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读史随笔)平阴城的变迁

2019-01-03 09:20 作者:翟恒民  | 4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嘉庆《平阴县志》载:“平阴城迁今地,莫祥起始”。民国续修《平阴县志》载:“旧城周三里许,高一丈八尺,阔一丈。门四:东曰会仙,南曰锦川,西曰澄清,北曰拱极。池深一丈,阔二丈。”

平阴县城什么时间迁到现在的这个地方,并没有可考的文字记载。根据平阴建县的历史,一般应为隋代开始。从明代起,平阴开始编纂县志,所以关于平阴城修葺、变迁的历史,也是从明代开始最为详细。

旧城原来是土城,周长三里左右,城墙高高一丈八尺,宽两丈。有四个城门,东门为会仙门、南门为锦川门、西门为澄清门、北门为拱极门。明成化间(1465—1487年)知县傅大用、潘容,弘治十八年(1505年)知县薛凤鸣,正德间(1506年—1521年)崔冕相继进行修建;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知县唐韶进行修整;万历间(1573年—1620年),知县牛犉开始用石头建城没有完工;知县张性诚接手修建,增建敌台、砖砌垛口,用石板铺顶,拦马水道、四门岗擦等全部用石头砌垒,对四座城门楼重新修建,新建了腰铺八座、角楼四座、巡更铺四座,开始于癸未年(1583年)三月,第二年落成。同时改东门为望岱门,西门为澄源,南门为迎薰,北门仍为拱极。甲寅年(1614年)又开东南门,取名为兴文。崇祯癸未年(1643)被敌攻陷,城楼、城门均被烧毁。清顺治(1646)三年,知县刘昇祚重新修筑,围城外筑土墙。八年(1651年),黄河水淹到城下,四十昼连绵,致使城墙倒塌一半。知县陈秉直率先倡导修筑,经过整修,城墙和原来一样坚固。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知县陈瑜征募民众重新修理。三十五年(1770年),知县唐焕征募民众重新修理,并改东门为瞻泰,西门为抚榆,南门为仰圣,北门为拱辰。此后城墙年久失修,角楼四座及城外土墙已无踪影,护城河被黄河水於平,城内土墙所剩不到三分之一。自黄河改道后,每年伏秋盛涨水即围城,河淤渐高,山水雨水没有出路,内外浸灌。光绪十七年(1891年),国家拨京钱一万五千串,县令康宗万征募民众进行整修。次年闰六月底黄水淹至城下,加上大雨不断,山洪爆发,内外新修的地方又坍塌许多。十九年(1891年),再申请河防款银一千五百两,由地方选择要紧的地方修缮。外面石工粗略完成,因为钱款不足,里面土工无法施工。此后,再无修城记载,由于黄河水涨、淤泥越来越高,水患越来越严重,至建国前后,城墙及相关建筑已无踪影。

从旧志对平阴文庙方位的记载,可以判断一下平阴老城在今天的位置。光绪《平阴县志》载:学宫旧在城内西北隅,宋元符间知县虞芹因地洼下,迁东南隅。也就是文庙地处老县城的东南角上,由此不难判定平阴老城的位置大致位于府前街以北、仿古街以西、青龙路以东,包括了现在玫城公园的这一带区域。

解放后,县委、县政府对县城进行建设,县城的概念也不再是一个城廓,它先后成为县级行政机关政府所在的街道。由于老城地势低洼,常年积水,1952年将县城址东移1公里始建新城。至1987年,城区总面积5平方公里,建有五岭路、榆山路、 黄河路、翠屏街、府前街、东关街、东沟街等7条主要道路。近年来,县城建设体现了以人为本,旧城改造与新城建设相结合,从改善发展硬环境着手,较大规模地进行了基础设施、公用建筑和住宅小区建设。城市供水、供热、供气、公交等城市公用事业得到较快发展。建成区面积10平方公里,人口9.25万人。增建文笔山路、南门路、青龙路、振兴街、云翠大街。县城北部和西部有220国道新环绕,县城南部有105国道穿过,105国道新线将从县城东部修建。

如今的平阴县城已经成为一个交通方便、设施齐全、环境整洁、经济繁荣、职能覆盖、具有山水园林城市和玫瑰之乡特色的现代化宜居小城市。(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诗曰:

故址烟云息 辉煌掩入泥

玫城重腾跃 光耀映祥曦

(《新平阴.旧志新读》2018.11.23载)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goipkqf.html

(读史随笔)平阴城的变迁的评论 (共 4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