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粥的温度》

2025-03-12 23:34 作者:璞玉  | 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粥的温度》

文/璞玉

清晨,我端起粥碗,热气氤氲中仿佛看见母亲的身影。那是一个瘦小的身影,在晨光熹微中忙碌,灶膛里的火光映红了她疲惫的脸。这碗粥的温度,穿越了四十年的光阴,依然熨帖着我的心。

记忆中的母亲总是与粥相伴。天还没亮,她就要起床生火熬粥。灶间里,她佝偻着腰,一手拉着风箱,一手往灶膛里添柴。火光明明灭灭,照见她额角的汗珠。那时的我不懂,为什么母亲总能在我们醒来时,准时端上热气腾腾的粥。现在想来,那需要怎样的毅力,才能在寒腊月里,日日坚持早起。

记得那个寒冷的早晨,我因为不懂事惹恼了母亲。她举起竹条,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挨了打。我在地上打滚哭闹,她却转身进了厨房。不一会儿,端出一碗热粥,拍着我背轻声哄我:"趁热吃吧。"那碗粥的温度,至今留在我的掌心。现在我才明白,那竹条落下的瞬间,她的心该有多痛。

母亲的手总是粗糙的。白天在田里劳作,晚上还要给我们缝补衣裳。她的手指常常缠着布条,那是被针扎破的伤口。深人静时,我常被缝纫机的"哒哒"声惊醒,看见她伏在昏黄的灯光下,一针一线地缝制。那些补丁,是她无声的(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长大了上夜班的日子,母亲总会带一碗小馄饨回来。她轻手轻脚地放在我的床头,生怕吵醒我。其实我早就醒了,却假装睡着,只为多感受一会儿她的气息。那碗馄饨的温度,和儿时的粥一样温暖。现在想来,她下班后绕路去买馄饨,再赶回家,该有多辛苦。

母亲走的那天,灵堂前,我端着一碗粥,却怎么也咽不下去。那是我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原来母亲的爱,早已融入每一粒米中。

如今,我也成了母亲。清晨熬粥时,常常恍惚看见母亲的身影。女儿有时也会使小性子,我举起手,却总是轻轻落下。那一刻,我忽然懂得了母亲当年的心情。那些看不见的付出,那些隐形的劳动,原来早已融入血脉,代代相传。

窗外的梧桐树又抽新芽,母亲离开已经二十八年了。我常常想,如果时光能够倒流,我一定要告诉母亲:那些清晨的粥,那些深夜的缝补,那些无声的付出,我都记得。她的"看不见",值得被看见;她的"隐形",值得被铭记。

端起粥碗,热气依旧。我知道,这温度永远不会消散,就像母亲的爱,永远在我心里,温暖如初。

2025年3月12日写于苏州晚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qftmkqf.html

《粥的温度》的评论 (共 3 条)

  • 岭上月明
  • 漫舞洛城
    漫舞洛城 推荐阅读并说 一篇好的文章不要求句句精华,你只要有三两句能够打动人心的话这篇文章也就大功告成了。写作不仅要心静和勤奋而且还要有灵感和天赋,如果有一天你的创作和思维进入到了泥泞沼泽和无法继续下去的境界地步,那就不妨静下心来读读其他优秀写手的经典佳作来借鉴模仿一下,或者停下匆忙凌乱的脚步到户外运动运动呼吸一下新鲜空气,说不定灵光一闪那么一篇水到渠成的佳作也就由此诞生了。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只要你心存梦想和追求,再加上长期不断的用心感悟和辛勤耕耘,我相信一定会功成名就和大有所为的!继续加油吧,一路同行的追梦人!!!
  • 逐梦星空
    逐梦星空 推荐阅读并说 弘扬真善美,发挥正能量!若想获得更多推荐机会切记以下几点,(一)散文、诗歌,小小说是本站的三大优势板块和发展趋势;(二)文章的内容固然重要但是一个好的标题往往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神奇效果;(三)篇幅不宜过长,越是短小精悍的文章更能抓住读者的心从而让人有一种过目难忘的视觉冲击和心灵享受!心若在,梦就在,有梦就会有未来!最后衷心的希望你能够一如既往的创作出更多具有可读性的优秀作品来!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