,终于听到了娘起床的声音。我按照前天父母的安排,点亮了家里那盏祖传的铁壶细脖的煤油灯,马立的拔下灶台上那口用了多少年的大铁锅,也顾不得锅底厚厚的锅底灰,闹得满身上下都是黑。赶紧用麻绳将大铁锅十字扣套上,把一把用树枝做的新筷子和煤油灯放在大铁锅里面,用一根八尺椽穿过麻绳。父亲在前,我在后,慢慢抬起大铁锅,缓缓走出家门。

父子二人“二人抬”走在坎坷不平的山村小路上,我们格外小心,母亲细心呵护着油灯,生怕煤油灯熄灭了不吉利。豆大的灯花忽明忽暗,虽然照不出多远,但这一点光亮在无边的黑夜了,却给了我们全家无限光明和希望。

山村的夜宁静安详,远处,隐隐约约传来雄鸡报晓的啼鸣,小山村美好了一天来临了。在这一天的日记中我这样高兴的写到:夕居破屋下,今迁新四挂(新房上的椽,代指新房),高歌好日月,盛开幸福花。

(二)

原本考上重点中学的我由于学习太用功,造成大脑神经性头疼退学了。退学后,虽然住上了新房子,但我消沉过彷徨过,但最终我战胜了自己。从1984年起,在从事繁重的农活之余,我开始学习写作。期间开始发表诗歌、通讯、散文、报告文学、新闻等作品,由于成绩较为突出,连续4年被县委宣传部评为优秀通讯员。1989年3月经考试被聘为一县直机关的材料员、通讯员。

虽然这时候生活工作条件大为改变,每月工资80元,已经相当于一个中专生的工资了。但这点工资,除了给年迈的爷爷买药,给几个弟妹交学费和课本费、买作业本外,还的照顾一点给父母,自己剩下的除了日常生活开销就几乎没有了。这时候,单位领导和同事看我24岁了,还没有媳妇,都挺热心给我介绍,于是认识了现在的妻子。岳父看我实在没有多少钱,就象征性的要了1600元的彩礼,并且允许赊欠。没有房子,可以在他们村租赁房屋居住。虽然这样,我的那一点可怜的工资,仍然捉襟见肘。岳父看我实在没有能力,就自己垫付了1800元钱,在他们村给我买了两间不知道有多大年纪的土坯房。这房子四周的墙都裂开了很大的缝隙,房子四周用柱子顶着,家里堂屋的门框已被压断了,用六尺椽顶着;房顶的椽子早已腐朽了,只留下一个用石灰造的屋顶壳勉强支撑着,没有塌落下来。下雨天,房顶往下流水,四周的墙往家里灌水,堂屋的后墙后来干脆倒掉了,差点砸着人。虽然这房子实在不能称作“房子”,但这必定是我自己的唯一一处房子啊。父亲和岳母花了十几天功夫,给我修补了屋顶,加固了院墙,用黄泥把屋内仔细的搅泥了一遍----这就是我的新家了。

虽然日子紧巴,但毕竟要搬入新家,锅还是必须要过的。于是,在父母选定的黄道吉日,我和妻子推着岳父家那辆收秋用来推玉米的独轮车,上面放上一个大箩筐,高高兴兴到西合营镇大集上,买锅去了。

多半天的时间,小车上已堆的满满当当。除了买了一大堆生活用品外,最重要的是买来了一口漂亮的铝锅。我跌跌撞撞推着这满满一车东西,满心欢喜的把锅“过”向新家。

(三)

1993年,单位为在县城没有住房的干部职工,每户解决两间房的宅基地。我作为唯一“有特殊贡献” 的临时工(领导语),也如愿分到了两间房的宅基地。经过一年多的紧张施工,1994年年底,临近节的时候,在完成最后一道工序-----安装暖气之后,即将搬入新房。

为了给我搬家,单位领导特意给我派了一辆小货车,给我拉东西。领导说:“新房收拾好啦,赶紧搬家,在新房里过年,喜庆。过锅你就不用管啦。”

搬家那天,同事们都来帮忙。单位领导特意为我买了一个电水壶和一个电饭锅,这可是我们从来没有用过的好东西,妻子高兴地不得了。那年春节我特意买了大红纸,亲自书写了大红对联:好日子红红火火全靠党;新征程顺顺利利要奋斗。横批:喜迁新居。

大年初一早上,我们家的鞭炮响的最多、最响、最喜庆。

(四)

十八大以后,我们家的日子就像咱国家一样好事不断:我考上了技师,工资涨了不少;国家按政策为我“视同”代缴了部分养老保险金,补缴了部分住房公积金。我开始有余钱为妻子缴纳了养老保险金。女儿长大成人,找到了满意的工作;建立了自己的小家庭,生下来可的第三代。二弟考上了高级技师,三个孩子都是大学生。三弟转了全民合同制工人,也考上了技师,儿子学习优秀,年年获得奖学金。老妹子的儿子考上了医学院,即将毕业走上白衣天使的工作岗位,救死扶伤。最让人欣喜的是前几年因为贫困,生活没有着落的四弟,在党和国家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政策的精准帮扶下,思想观念得到更新,脱贫致富愿望强烈,积极参加农业养殖技术培训班的学习,掌握了肉牛养殖技术。依靠小额扶贫专项贴息贷款5万元,开展肉牛养殖。脱贫致富后,去年娶了媳妇,成了家,现在两口子夫唱妇随,铆足了劲在乡村振兴的小康路上甩开膀子加油干,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在 老家的父亲虽然经过82岁高龄了,但身体硬朗,担水劈柴精神十足。母亲也已经78岁了,但依然不服老,还和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一齐,上山采野菜、拾蘑菇、刨药材,爬坡上梁一点也不落下风。在国家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政策帮扶下,父母顺利脱贫,走上了“两不愁三保障”的小康路。身体健康,乐观幸福。

受益于山区移民搬迁政策,父母在西河营镇附近的移民安置小区分得了两间安置房,安置房完全按照高标准的楼房设计,生活实施一应俱全,使用安全方便,拎包入住。两个月前安置房交钥匙了,父母正式进入搬迁程序。今天是父母选的搬家过锅的黄道吉日,我和妻子、父母一起过锅,隆重搬家。

我在想:过锅由“二人抬”、“一人推”到开着自家的小轿车送;过的锅由大铁锅、电饭锅变成电饭煲。变化的难道仅仅是过锅的形式和锅的种类吗?当然不是,这一个小小的家庭不断发生的微观改变,反映出的不正是我们伟大祖国日新月异的巨大发展变化;折射出的不正是大踏步向我们走来的“中国”的美好前景吗!

东方已经天光大亮,一轮朝阳喷薄而出,照的世界霞光万道。小轿车在 “梦”一样幸福的金光大道上疾驰——就像你、我、他,我们大家未来充满无限希望的日子!

2022年12月19日定稿于蔚县城家中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xbvdkqf.html

过锅(散文)张宝忠的评论 (共 3 条)

  • 浪子狐
  • 逐梦星空
    逐梦星空 推荐阅读并说 弘扬真善美,发挥正能量!若想获得更多推荐机会切记以下几点,(一)散文、诗歌,小说是本站的三大优势板块和发展趋势;(二)文章的内容固然重要但是一个好的标题往往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神奇效果;(三)篇幅不宜过长,越是短小精悍的文章更能抓住读者的心从而让人有一种过目难忘的视觉冲击和心灵享受!心若在,梦就在,有梦就会有未来!最后衷心的希望你能够一如既往的创作出更多具有可读性的优秀作品来!
  • 漫舞洛城
    漫舞洛城 推荐阅读并说 相聚散文网,共筑文学梦!回首过去我们一路高歌猛进和勇往直前,放眼未来我们更是豪情万丈和信心满怀!中国散文网正是有了广大文友的信任理解和关爱支持才变得更加枝繁叶茂和旺盛强大,在此我谨代表中国散文网的广大同仁和领导同志们预祝所有的文友以及您的家人和朋友们个个都幸福安康,万寿无疆!另外还要真心的祝愿所有的兄弟姐妹们都能在新的一年里创作出更多超凡脱俗和别具特色的经典佳作来回报读者的真心和喜爱!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