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敢于勇立潮头(《追梦之旅》三十三)

2021-01-25 09:21 作者:方舟  | 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经过一番思想准备之后,我是怀着一种当好“船长”的勇气,带着一种改革的眼光,进入电台的。我先后深入各个部室了解情况,听取以往工作的汇报,认真收听各个时段的节目,给我留下的印象是:播出时间短,节目质量不高,设置老套;编辑记者队伍薄弱,管理不严,精神状态萎靡不振。

在深入调查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我提出了一个从干部聘任制到编辑记者招聘制的系统地改革措施,经过领导班子认真研究,逐项付诸实施。主要内容有:

中层干部聘任制:从1984年9月起,对各部室主任、副主任实行聘用任期制,每届任期两年,表现好的可以连任。聘任前通过民意测验、个别谈话等方式对干部的德能勤绩进行全面考察,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基础上,征得本人同意后,由台领导任命。

工作人员选聘制。对各部门工作人员,实行由部门负责人按照台上规定的人员定点方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选聘。选聘坚持双向选择和自愿原则。选聘方案报台上审批后实行。落聘人员可以由台上另行安排工作或者自行联系部门。因个人原因待聘的,列入编外,进行学习培训后再行安排。

编辑记者招聘制。由于历史原因,台上编辑记者严重不足,如何补充?台上意见是:不走以往的从外面选调的老路,而采用面向社会招聘的办法,经考核合格后方才录用之。

岗位责任制。台上从台长到勤杂人员,共划分34个岗位,对每个岗位都提出了具体的职责和工作定额,各部门按岗考察,计分赏罚。对全台人员出勤也实行上下班签名奖罚制度。(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这些改革措施,在今天看起来已不新鲜,但在当时在全市乃至在全国,还是很前卫甚至是破天荒的。为了让改革稳妥进行,尽量不走回头路,在实施前我带着这个方案,向市委主要领导以及市委市政府组织人事部门领导一一作了认真汇报,市委常务副书记纪鸿尚明确表示:“你们大胆的试吧,市委坚决支持。”由于准备充分。这些制度在执行的过程中还是比较顺利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从这次改革中也受到了教育,认识到改革不仅需要有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勇气,还要有稳妥的措施,即善于听取群众意见、征得领导及有关部门同意。由于我们坚持了这一条,我在电台的15年间所进行的多次改革,基本上都是成功的,没有一次走过回头路。

这几项改革中,在社会上影响最大的是编辑记者招聘制。当时电台的编辑记者不但数量不足,而且年龄老化,业务素质不高,急需补充一批年龄轻、文化素质高的优秀人才。我考虑,如果按过去老办法,由组织在各个单位物色对象,逐个选调,不但进度慢,而且容易受社会上说情风和裙带关系等不正之风的影响。于是我们和市人事局联系决定,联合面向社会招聘,择优选录。招聘的条件一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二是具有相当大专的文化程度,三是年龄在35岁以下。办法是“三试”:初试为政治、语文、史地考试;复试为现场采访,当场写出一篇新闻并配好评论;口试为当面命题回答。考官是聘请的高校专家教授和台上的资深记者。从1984年年底开始到1985年初,报名应聘人数210多名,经过考试、政审、体检,择优录取了12名,报经人事部门批准,试用半年合格后,正式办理调入手续。

这次招聘在宝鸡市人事管理制度上开了先河,在全省以至全国也属首次,在全省产生了很大影响。陕西省广播电视厅派人总结了宝鸡经验并印发全省广电系统学习参考。在1987年陕西省人事制度改革经验交流会上,也把电台的经验作为重点发言,向全省进行推广。这次招聘的12名人才对改变电台的编采队伍结构,提高宣传质量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这里我想逐个介绍一下这次录取的12名同志的情况:

谢义明,原九龙泉啤酒厂工人。进台以后采写了大量优秀稿件,先后任文艺部副主任、经济频率副总监,电台副台长、台长,高级记者;

杨讲生,原乡村小学教师,工作泼辣大胆,文笔犀利,曾亲赴崂山前线采访,写出了《老山魂》等优秀作品。后调入西安,任省人大《民生报》社和《法治与社会》杂志社社长,高级记者;

牟柏苍,原某中学教师,文字功底深厚,擅长写通讯,后调入新华社陕西分社任编委、新华网陕西频道总监,主攻历史,出版了史学专著《中华文明的早晨——西周史说》,成为有名的学者;

贾雷鸣,原某企业子校教师,后调入宝鸡电视台任总编辑、台长,著名电视编剧,高级记者;

刘建堂,原某企业工人,进台后任副台长,主任记者;

王海平,原乡村教师,录用后安排到宝鸡电视台,以后调入省广电厅任《陕西电视报》主编;

其余的6人,除来自教师岗位的苏芳雯、李继民调任企业宣传部长、董事长外,来自乡村小学、企业和县区机关的杨晓波、王鲁秀、冯建斌、尚进都被评为高级职称,成为电台和所在单位的业务骨干。

这些同志在回顾自己成长历程时,都对电台当年的人事制度改革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说:电台当年招聘制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进步的平台,如果没有这个平台,他们也许有的还在工厂车间劳动,有的还在乡村教书,不可能有今天的人生价值。贾雷鸣说:“没有你那次改革,就没有我们的今天”。牟柏苍说:“1985年时任宝鸡人民广播电台台长的胡云林在陕西首次实行公开招考编辑记者,使我离开了仅有两年的高中语文教师讲台,成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这一改革改变了我人生的命运。”杨讲生说:“您不仅是改变我们这些人命运的人,更是我工作几十年未遇到的最好领导!在职时您的领导艺术,敬业精神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退休后,您退而不休,书一个接一个地出版,更让我钦佩!”对于这些曾经年轻的记者对电台发展作出的贡献,我在以后的回忆中还会不断地提及,这是我人生中一段难忘的记忆

这种面向全社会招聘人才的方式,以后在实行大板块直播和开办经济频率的改革时,我们还实行过两次,先后招聘节目主持人和编辑记者近20人,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ppidkqf.html

敢于勇立潮头(《追梦之旅》三十三)的评论 (共 3 条)

  • 清淡如水
  • 浪子狐
  • 漫舞洛城
    漫舞洛城 推荐阅读并说 一门心思选好文,百花丛中觅新人!让文学来温暖整个世界,你的关爱和支持就是我们中国散文网发展壮大和愈加旺盛的坚硬基石和有力支撑!!!在鲜花铺就红毯的圆梦路上,有你有我的不离不弃和温馨相伴,人生注定更精彩,再次谢谢你我最亲爱的朋友!!!顺祝工作心情都愉快!!!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