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智能岂止是AI?当智能成为核心生产要素

2023-02-21 19:11 作者:戴魔戒的龙心骑士  | 我要投稿

感觉写得不好,但是懒得改了。

不算是经过深思熟虑,所以纰漏肯定多,也许完全就一扯淡。

智能正成为核心生产要素。

这里指的智能,包括了人类的主观能动性、AI这样谈不上主观但具备能动性的,在一定程度上还包括动物等其他生物的智能,甚至一些客观存在的规律或信息。

总之,本文谈到的智能,泛指有效组织和运用生产力,使之达到更好结果的存在。

核心生产要素,指的是占主导地位,对生产力贡献最大的生产要素。不同时代要求的核心生产要素各不相同,有办法提供核心生产要素的群体,往往成为统治阶级。

奴隶社会里,工头就是奴隶主;封建社会里,最大的地主就是皇帝;工业社会里,有最多工厂的国家就是帝国主义。

目前,核心生产要素是资本,但正逐步式微,转向智能。

资本作为一般等价物,在产品种类日渐繁多的时代,更有利于交换。在有效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下,能够跨越时空调配资源。甚至可以在生产力还未成型时,就具备购买力,即借贷。这些条件是资本成为核心生产要素的客观条件。

如今,资本其实过剩,以至于必须通过一些手段,人为制造资本稀缺,来维持资本的统治地位。

资本作为一般等价物,凌驾于各个生产要素之上,大部分生产要素必须先兑换成资本才能发挥价值,实际上推动了资本的买方地位,削弱了各个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

作为关键的一般等价物属性,在今天信息技术沟通一切的条件下,其实可以被信息部分取代。

生产力的发展使得资本作为核心生产要素,越来越力不从心。而智能越发显现它的价值。

第一,智能是防止淘汰的护城河。

在朝阳行业里,人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极大甚至超常的发挥,比如需要不断解决新问题,实现新突破。而夕阳行业往往忽视甚至压制人的主观能动性,比如很高学历却只能做简单和普通的工作,实际上构成了对智能的浪费。

那些被降维打击的行业,往往是存在着严重的智能浪费的行业,它们很难甚至压制从业者成为更好的自己。反观很多企业和行业的自救,并不一定引入新人,只是通过改革,激发了主观能动性,就有了竞争力。

第二,智能是解决人类问题的一个方案。

人类的生产力虽然飞速发展,但是人类作为一个整体,表现得并不十分智能。作为个人尚且有不自我毁灭的智能,但是作为群体的人类却没那么明智,导致了很多的问题。

这就好比下国际象棋,如果由棋子各行其是,肯定难以胜利。更糟糕的,是让棋子以自身利益为导向进行投票,进而决定行动。那甚至没办法开始游戏,因为占压倒数量的士兵,可以轻易挫败任何移动它的行动,并且给出难以反驳的理由:我在这里是历史约定俗成的,棋手没有权力移动我。

提升人类表现出整体的智能,是解决很多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就像繁荣的国家,其行为往往优于其他的对手。人类当然有着智慧,但是如果人类整体表现出的智能太低,很难想象能解决重大问题。

第三,智能对个人自由有着很大意义

说到底,个人自由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主观能动性的良好利用和良好回报。实现愿望,成为更好的自己,既需要充分利用智能,也带来智能本身的提高。

如果无法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切受制于人,肯定谈不上自由。如果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结果不好,总是失败,也离真正的自由有所差距。有效提高和利用智能,对于实现个人抱负,获得自由,具有很大意义。

有一个引起很大关注的问题,就是AI是否会取代人类。个人认为,从智能的角度出发,AI会提升整个社会(由人类、AI甚至其他生命体共同组成,并不是单指人类社会)的智能,会解放和发展智能,消灭限制和压制智能的制度和行业。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不借助AI,人类的学习成本太高。但是有了AI,人类得到了赋能,不需要太多时间就可以有很好的表现,这大大降低了主观能动性发挥的门槛,如同吃丹即可成仙,而且丹药还超级便宜。

在这种情况下,自然过度到结果导向,等于人人都有创造出爆款的能力。而建立在稀缺性上的权威则摇摇欲坠,限制和压制智能更是卷不过,必须在改革和消亡之中二选一。

一个只有人类而不应用AI的社会,无疑是巨大的智能浪费。一个AI完全取代人类的社会,同样也是巨大的智能浪费。一个由人类和AI相辅相成,AI解放和发展人类的智能,人类用被解放和发展的智能,反过来改进AI,这种智能的良性循环,社会总体的智能表现才更好。

笔者有以下几个建议供考虑:

第一,建立一个智能社会的长期发展计划。尽管难以预测下一个爆款AI,但AI对人类的影响是可以把握的,一个长远的智能社会计划,能避免很多转型中不必要的痛苦。

第二,构建一套更为适应智能的制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社会和职业。

中国不一定能发明最先进的AI(尽管笔者热切希望我们可以),但是中国可以成为最适应智能的国家,也就是无论新AI是什么,对中国生产力的提升,都高于对别国生产力提升的国家。

中国以很快的速度适应和完成了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并保持了自己的本色,没有爆发大的战争,是一个适应力非常强的社会。

一项技术的出现,在其他国家可能带来很多后果,以至于不得不放慢其推广。但在中国,强有力的领导可以控制技术的负面效应,以尽可能好的方式使其落地推广。

继续保持和改进这种很有适应力的社会,能够做到后发制人。

职业应该进行革命性的变化。如今人们普遍厌恶自己的工作,却又不得不接受它,所以必须获取报酬,才能说服自己牺牲很多。

有一个很生动的词来形容这整个过程:恶有恶报。

很难想象批量制造人们的不爽能有什么好处。而且人们去做机器的零部件,仅仅是为了钱,这么一个只对人有意义,对天地万物没什么影响的东西,可以说是与智能南辕北辙,完全是自废智能。从智能的角度说,与猴子进化成人的成功经验完全相反。

职业不应该仅仅是关注投入和产出,也应该关注从业者和全行业的智能解放和发展,因为限制和压制智能的行业,是会被降维打击,无法长期存在的。职业是人一生中做的最多的事之一,理应是好些的,不然就是个悲剧。

从智能的角度出发,职业应该是解放和发展人的智能,同时为人提供经济回报的存在,是可以让人成为更好的自己的存在。

没有更好的从业者,就没有更好的行业;没有更好的职业,就没有更好的社会。将职业重塑成更加为爱发电又有钱拿的事,更有利于提升社会整体的智能。

第三,建立相应的组织机制。

笔者建议以所有智能都是智能的视角,将教育、科学和信息等部门的部分智能合并,组建智能部,以领导解放和发展整体社会的智能为己任,将所有智能,无论是人还是AI或者其他的,统一领导和安排。

现在已经有国家设立了AI部等部门,但是笔者认为,将所有智能都视为智能,整体推进全社会智能的合理利用和整体提高,建立更系统的智能社会,而不是只在传统部门之外多一个AI部,更有利于解决人与AI的矛盾。

最后,笔者建议设立将智能视为生产要素的法律。

知识产权是财产,而智能是知识产权得以出现的根本原因。

如果侵犯知识产权是一种犯罪,那么限制和压制智能,尤其是人的智能,也不应该免责。

这一法律应该本着解放和发展智能的原则,明确智能是一种生产要素,具备和其他生产要素一样的权利。

反智行为应该从法律层面上加以禁止;限制和压制智能,尤其是人的智能的少数人,应该被追责;对他人智能的不当控制和干涉应该加以限制,对智能的浪费应该被视为是一种浪费资源。


智能岂止是AI?当智能成为核心生产要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