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妖之间”——安息,刘宾雁!

题记:
※“长眠于此的这个中国人,
做了他应该做的事,
说了他应该说的话”(刘宾雁自拟的墓志铭)
-
※ 著名旅美作家、人民良心作家、中国改革初年著名反腐报告文学《人妖之间》的作者——刘宾雁的骨灰,几经辗转,终于安息在京郊,安息在在祖国光明辽瀚的蓝空下,后人可曾忘记、泯灭先驱者的牺牲贡献?……(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
-
其一,刘宾雁的儿子刘大洪,在刘宾雁骨灰安葬仪式上的话:
-
“父亲是1925年生人,
2005年在美国病逝。
五年后的今天,父亲终于归葬故土。
父亲回到了这片土地上,
但是他一生为之奋斗的社会公义
并没有在这块土地上得到彰显。
30多年前,父亲曾经向全社会敲响过警惕贪腐的钟声;
十几年前,父亲远隔大洋,
在流亡地又不止一次地警示中国拉美化的危险。
这些警告都不幸言中,在这个国家的现实生活中被不断验证。
父亲在生前曾经说过,希望将来在他的墓上,
能够写上这么一段话:
‘长眠于此的这个中国人,做了他应该做的事,说了他应该说的话’。
但是今天我们眼前的这块碑却无字。
这块无字的石头刚好丈量出这个国家与当代文明社会的距离。
我相信,后人们终有一天会读到父亲的这段话,
也会听到这块石头背后的故事。……”
-
-
其二,刘宾雁临终前说在美国的话:
-
(前))“社会主义岂能一扔了之?”
“社会主义制度确实有根本性的缺陷,
但是人类20世纪付出这么大的牺牲,
难道最后只轻描淡写地说一声:
‘我们选择错了道路’,
再回到原处另辟蹊径?”
“(前)社会主义就没有后人应汲取的价值(?!)”
“对社会主义的简单化、绝对化,
美国的冷战思维也不能辞其咎。”
“闹革命其实都有自己国家的社会的深刻根源,
麦卡锡主义无形中将整个人类史拽住”
“社会主义错失了很多自我改革的机会”
……
-
-
-
其三,刘宾雁的故乡东北广天厚土的话:
-
临终模糊中你可又眺见严寒的东北?……
这里是你当年调查“人妖之间”发生的地方
你本可以当一个舒舒服服的“体制内”记者、作家
谁让你偏偏诠释归属于民的“第二种忠诚”
你经历的复杂历史今天也许无人能说得清
但你坚持真理为民言说的事迹1979年几乎人人说得清
-
哈尔滨出产了台湾硬汉作家李敖(李敖1935年出生于哈尔滨)
长春出产了大陆反腐良心作家刘宾雁(刘宾雁1925年出生于长春)
你说:“越是在贫瘠的地方,权利之花开放得越是香艳诱人”
“坏人得势的原因,是因为好人退避三舍”
“中国的好人啊,你们为什么这样软弱?…… ”(《人妖之间》)
这些话说在改革初年,仍响彻在改革30多年后
-
30多年过去,你当年写过的地方
很多已不再那么贫瘠、落后
但掠夺与非掠夺,贪婪与非贪婪,对与错,是与非
黑与白的争执远未结束
30多年过去,你当年的写作背景几经变幻
但腐烂与非腐烂,真理与谬误,民与权,官与商
公与不公,秩序与混乱
“人妖之间”的较量还将长期继续下去
-
晚年的索尔仁尼琴回到改革后的俄罗斯
“持不同政见者”已经不再受到打击磨难
刘宾雁一生直面制度和体制内的阴暗和错误
付出了一个党员和作家应付的高昂代价
生活在进步,改革仍艰难前行
正义和阳光将最终生活于地面——
-
刘宾雁!大地的儿子、为民言说的作家、民众的良心
忠诚的布尔什维克、中国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
新闻记者和作家的良知
老共产党人中热情正直的改革派
改革浪潮中的“民本”一派
中国大地的反腐先驱作家
受到了委屈打击,还在海外为社会主义的优点辩护
两边不讨好,只讨好真理,并最后诉诸伟大的理解宽容——
-
让东北用一曲轰鸣的《松花江上》迎回她黑土地的儿子
“荣耀啊世界上出了作家诗人的地方”(米沃什)
“当诗人作家走进大地的田垄,所有的草木都无比欢欣”(雨果)
人生是一场实验,社会也是一场实验
有不同意见可以争论,因为我们都是人类
一国同胞间除了诉诸和平理论外还有其他择选吗?——
-
“我们当中没有一人知道所有的真理,
自由讨论有助于新的真理的发现,
而压制社会使真理很难发现”(英国/ 罗素)
“我和马克思先生都没有结束真理,
仅仅是是开辟了认识真理的广阔道路”(恩格斯的意思)
希望讲真话就要付出沉重代价的年代成为过去
希望表达不同见解还要担忧的岁月永不复来
中国的索尔仁尼琴,魂兮归来
松花江水低迴轰鸣,魂兮归来
-
-
-
其四,“太阳般历炼的理想”的话(结语)
-
“在我一代人行将辞世的时候,我们年轻时的理想,
不是离我们来越近,而是越来越远”(刘宾雁晚年在美国的话)
先贤者啊,不要叹息,不要失望
你临别仍在“先天下之忧而忧”吗
30多年过去,你那一二代人带着无数的遗憾和问题离去
30多年过去,新的一二代人又带着无数的困惑和矛盾投入斯世
“人妖之间”——并无完结;“人妖之间”——永恒命题
西天尚远,取经路遥;理想不灭,火星亘古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先贤者啊,爱国者,殉道者,为民请命者
谁说理想仅仅是虚与幻的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
“科学是一个壮丽的东西”(克鲁泡特金)
社会科学是一个更其壮丽的东西——
前边的理想主义者消隐了
后边还有无穷世纪的理想主义者跟进
此星球还将诞生许多混淆黑白贪婪自私卑鄙无耻之徒
此星球更将诞生无数善恶分明普世理想天下为公之士——
-
归来兮,苍茫古国的理想主义色彩一抹
归来兮,国家上空壮丽奔跑的云
党人坚贞不灭摸索道路的灵魂与榜样,魂兮归来
中国知识分子不避艰险不惧舛误的探求典范,魂兮归来
(完)
-
-
-
-
附录
简介:刘宾雁(1925——2005),曾任《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记者,著名作家,出生于吉林长春,成长在哈尔滨,少时家境贫寒。1943年参加地下抗日斗争。1944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46年在哈尔滨、沈阳从事教育和党的共青团工作,并自学俄语。翻译有《真理的故事》等多部苏俄进步著作。1951年到《中国青年报》任记者,深入调查反映实情,写出《在桥梁工地上》《本报内部消息》等引起争议及反映社会黑暗面的作品。1957年被定为“右派”,下放改造多年。1978年平反后到《人民日报》担任记者,再次反映民情,倡导反对党内腐败和官商勾结,经到黑龙江宾县大量调查,写出报告文学《人妖之间》,引起全国轰动,当时被称为“中国的良心”,几乎家喻户晓。并写作《第二种忠诚》,倡导共产党员应将忠诚于人民列为最重要忠诚目标。1987年因涉“四项原则”“资产自由化”被开除出党。
刘宾雁曾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1989年被开除出中国作家协会。1989年后流亡美国,2005年在美国逝世,终年80岁。刘宾雁逝世后,在美国及欧洲文化与写作界引起重大反响,国际上举办了一系列纪念活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竖立了刘宾雁塑像。2010年刘宾雁骨灰由亲友护送归葬于北京门头沟。刘宾雁生前自拟的墓志铭“长眠于此的这个中国人,做了他应该做的事,说了他应该说的话”,因有关不同意而未能刻写于墓碑,只竖立一块无字碑。刘宾雁归葬祖国的消息一直未有正式新闻报道。
-
刘宾雁在大陆发表的主要著作:
-
[刘宾雁著作书目]:
-
《在桥梁工地上》(报告文学)1956,作家
《本报内部消息》(报告文学),1957,工人
《刘宾雁报告文学选》 1980,四川人民
《刘宾雁报告文学集 》1981,北京
《艰难的起飞》(报告文学)1982,湖南人民
《起飞的浩歌》(报告文学)1982,安徽人民
《因为我爱》(报告文学)1984,工人
《一个女大学生的足迹》(报告文学)1984,四川人民
《关东人传奇》(报告文学)1984,文联
《我的日记》 1986,湖南人民
-
[刘宾雁翻译书目] :
-
《真理的故事》(话剧)苏联 M.阿丽格尔著,1950,华东新华书店
《苏联少年先锋队的工作》(论文)苏联安德列夫等著,1950,青年
《在西北利亚某地》(话剧)苏联伊林娜?伊吾什尼科娃著,1950,东北新华书店
《苏联列宁共青团团史 》苏联列宁共青团中央委员会宣传鼓动部编,1952,青年
《一个青年小组》苏联 柯热维娜著,1952,青年
《红领巾》(话剧)苏联谢.米哈尔柯夫著,1954,上海少儿
《苏联戏剧创作发展的几个问题》(论文)苏联 法捷耶夫等著,1954,人文
《论马雅可夫斯基诗作的思想性和技巧》(论文)苏联 彼尔卓夫著,1955,作家
《在中等水平上》 苏联 卡里宁著,1956,作家
《小雪花 》苏联维.柳化莫娃著,1956,上海少儿
《1976—1990年世界经济的主要趋向》 匈牙利 姆希毛伊领导的研究组编著,1978,人文
《论美和艺术》(专论)苏联 波斯彼洛夫著,1981,译文
-(注:去国后作品因国内未引进,无列入)
-
注:本文所涉名词解释
-
1、拉美化:指泛拉美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在社会向现代进程中出现的尖锐矛盾及问题,如,贫富分化、公务腐败、环境污染、过分都市化及农业贫困化、社会管理混乱、犯罪率上升、社会动荡、政权频繁更迭等社会失范现象。
-
2、“社会主义岂能一扔了之” :刘宾雁在此主要应指东西方前社会主义国家宝贵的经验及教训,其中经验包括经几十年奋斗已实现的经济平等、国民福利均等、良好的社会环境及秩序、共产主义教育产生的良好社会文化道德等;教训应包括“极左”、官僚主义、专制集权、打压不同意见等。
-
3、麦卡锡主义:麦卡锡是美国议员,因倡导敌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而著名,美国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掀起了以"麦卡锡主义"为代表的反共、排外运动,涉及美国政治、教育和文化等领域的各个层面,其影响至今仍依稀可见。
-
4、布尔什维克:一词来源于苏联1917年10月革命之前,它是列宁创建的俄国共产党,意思为党内多数派,既代表工人和多数民众意见的党,也是苏联共产党早期代名词(相对应的是“孟什维克”,既俄国共产党内少数派)
-
5“第二种忠诚”:作为共产党员作家刘宾雁早曾大胆提出:应将忠于人民作为与忠诚于党并列的“第二种忠诚”,这在“极左”及高压年代是非常危险的思维。
-
6、索尔仁尼琴(1918——2008)前苏联作家,曾参加卫国战争,任苏军炮兵大尉连长,因作战英勇获得二枚勋章。1945年在德国前线因通信中怀疑斯大林主义被捕,被关押八年。主要作品有《第一圈》《癌病房》《古拉格群岛》等。1969年被苏联作家协会开除。197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因继续揭露苏联集权主义,1974年被驱逐到西方,先到西德,后移居瑞士。俄罗斯改革后1994年回到祖国,受到热烈欢迎,2006年获得国家最高奖项“俄罗斯国家奖”,并受到普京总统的礼遇。他在美国曾毫不留情地批评西方的自由主义,苏联解体后又批评毁了原苏联的人,其立场受左右两边质疑,死后被民众称为“俄罗斯的良心”。
“人妖之间”——安息,刘宾雁!的评论 (共 8 条)
- 王东强 审核通过并说 那时候,我还是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