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加快农村改革步伐
农民没有文化,道德水准低,这是农村不安定和社会风气变坏的根本原因。农村干部没有文化,就谈不上道德修养。在二千三百多年前,古希腊哲学老人苏格拉底说过:“一切罪恶源于无知和野蛮。”干部群众的整体素质差,就一定会引起农村的社会风气变坏,诸如偷盗、拐骗、流氓、霸道,短斤少两,坑蒙欺骗,婆媳不和,邻单相争, 嫖娼赌博,卖淫等。机关则表现为贪污腐化,无人做事,坑农害农,欺压百姓等。农村人口素质差还是农村富裕不起来的直接原因。农民不懂致富技术和生产管理,农民就不能发展经济,不能从事多种经营和发展林业和各种副产业。农村发展不快,这和农民的思想不解放也有关系。到本世纪末(20世纪末),中国有9亿农民,有劳动能力的就有5亿,而从事非农产业(_二、三产业)的人数只有400万人,只占农村总人口的0。8%(这部分人如打工或从事乡镇企业工作)。这就说,农村有99.2%的人口还必须依靠种田为生。可是田也不好种,稻种还是20世纪70年代配制的三系杂交水稻,亩产只有6、7百斤。农民种一年田,人均1亩地上的纯收入只有5、6百元钱。
今天农村人口仍有半数以上是文盲,农民一辈子守着土地过日子,有点文化的人也只是小学初中生占多,高中生每个村只有几个。这样的人才结构很难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要,农民一辈子没有出过村门,不知世上是汉是魏。试问:农村事业的发展,哪一项离得开能人才?投资办厂需要能人,管理企业需要能人,兴办公益事业需要能人,搞技术推广需要能人,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也需要能人。所谓能人就是通晓市场知识和人际关系,乃至各种文化知识的全才。在基层政府,因缺乏能人来领导,使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历来都是一阵风,不可能为农民带来一点好处。
在农村因人口素质差,是造成各项事业失败和损失的直接原因。宁都是山区,政府宣传要保护生态,反对滥砍滥伐,可农民只顾自己和眼前利益,把山上的树木砍下来,除了自己烧柴建房等用,还要偷着卖掉。农民因为没有文化,不知道把山上的树木砍光了会危及子孙后代的道理。现在,不光平地丘陵见不到几棵树,就连大山之中也见不到几棵树。江西在九十年代初,国家调拨了上百亿资金搞赣东南开发,在上百个县实施经济林和飞播林建设。十几年过去了,种下的树苗没有成活一株。把老百姓的钱丢下水了,却无人痛心。究其原因,基层政府无人重视技术和管理。只管栽树,不重经营。栽树时把油茶栽到了山顶,把松杉栽到了山根。油茶需水在山项上旱死了,松杉则在山根湿死了。没有死的树苗,则被农民当柴火砍回去烧掉了。这就是年年造林不见林的原因。这是农村的普遍现象。在农村,还有这样的事,山里人穷,有人提出要修路,村民全投了反对票,最后把能人气走了。
真有这样的怪事,农村越是贫穷,地方政府越不重视人才。在赣南老区,从解放至今政府内的工作作风都是上级奴役下级,下级奴役百姓。文化大革命时,“四人帮”把知识分子打成“臭老九”,今天在某些地方则把知识分子打成“臭狗屎”。把知识踩在脚下,无人理睬。不用说中国解放来的经验就是几千年来的历史教训还是如此,不重视文化知识,国家须想前进一步,就是一寸也不能。中国历来有好贤的传统,就连三千多年前的“古者圣王”,也能“列德而尚贤”,也懂得“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的为政之道(墨翟《尚贤》)。可在今天的老区各县各乡,政府内不光一般干部没有文化,大多数的领导也没有文化,因为他们大都来自农民,家里有责任田。这样的文化水平怎能领导和管理一个地区?不仅县乡领导不重视人才和知识,高层领导也看不到知识和人才的重要作用。在基层一线,需要什么人才,很多地方从上到下到下从头到脚都是错误,基层要发展,需要大批高素质人才,没有高人掌天下,不光农村上不去,就连城市甚至整个国家也搞不好。
中国为什么落后,为什么发展不快?因为在很多农村共产党的统治不得人心。在现今中国,到底文盲有用还是知识分子有用,大多数人不觉醒。在农村,共产党的政权为什么不牢固,共产党的天下为什么从未出现过蓝天?原因是共产党得罪了千千万万的能人和知识分子。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有大批的知识分子来到农村基层政府工作,几十年过去了,他们大多数人至今仍坐冷板凳,长期得不到重用,不能提拔到重要的领导岗位。然而,中国农村不解决知识分子的权力问题,中国农村就不可能有发展,中国的知识分子就不可能有翻身。2000年春夏,中国历史上进行了一场农村机构改革,多少优秀人才在错误的思想指导下被流失。政府不重视人才,虽说农民需要人才,亦无奈。
在大中专学校求学时,很多知识分子都是品德兼优的好学生,可是当他们参加工作走向社会,走向农村后,他们的心灵很快堕落了,他们的人格很快消失了。他们不但学无所用,还成了农村发展的“拖累”。其最大的原因就在于,这些高级知识分子(如学士)在社会上,不能适应各种肮脏的钱权交易的恶劣环境,不能适应残酷的工作生活条件。在艰苦的条件下,他们的才能和知识找不到发挥的舞台,他们想保全性命也实为枉然,于是只能做社会的落伍者。说到底,没有人懂得知识分子的价值,也不懂的如何做知识分子工作,因此,也就没有人爱惜知识分子,没有人保护知识分子,致使很多知识分子只能过癫狂厌世、苟全性命和变态无聊的日子。(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在农村,文盲干部在工作上野蛮盲动,主观武断,人与人勾心斗角,争权夺利,最终一事无成,长期不能给群众带来一点利益。但偏偏这些人发了财,在地方上他们的房子做得高大豪华,出则有高级轿车。他们靠什么发家?靠打劫抢,靠剥夺农民的血汗钱。他们当官的方法是:坐作当官,坐作就有贡献。老百姓喝汤喝粥,当官的吃鱼吃肉,他们不痛心。在赣南,当官的就是奴隶主。当官的与做民的界线分明,等级森严。当官的注定高贵,当民的注定卑贱。不光技术和知识备受歧视,劳动人民也无人看得起。当官的衣食哪里来?是农民用辛苦汗水换来的,是制种工人生产的。可有几个官把他们当成自己的衣食父母?在老区,不仅知识分子成了“臭狗屎”,就连老百姓也成了“臭狗屎”。
在老区,苛捐杂税多如牛毛,百姓不堪重负又奈何。农民一年的收入有1/3以上要用来养活干部,需要二十九个劳力才能养活一名官。如果不是共产党掌握了枪杆子,老区早就翻了。赣南虽是特区,老百姓不知特在哪里,既没有特区的政策,也没有特区的法律。当官的无能只好坐着当官,上级天天开会发文,把大批的文件象潮水一样堆放到基层政府,基层干部看不懂文件报告,只好把它们积压在箱子里,时间一长只好付之一炬。正如一些学者所断言:任何一个国家都面临要么发展,要么灭亡的选择。乡土中国如果不沦落,甚至想复兴,但振兴农村现代化的出路在哪里?这是关系国家存亡的问题。作者认为,制约中国农村发展的根本因素,不是缺少资金,更不是缺少资源,而是缺少人才,因为资本资源要人去掌握使用,没有人才,农村一定要完蛋,没有人才,农村将没有出路。
在农村,各种势力都在较量,地痞流氓与普通百姓,邪恶官僚与无辜贫民,进步与落后,知识与愚昧,每时每刻都在较量。中国农村黑暗了几千年,今天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积累了不少先进力量,现在到了该决定胜负的时候。决不会出现孙中山先生所说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的结果。在这场终于到来的大决战中,中国只有一种选择,要么走向光明,要么走向黑暗。在乡镇政府,大部分人不懂什么叫产业结构,什么叫现代企业制度,什么叫农业旅游经济。他们也就无能带领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无能带领工厂职工从事企业制度改造。在很多地方,过了21世纪甚至还没有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改革开放30 多年了,至今还是搞计划经济,工厂还是实行利润制。在宁都县,80%以上的国营集体企业倒闭亏损,至今却无人过问。
老区为什么会倒?因为老百姓不愿意为共产党搞建设,不愿意共产党坐天下!因为共产党内部腐鼠蛀虫太多。在老区将近有一半干部过剩,机关大院人满为患,老百姓无力负担这样沉重的行政开支。共产党不但不感谢老百姓,很多干部简直成了农民的敌人,他们长期靠打抢过日子。因为老百姓的肉好吃,血好吸,很多地方官腐败了一辈子,一辈子骑在老百姓头上作威作福。所以老区要发展,非杀掉大批的腐鼠蛀虫不可。然而,农民正是这样做了,他们只要某年提留负担过重,逼得无法生活了,他们就会起来造反,就会起来围攻乡村政府,就会上访中央。比如说,1995年前后,宁都县由于农民负担过重,蔡江乡和黄陂乡等乡镇的农民就先后起来造反围攻政府。
在赣南农村形成了一种风气,不光政府内的人才留不住,社会上的人才也留不住。原因是政府不重视人才,没有为各类人才营造宽松的生活工作条件。不少领导对人才不但不爱护,还横加迫害,不少乡镇政府成了“人间地狱”,成了人才埋没的坟场。多少有用之才无用武之地,在地下荒废了青春年华。大多数青年学子本该可以到城市工作生活,但他们偏偏选择条件艰苦的老区农村,为什么?希望能得到领导重用,报效家乡父老。很多人奋斗了大半辈子,但可悲的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2003年,中央要求县乡机关的农村干部应当辞退一部分,这是一个非常重视知识分子的文件。可是这个政策到了下面却全走了样,在赣州市,十几个县的文化知识分子一夜之间全部被辞退了,这是一件无人知晓的骇人听闻的事件。
解放半个多世纪了,为什么农村的总形势还是那样封闭、野蛮和落后?为什么农村还不能完全摆脱封建社会的旧官僚旧作风统治?为什么党在农村的富民政策始终得不到贯彻实施?在一些山村的党干群关系甚至到了白热化的对抗程度?这个认识是大家公认的:平时有识之士总是埋怨农民不能摆脱贫困,因为农村的病灶在于缺乏人才。在未来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信息成了价值的源泉,这就要求企业和地方政府尽快提高自身的知识和技术水平。知识分子虽然有自身的弱点,比如自暴自弃、团结性差和道德修养低等。正如毛泽东同志在“四”运动20周年会上所说的:“知识分子如果不与工农民众相结合,则将一事无成。”但毛泽东后来接着说:“工农没有革命知识分子帮忙不会提高自己;工作没有知识分子不能治国治党治军。”对知识分子的利用一定要注重方法,一定要做到取之有道和用只有道。只有品德兼优的人才能做政府工作。对于修养差的学生一定要进行改造再利用,要让他们到基层锻炼成长,或者让他们去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一定要利用知识分子的专业知识达到造福于民的目的。现在有些领导只要见到知识分子,就一棍子打死,这是野蛮无知的最大表现。
今天,我们知道,广大的农村人口众多,土地博大和资源丰富,但是,老区农村不但没有成为富裕安康的乐土,反而成为滋生腐化堕落的土壤。究其原因,是农村人才知识不受重视。而农村落后的最终原因是机构腐败。腐败的根本是独裁,独裁滋生官僚,官僚导致腐败。在一些地方,当领导的宁愿老百姓受苦受难,也不启用一个能人。政府里的官普遍还是解放来没有变化。现在的官对发展经济没有兴趣,他们只关心自己的私利。对大多数官来说,这世上什么最重要?老百姓的生死不重要,消灭剥削也不重要,能吃到拿到老百姓才重要。剥削历来都是洪水猛兽,无数革命先烈为消灭人吃人的黑暗社会牺牲了生命。他们从马克思到列宁,再到毛泽东刘少奇等仁人志士,我不以消灭剥削为己任。中国的改革开放能否成功,关键看能否消灭剥削。我国有这样一个经济学家发现了自然劳动创造价值的规律,而且利用这一规律能够消灭剥削。可他上下求索政府支持,却无人过问,再没有人关心国计民生的大事。在泱泱中国又有几个官不是这样呢?邓小平说过:发展才是硬道理。可是在中国有几个官能为求发展的人打开绿灯呢?
老区为什么一直很穷?不是那里的水土不好,老区曾养育了革命红色政权。也不是那里的人民不好,过去苏区人民为革命献出了几十万英雄儿女。原因只能从我们共产党身上找。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我们到底为人民做了多少好事?又从人民身上取得了多少血汗财富?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今天要说出老百姓的心里话:腐政只懂得从老百姓的手中取得,却不懂给予。政府不产公仆,只产酒囊饭袋。腐败分子只知道从老百姓身上搜括,却找不到一个为民者。腐败分子只知骑在老百姓头上要吃要喝,可有谁真正为百姓分忧解难呢?没有!所以说,政府不产公仆,只产腐鼠蛀虫。政府不存在,腐败分子是国民党!
在赣南老区,搞科学研究和搞技术革新的文化人备受歧视,走上这条路,工资很难提升,工作也没保证。很多领导见了文化人就反对就迫害,致使文化人受尽了欺负和压迫。干脆用老百姓的话说:腐政不认功臣,只认贼子。这应当说是老区人民的悲哀!为了老区更快地摆脱贫困落后,我们建议,在老区必须实行专家学者理财制度。必须把大批老化干部和封建旧时领导从岗位上拉下来。对有严重思想和经济问题的人,该杀头的杀头,该开除党籍的开除党籍。中央政府应当从民族危亡的高度认识基层政府人才的重要作用,并制订相应的法规政策,改善基层人才的生活工作条件,从而达到尊重和利用人才的目的。
发展农村经济,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农村要发展,就必须解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人才。现在连有些高层领导也有这样的观点:基层工作要那么高级的人才干什么?甚至连中央领导也有不清楚各级政府需要什么水平的人才,这也应当是我国政府在人才问题上的悲哀。在贫困老区,每个县的财政收入每年最多只有4、5千万,而国家下拨到每个县的扶贫资金就有2、3亿元。有人说,多年来,国家下拨的扶贫资金足以覆盖老区的每一寸土地,但这笔大钱既没有用来脱贫,而是丢到水里不知去向了。虽然政府一再强调要造血扶贫,但地方上因为缺少能人,只得把扶贫款散到一家一户,农民则把钱用来买油盐吃了。所以,国家虽然年年扶贫,结果却越扶越贫。
农村到底需要多高水平的人才?应当说越高越好,中央首长、工程师、企业家、艺术家正是农村急需的各方面的人才。因为只有中央首长才能带领农民致富,只有高级经济师才能管理农村经济。只有高级人才才能面对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经济,提出自己的应对措施,才能把握市场规律。尤其在知识经济时代,没有科学技术高度发展,就不可能取得经济效益。面对强烈的市场竞争,没有创新能力,企业就不可能有生机。在老区,很多人搞不懂当官为什么,摆不正官与民的正确关系。在农村,一些官高高在上,八面威风,完全违背了我国古人留下的“以民为本”的从政思想。我们知道,当官就是为人民服务,官就是人民的勤务员,就必须为人民兢兢业业工作,不图名不图利。毛主席说得好:“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可就有那么多人把做官看作是升官发财的捷径。只要做了官,就可以不择手段巧取豪夺,化公为私。
在老区,农民每年都要上交乡镇恩惠村委会提留款和统筹款,可这些钱叫道哪里去了呢?既没有用来修桥补路,也没有用来投资办厂,原来全被吃光分光了。以宁都县石上乡江背村为例,这是一个偏远的山村,离市镇普遍在2、3十里以上。用村民的话说:在山里吃人无人知晓。无论乡干部还是村干部,每天有一帮人在乡食堂和村食堂吃喝。农村为什么不稳?为什么党干群关系如此紧张?就是地方官吃了老百姓太多的血汗钱。在老区各机关单位,每天都有一帮人在吃人,一张饭桌一天吃掉2百元,一月就要吃掉6千元。而一个乡的饭桌至少有30张,因此每年因公款吃喝掉的钱至少在50万元以上。农民上缴的提留不够吃,就借钱吃,贷款吃。
基层政府如此腐败,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而是几十年如此。农村没有能人,政府没有能力管理农村,导致地方上徇私舞弊和贪赃枉法的人不计其数。中国的希望在农村,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人才。没有人才什么农村问题都解决不了。可惜中国农村的人才现状却注定让人担忧。今后,地方政府应当有计划地引进大批的专业人才,高知识人才,个体私营业主等。因为这些人才有文化知识,精通业务,有能力胜任各方面的工作,且对国家有贡献,威信高,正是地方各部门急需的更方面的人才。天下是“有钱人”打出来的,天下是有钱人的天下,因此天下理应由“有钱人”来管理。只要是国家的功臣,就有机会参政。而且功劳越大,其官品也就越高。将来的官应当来自专家学者如院士、杰出人物和企业主等。用老百姓的话说:如今到了有钱人当官的时候,没有有钱人管家,老百姓还会穷下去。
中国要发展就必须进行改革,中国的改革应向何处去?应向农村去!因为农村人口多,底子薄,农村还很落后。在农村,最尖锐的矛盾是什么?是进步与落后的搏斗,文明与愚昧的撕杀。这两种矛盾始终贯穿农村的整个社会生活,而且也是决定中国农村前途途与命运的最重要的力量。农村不改革,中国就没有希望!然而,改革农村的政治经济体制,又必须从哪里下刀子?从政府机构改革下刀子!没有高素质的人才作保证,不但完不成农村的各项改革,而且只会拖农村发展的后腿。一个政党不能带领他的人民走向光明,这样的党就应当要它完蛋,就应当开除它的球籍!
中国农村的选举制度也有很多缺点,应当改革。今后,农村的选举只有走全民公决的道路。而且要逐渐过渡到多党参政。这是社会进步和人民民主制度进步的象征,现在该是到了中国人自己决定自己命运的时候!(2001.2.3)
论农村人才
为什么中国农村长期落后贫穷?其中关键是人才。缺乏高素质人才,尤其缺乏接受高等教育有专业知识的文化人才。因为农村要发展只有靠科技投入,而没有文化人才,也就谈不上科技投入。
其次缺乏政治人才。从大学出来的高素质人才如学士和本科生等,由于缺乏必要的政治素质锻炼,当他们走向基层社会后,由于适应不了恶劣的生存工作条件,这种文化人才会很快“流产”,他们多数人会与社会上的坏分子同流合污。所以说,农村要发展,关键要注入高素质人才。那么,怎样才能使“下放”的高级人才发挥他们的作用呢?
第一、要大力加强政治道德教育。从大学出来的高级人才,往往只具备专业文化知识。当他们来到基层县乡村政府或学校工作时,他们最缺的就是政治道德素养。要通过再教育和到基层实践工作等措施,务必提高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治修养,使他们懂得党的宗旨并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可以说,一个大学生来到基层,能否成功开展工作和走上领导岗位,最重要的就看他,是否能够掌握过硬的政治道德素养。
第二、要大力改善基层的政治工作环境。长期以来,基层农村的政治环境一直处于落后的半封建野蛮社会,地方官僚主义和封建专制作风十分严重,缺乏应有的民主文明气息。这就造成了非常恶劣的政治工作环境,致使高级人才不愿投入基层工作。因为他们在基层,要面对买官卖官,请客送礼,拉板结派黑社会和走后门等歪风邪气,他们不但不能适应,甚至还会被腐化堕落。正因此,大多数高级人才来到基层就像进了地狱,他们看不到光明,他们的人生志向不是被恶势力埋没,就是理想被冷水浇灭。他们有的活得如乞丐,有的活得如走狗。实在冤枉至极。
第三、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高级人才到基层工作。为什么当今各项事业会遭遇失败?原因就出在领导干部的任免上。在古时候,一个普通人通过科举可以入仕,而当今社会,你虽然是“科班”出身,但没有资格入仕。一个大学生走到基层,却不能适应地方环境。然而要改变这种坏现象,唯有让高级人才,走马上任直接入仕,使他们刚踏出校门,就担任县乡各级政府领导职务。
最后,对自愿参加到贫困落后地区工作的高级人才,在生活待遇和工作条件上,一定要给予优惠政策。要用高工资和物质奖励等福利手段,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使他们在工作中无后顾之忧。(202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