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向岁月深处去采风

2021-03-08 10:12 作者:李金松  | 6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认识天童老街,得益于区作协的几次采风,给了我静心去探访天童老街的时光。老街不远处,建于西晋年代的天童禅寺,有着1700多年历史的佛教名刹,可谓名声在外。老街与禅寺相比,似乎要失色许多,只是这些,并不影响我对老街的追寻。

天童老街历经岁月风霜的敲打,已经不是先前那个模样了,已经无法找回先前那种感觉了。只是,在人们心目中,这就是老街,那怕是记忆中的老街,也是让人难以舍去的。走在老街,依然能感觉到古风淳朴,处处透出时光的静美,因为这里深藏着许多精致而有内容的故事

与天童老街相邻,除天童寺外,还有天童森林公园、天童岭、天童溪、天童村。天童老街,是天童村自东向西的一条小街,有鄞州“东乡十八街”之称。只是,在江南这片土地上,这样的老街,并不算什么著名的。而现在,这块土地,成为鄞州区作家协会的创作基地之一,给老街注入了灵气。

历史的碎片拼接成许多美好,天童老街,天童村,与远处的参天松柏一样,见证这里的兴衰。故去的人,已经消失在岁月的长河中。人生路上,或交集,或擦肩,无法改变曾经过往。老街,那是一个能够让游荡在外的那颗心可以安顿下来的地方。多少人,一直想回去,因为那里有自己的根。

早先,老街通往外面的路,看上去极为精致,路中央用卵石铺成,图案美观有序,再用十余公分宽的石条砌边,块石设阶。几经变化。原先的山路已废弃,甚至找不到路了。在村口的山上,还能见到百余米完好的古道。只是,没有行人,路面都长草了。真是应了鲁迅先生说的:“世上本没有路,因为走的人多了,才有了路。”而现在,祖辈留下的那条路,因为无人走动,路也就不成为路了。当然,沿着山体而建的公路,也是一种风景,一种不曾见的风景,但无论如何,都不及以前那种感觉。

开门见山的一个小村庄,逐水而居,沿溪而建,依街而兴。村后的公路向天童寺方向进山,可以俯瞰村庄全貌。错落有致的江南民居完整地铺展开来,青砖灰瓦,层层叠叠,在连绵的苍翠山峦映衬下,显得格外悠远宁静。老街中心有个太白庙,那一带的繁华,似乎就在眼前。“福源”百杂商店、“同和”南货糕饼店、咸货店、“万寿堂”中药铺等数十家老字号,一字排开。宁静与繁华相映,这就是老街的魅力。(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时光的流失,那些清一色的白墙黑瓦木结构房屋,也有不少被现在的钢梁混泥土所代替。外墙上,似乎还保留着许多过去的元素,那怕是装装门面的,也会让人想起远去的岁月。镶嵌于高楼大厦墙体外的“田野家园”四个字,似乎很不协调。也许,这是住在大厦里的老街人对于田野的一种情怀,就整个村子来说,也是一种很好的点缀。

走在老街上,感到有些冷清,只是,有一幢两层楼建筑,曾是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居住过的,回首往事,仍能让人热血沸腾。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已经是60年以前的事了。1955年8月9日,北京青年杨华、李秉衡等人向共青团北京市委提出到边疆区垦荒获得批准,随后兴起城市知识青年到农村和边疆去的热潮。正如毛泽东主席说的:“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在国家历史上,也是不可磨灭的。

悠闲地走在老街,看到不少老屋,爬满了绿色的藤蔓。看着那绿色,许多人为之惊叹。地面的墙脚跟,看上去只是几条,而后向上攀爬,延两边伸展出去,紧紧地吸在墙壁上。藤蔓这种植物是不能直立,只能依附在其他物体或是匍匐于地面上生长。只是,看到这枝繁叶茂的样子,还是让人感到其生命力的强大。

江南的古村落,总是与石头联系在一起的。前些年,到访宁海的许家山,写过一篇《石头村之前世今生》的散文。那是一个用石头叠起来的村子。说到石头,与人类的生存密不可分。钻石取火,让人类走向文明。石砚、石印是读书人熟悉的。石碾子、石磨盘、石雕、石钟,还有大门外那些守候着的石狮子,尽是在石头上做的文章。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石岩缝中蹦出的孙猴王,石头幻化成的贾宝玉,无不与石头挂上了钩。

老街有一处叫石墙门的地方,出过多位进士。这里是近代烈士王家安的家。也许,他的父母是希望他在家过安稳日子的,才取了一个叫家安的名字。只是,他年纪轻轻参加了革命,牺牲在皖南事变中。在天童老街,小溪边的石凳,水井旁的石臼,矮墙处的石柱,还有踩在脚下的石板,所有的这些,都记录着老街的变迁,诉说着老街的昨天。

这里有许多老房子,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算得上是古建筑。那些雕刻着精美花纹的房梁,屋檐,石柱,门框,窗棂,是现代人所不能及的。新农村建设,让农民过上了好日子,让农村焕发出生机,而那些古建筑的命运是不确定的。许多古建筑,要么被穿上新衣而看不见原貌,要么被拆除重建,除了外貌有点儿像,已经失去了原先的味道了。人类就是这样循环着,有些失去,又有些出现,如此,编织成一个又一个故事。怀念过去,拥有现时,向往明天。因为有不同,所以有希望。

居住在这里的人,老街是他们的命根,祖辈的躬耕而行,凝结成勤劳和智慧,早已流进老街人的骨血,注入老街人的灵魂。在这里,许多人一辈子也没离开过,与荒野土地相依,与日月星辰相伴,存在于世间,没有什么不好,从来没有觉得不好。他们眷恋着这里已经翻腾成黄金的土地,他们熟悉这里的天空飘散着的云彩,熟悉这里的晚亮晶晶的星星,没有厌倦,从不动摇,繁殖生息,用一生去诠释这里的全部。不走进老街,无法感受到这里的悲欢,无法理解他们舍弃不了的情结。

世事一直向前,许多过往已经成为故事。老街,这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坐在家门口的老人,那些发生过的史实,或是前人传承下来的,或是自己经历的,细心且认真,日复一日地讲给我们听。听着老街的故事,让我的内心总是可以安静许多,让我的灵魂得到再一次的洗刷。

有人说,生活是可以选择的。老街的人们,依旧热生活,依旧热情奔放,依旧步履铿锵。逝去的容颜,不老的心灵,他们对老街的执着,已然到了不悟的程度,成为老街的见证者,老街的参与者。

大凡能够传承下来的,都会以文化的面容出现。老街,早已成为一种凝固的文化,需要我们去注入新的生命,让老街得以更加丰满和厚实。老街两旁随意摆放着的脚踏打稻机、扬谷的风车、耕田整地的犁耙,还有挂在墙上的蓑衣斗笠,还有许多陈列在室内古旧用具用品,早已失去了原先的使用价值,而成为一种文化得以保存,让来到老街的每一个人去追忆远去的景况。

时光深处发出的钟声,扣击着岁月的每一瓣心膜,去瞻仰令人惊羡的风景。逝去的已是曾经,那是回不去的。繁华落尽,一切都是过眼云烟。只有这老街才让我感到真实的存在。因为,我一直脚踏实地,不恋尘世浮华,不问红尘纷扰,那怕生命褪尽色彩,人生依旧斑斓。

现在的老街,还保留着庙会的习俗。这里的庙会,有一个别致的名字,叫“天童镴会”,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天童镴会,除有纱船、抬阁、狮子、白象、莲灯、高跷等纸会外,其中有很多镴制会器,如杨家将、十八般兵器、兵书、暗八仙。坐在祠堂里的老先生说,一次庙会需用镴3000余斤,故名“镴会”。吹吹打打,浩荡游行,绵延着村民朴素的愿望,祈祷风调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

“回头望一眼,已经很多年时间,透过手指看着天,我又回到这老街”,走完充斥着复古怀旧情怀的天童老街,似乎回到了那些年的旧时光。老街虽已是垂暮时分,仍能洗尽铅华,再续闹市繁华。

异样的日子,忘不了的还是这老街。因为,喧闹的都市,无法感受老街的这份古朴和宁静。每一次不舍的离开,总是在默默念叨着:老街,我还会再来的。(作者注:天童是浙江宁波的一个村子,天童寺名声在外)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gbgdkqf.html

向岁月深处去采风的评论 (共 6 条)

  • 江南风
  • 雪中傲梅
  • 浪子狐
  • 淡了红颜
  • 逐梦星空
    逐梦星空 推荐阅读并说 散文网一枝独大,你也会名扬天下!若想获得更多推荐机会切记以下几点,(一)散文、诗歌,小小说是本站的三大优势板块和发展趋势;(二)文章的内容固然重要但是一个好的标题往往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神奇效果;(三)篇幅不宜过长,越是短小精悍的文章更能抓住读者的心从而让人有一种过目难忘的视觉冲击和心灵享受!心若在,梦就在,有梦就会有未来!最后衷心的希望你能够一如既往的创作出更多具有可读性的优秀佳作来!
  • 漫舞洛城
    漫舞洛城 推荐阅读并说 相聚散文网,共筑文学梦!回首过去我们一路高歌猛进和勇往直前,放眼未来我们更是豪情万丈和信心满怀!中国散文网正是有了广大文友的信任理解和关爱支持才变得更加枝繁叶茂和旺盛强大,在此我谨代表中国散文网的广大同仁和领导同志们预祝所有的文友以及您的家人和朋友们个个都幸福安康,万寿无疆!最后还要衷心的祝愿所有的兄弟姐妹们都能够在新的一年里创作出更多具有真善美和正能量的经典佳作来!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