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匆匆那些年

2019-04-23 15:49 作者:王夫敏  | 9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这世界,给人感觉走的最慢的,好像是时光,要不然怎会有“度日如年”一说?也有人说,这世界流失最快的依然是时光?都说时光如流水,稍纵即逝。少年时的我们,总感觉时光那样慢长,期盼岁月的时钟快点走,希望自己能快点长大;羞涩的年华,童稚的岁月,常常因为心中有一个成长,而埋怨时光的漫长;过了三十而立,再奔向天命之年,蓦然回首,才发现,这时光走的有点太快了;常常还没从新的年味中回过味来,没过几日,又要为新的一年到来做准备了。

时光匆匆流过,才让人感觉珍惜;岁月不再回流,才让人感觉对逝去岁月的眷恋,这个时候,就容易引起对往昔的追忆,有时是睹物思人,有时是触景生情;参加老同学聚会,遇见儿时的玩伴,偶遇曾经的初恋,或是老家的往事······已经不是儿时的心境,既然对未来不再那样殷殷期盼,所以,对曾经的岁月多了些许的依依不舍。

人们常说“珍惜才能拥有,感恩才能天地久”,拥有一种感恩的心态,是宁静岁月赠予我们的厚礼,因为历经了风的洗涤,岁月的历练,生活的磨砺,人生的顿悟,这才是春华秋实赋予生命的赞礼。而一颗成熟感恩的心,不但让我们在回味岁月的酸甜苦辣中,品尝到一份久违的欣慰,还让我们对未来的岁月,充满快乐与畅想。

小的时候,娘常常在我面前年前唱着儿时的童谣戏说我,“花喜鹊,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那时候的我总是信誓旦旦地给娘保证,不会的。娘总笑着说,花喜鹊长大了,总是要飞的。就这样,高中后大学,最后毕业了,留在城里安家落户了,真如娘说的一样,我飞离了生我养我的故乡;就这样,岁月在平平淡淡中走过,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流失;当我在依依不舍的泪水中送走自己的双亲,才突然顿悟到,岁月的无情与匆匆。

都说睹物思人,父母虽然不在了,但是,那座老房子还在,双亲的坟茔还在;无论是清明还是春节,除了祭奠亲人的节日不能少;这些年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感觉回老家的次数也在增多。走过那条熟悉的巷陌,路过曾经的校园,看到已经耄耋之年熟悉的乡亲,曾经模糊的记忆逐渐清晰起来,一幕一幕,如同放电影一样,在我的脑海中浮现,不觉中常常双眼噙满泪水。

有一次,老同学聚会,大家提议回母校看看;虽说每次回老家都要经过我的母校,但是,三十多年来,自从离开她,我就真的像个长了尾巴的小喜鹊一样,飞走了,从未曾走进过校园一步。也许是“近乡情更怯”,虽然,母校在我的记忆中,是那样难忘。那些匆匆而过的校园时光,给过我梦想,给过我欢乐。那些难忘的事和难忘的人,仿佛又再次走进我的记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母校在我们乡的驻地,离我们家大约十几里地,母校的西边是一座不太高的小山,满山的大青石是乡里的一座宝矿,采石场隆隆的炮声常常伴随着我们郎朗的读书声,回荡在整个校园。那时候上学,基本上是步行,从家里带上能够吃一个星期的煎饼和咸菜,周六回家,周日下午返校。由于父亲在煤矿上班,退休后三姐去接班,父亲去上班的时候我们家就有一辆飞鸽牌的自行车,那时候,全村也就我们家这一辆,那种荣耀足以满足农村人的虚荣心。

记得有一次,带的煎饼和学习用品,被子等比较重,十几岁的年龄,个子也不高,母亲怕我累着,就让我骑家里的自行车去学校,第二天逢集,父亲赶集再把车子骑回来。骑上自行车,那种心情别说多高兴了,从我家到学校是一条长长的运河大堤,那时候,两边的树木非常茂盛,车辆也少,大堤下面就是著名的京杭大运河了,夕阳西下,小在树上叽叽喳喳,斑驳的树荫下,我愉快地骑着自行车,哼着小曲,在运河大堤上,蜿蜒前行;路上没有车,也许,走曲线是为了表达一下喜悦的心情吧,尽管,有时候脚还有点够不到自行车脚蹬子。

那是一个刚开学不久日子,因为太阳还是比较晒,走的就晚一些。在树荫里面骑行,小鸟也不嫌天热,依然欢悦不已。伴着京杭大运河里传来的悠扬汽笛,我骑着家里的老飞鸽,又开始起航了。快要黄昏的夕阳,还是那样火辣辣的,晒了一天的大地也是滚烫。空寂的运河大堤上,除了鸟儿和知了的鸣叫,基本上没有一个行人。就在我天马行空,左摇右晃地自由骑行时,我发现前面不远处,有一个人,蜷缩在路边;近了一看,一位身体瘦小的中年人,一嘴的小胡子显得面容稍微有些苍老,半躺在路边的树荫下,看出来,表情有些痛苦。这要在今天,大家都怕碰瓷,可能早就跑的远远的了,但是,那会的孩子,心地都是纯洁善良的,以做好事为荣,以助人为乐,所以,我停好车,来到这人的身边。

尽管是树荫下,地上还是有些烫,我把这人扶起来,坐在他自己的行礼上;原来,这人有点肠胃不舒服,腹泻之后有些脱水,走不动了。看到天色有些晚,空荡荡的大堤上没有什么行人,于是,我决定用我的自行车送他去乡上的医院。就这样,尽管我的骑车技术也一般,好在,他的身体比较瘦小,一路歪歪斜斜,就骑到了乡卫生院。送完人,我就回到了学校上晚自习,这件事情就从我的脑海中忘得一干二净。

那时候住校,条件是艰苦的。主食就是苏北人最常吃的煎饼了,每个学生都要根据自己的饭量确定自己所带煎饼的数量,如果这顿多吃了,下顿饭就没了;对于家庭困难的同学,饥一顿饱一顿也是正常的事情;菜就是家里做的咸菜或者盐豆了,基本上前三四天,就吃得差不多了,后面的日子,就靠同学间的相互接济了,想想那会的同学情,与今天这种金钱之交和酒肉朋友相比,多么难能可贵。

那会学生的生活不像现在,有食堂,菜肴也很丰富,只要有钱,可以说,今天的学生在学校里都能吃得很好。我们那会食堂不对学生开放,仅仅只给教职工做饭,有钱你也买不到。所以,平时就是十个人一组,一个大水桶,两人打水,轮流值日;一桶水,十来个人同时抢,慢一点就没有了,没有水,你就只能干吃了。那天轮到我值班去打水,到伙房后水还未烧开,也因为好奇,就往老师的食堂瞅了一眼,我突然发现一个熟悉的面孔,个子不高,但是,那一撮小胡子我是很有印象的,这不是那天我给带到医院的人吗?这一刻,他也好像认出了我,没想到,他居然是我们食堂的师傅。

他把我叫了过去,对我说,把水送回去,你来食堂一趟。我赶紧把打好的热水送到班里,来到食堂,这时候老师都已经打完饭回去了;他给我打了一碗米饭,还有一碗白菜粉条炖的肉,让我吃;我有些局促不安,在他的一再劝说下,我把饭菜很快就一扫而光。那时候,能在老师食堂吃一顿饭,那是一般学生不敢想的事情,我想,这是我一生中吃的最荣耀,最香的一顿饭,他除了安慰我外,还向我表示了感谢

后来我才了解到,他性胡,才35岁出头,由于个子不高,又留着一撮小胡子,显得人有40多岁的样子.他住在我们家的对岸,来到我们学校,要渡船经过京杭大运河,然后,再顺着运河大堤,才能到达学校。他在我们学校教职工食堂,专门负责给老师烧水,做饭。那天,也是从家返回学校,好像因为吃了不干净的东西,上吐下泻,走到半道就不行了,碰巧遇到我,把他送到乡医院,挂瓶水就好了。就这样,我就和胡师傅慢慢熟悉起来。

那时候,因为父亲是退休工人,家里经济条件还算是不错的了,但是,那时候在学校里,你是有钱也买不到,除了老师的子女跟随老师一起在食堂吃饭,普通学生,能够在食堂买饭,是想也不敢想的事,关键是,不卖给学生。胡师傅帮我买了一些饭票,让我早晨可以来老师的食堂买粥,饭不够吃的了,就来老师的食堂买馒头和米饭;就这样,我成了同学们心中羡慕的对象,没有水喝,我有粥喝,没有饭吃,我可以去老师食堂打饭;这在那会,可算是一种特殊的待遇了,大家都认为我肯定是校领导的亲戚,要不然,怎么会有这样的特权?其实,个中的内情,只有我心里清楚。

因为家里的经济条件好一些,加之母亲也很疼我,所以,带的煎饼都是纯小麦子的,这在那会也是为数不多的。有时,娘亲会蒸几十个白馒头给我带上。天气暖和还可以,到了天,煎饼凉可以用水泡吃,馒头凉了,可就不好啃了,一口下去,硬邦邦的不说,到处是馒头渣子;胡师傅知道后,让我把馒头交给他,放在伙房里,每天早晨,给老师做饭的时候,帮我把馒头蒸一下,然后,用手绢包好,下课后,我就可以吃到热气腾腾的馒头了。同学们感到很惊奇,居然在冬天能吃上热气腾腾的白馒头;就这样,每天两个热气腾腾的馒头,让我求学的路上,整个冬天都是那样温暖。

有了胡师傅的悉心帮助,我在学校的生活要比一般的同学,好很多;自然,加上努力学习,成绩也一直很好,不久就升入了更高一级的学校;尽管心中有许多的不舍,我也只能和胡师傅告别;听说我考上了更高一级的学校,胡师傅心里非常高兴,还鼓励我要考上好大学。

看着他瘦小的身子,还有一脸的开心,我有些感动了,谢谢你的无私与关爱,在这些匆匆走过的岁月里,是你给了我冬的温暖,给了我一段舒心安逸的校园生活。那时我想,如果时光可以停留,我愿意在母校停下脚步,久久地徜徉在这段温馨的时光里。

考上大学后,娘说我终于飞了,直至后来,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里扎根落户;乡情也成了我心中的一根细细的琴弦,偶尔的拨弄,总让我心中魂牵梦萦;回到故乡总是匆匆的来,匆匆的去,即使偶尔经过母校,心中曾想进去看看胡师傅,但是,都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未能成行;后来,听同学们说,胡师傅退休后,就回了老家,再后来,我就没有他的消息了。

  漫步在曾经熟悉的校园,三十多年的时光已经匆匆而过,母校早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那条熟悉的小道已经变成柏油大路了,低矮的校舍已经变成高楼大厦;而我,那个曾经羞涩的青春少年如今已经两鬓斑白,带给我美味佳肴的低矮食堂早已不复存在。走在母校的每一个角落,我的脑海里,都在不停地闪现那些曾经的画面,笑容可掬的胡师傅,香喷喷的粥,热气腾腾的馒头······

忘不掉那段美好的岁月,忘不掉你给予的关怀与温暖,感谢岁月给予的磨砺,感恩有你相伴走过的匆匆那些年。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ihwpkqf.html

匆匆那些年的评论 (共 9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