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山花雨
清明时节,回到故乡祭拜祖先。早早家乡人们就告诉我说,如果没有时间,就不用回来,网上祭拜也一样,回来的话,可以到祖先面前祭拜,但不能点香烛,不燃放烟花爆竹,可以放礼花筒。
清明节不点香烛,不燃放烟花爆竹,可以放礼花筒。移风易俗,我以为连雄鸡祭祀也不用了,没有想到舅舅说,一年一次清明节,再世易时移,也不能把雄鸡祭祀都移了吧。
记起小时候每逢清明节,捉黄脚鸡的趣事,的确很有趣。捉黄脚鸡是出自岭南一带风俗,因为母鸡多下蛋,公鸡不下蛋,当地农民多养母鸡而少养公鸡,但清明节祭祀时却需要雄鸡。而公鸡一般比母鸡灵活,比较不容易捕捉,为了抓住雄鸡,先给母鸡喂食,将米谷撒在门外,群鸡就会“鸡咁脚(急匆匆)”跑过来啄食地下谷子,而母鸡吃谷的时候,公鸡就会“见色起心”,懒得去吃谷,得意忘形而被捉住。那是一种聪明智慧。因为公鸡的双脚呈深黄色,而母鸡的脚浅黄色,比较容易辨认,由是家乡人们称公鸡为"黄脚鸡"。当然,旧时说“捉黄脚鸡”,有时候也暗喻“仙人跳”,指以美女为诱饵,设置骗局诈骗钱财的一种圈套,连神仙都跳不出去。但清明时节的“捉黄脚鸡”是实实在在的抓雄鸡去祭祖。有时候也想,要是公鸡不贪"色",还真不那么能容易被抓到。
舅舅说,虽然风俗是“捉黄脚鸡”祭祖,但当下漫山遍野都是野鸡,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现在绿水青山,到处都是野鸡出没,一转身,连祭祀的供品都给野鸡吃了,但作为风俗,“捉黄脚鸡”还是要保留的传统。只能说是一种沿袭。
故乡是浈江边山里人家,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岭南冬季比较罕有雪,不过,家乡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没有什么闲事心头挂,终年是繁花璀璨的好时节。
虽然岭南终年绿荫娑婆,春雨惊春清谷天,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花镜》上说“江南二十四番花信风,梅花为首,楝花为终”。清谷时节,江南二十四番花信风中的最后三信,牡丹花、酴糜花、楝花相继开放。各色山花,漫山遍野。(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沿着浈江河畔,一路山花烂漫,楝花飞舞。不知不觉中,感觉有许多细密东西飘落在身上,明明是晴天,以为是下雨,恍恍惚惚感觉那细细飘落的,是许多淡黄、粉红,灰白相杂的细花,很密很密,随着阵阵微风,雨一般飘落下来,落在我头上、脸上、身上。定眼细看,原来是一片片姹紫嫣红的花雨。其实,走在江边小路,自己已经置身在花雨中。花雨淋湿了我的衣裳,慈润了我的心田,翻乱了我的思绪,仿佛又回到了故乡的青少年时代。漫山花雨,穿越时空。
前前后后,陆陆续续,不断有故乡人们到山里祭祖,放着各色各样礼花,漫山飞花,又是另外一种漫山花雨。回望山下,山路十八弯,竹影疏桐,蓊蓊郁郁,满目葱笼,田畴村舍,星罗棋布,好风好水好花,涤心润肺,沁人心扉,有几许飘然出尘的感觉。
清明时节,祭祀祖先,求祖先保佑,求富求贵求子嗣,求名求利求平安。滚滚红尘,芸芸众生,忙忙碌碌,心随境转,境随心转,凡夫毕生求取利益,智者寻求生命意义。漫山花雨,繁花璀璨,亦幻亦真。
走在故乡花雨间,清丽淡雅,暗香袭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花即是雨,雨亦是花。花随雨动,雨随花飘。怀着一份对故土的眷恋,花是花,水是水,故乡的山山水水,漫山花雨,漫山花雨润心田。
漫山花雨的评论 (共 2 条)
- 漫舞洛城 推荐阅读并说 一篇好的文章不要求句句精华,你只要有三两句能够打动人心的话这篇文章也就大功告成了。写作不仅要心静和勤奋而且还要有灵感和天赋,如果有一天你的创作和思维进入到了泥泞沼泽和无法继续下去的境界地步,那就不妨静下心来读读其他优秀写手的经典佳作来借鉴模仿一下,或者停下匆忙凌乱的脚步到户外运动运动呼吸一下新鲜空气,说不定灵光一闪那么一篇水到渠成的佳作也就由此诞生了。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只要你心存梦想和追求,再加上长期不断的用心感悟和辛勤耕耘,我相信一定会功成名就和大有所为的!继续加油吧,一路同行的追梦人!!!
- 逐梦星空 推荐阅读并说 非常荣幸能够与成百上千的广大文学爱好者一道在中国散文网这个名人辈出的温馨大家庭里相识相知,民族复兴文艺先行,而满满都是真善美和正能量的中国散文网就是我们每一个文学爱好者誓死坚守和倍加珍惜的心灵故土和精神家园!关于作品是否被人认可或者阅读量的多少之分这件事我是这样认为的,自己辛辛苦苦写出来的文学作品是留给自己日后渐渐老去和闲暇之余的欣慰犒劳和精神享受,因此与别人的眼光和认可并无多大关系!最后衷心的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勇往直前·再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