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历史上的武器】11:“乔治五世国王”号战列舰

2023-02-21 19:13 作者:可莉长大开轰-6  | 我要投稿

上一篇:“克利夫兰”级“蒙彼利埃”号


1939年2月21日,英国“乔治五世”号战列舰举行下水仪式。

“乔治五世国王”号战列舰(HMS King George V)是“乔治五世国王”级(King George V class)的一号舰,其设计遵守1936年第二次伦敦海军条约,是一级条约战列舰,因此她们的排水量都在35000吨左右,主炮口径不超过14英寸(356mm)。“乔治五世国王”级是英国最后第二级战列舰(最后一级为“前卫”),有时被称为“高速战列舰”或“战列巡洋舰”,总共建造了5艘——“乔治五世国王”、“威尔士亲王”(Prince of Wales)、“约克公爵”(Duke of York)、“安森”(Anson)和“豪”(Howe)


基本性能

“乔治五世国王”号三角旗号41,长221m,舷宽排水量38031吨,满载排水量42237吨,由4台帕森斯(Parsons)齿轮传动式涡轮机、8座蒸汽锅炉和4部3叶螺旋桨驱动,总功率100000蒸汽马力,可以驱动“乔治五世”达到28节(51.9km)的最大速度。

“乔治五世国王”所使用的四联装356mm舰炮

主炮为10门45倍径 BL 14英寸(356mm)MkVII舰炮,俯仰角-3~40°,最大射程35.3km(40°),穿甲弹重721kg,初速757m/s,可以在9144m(10000码)外击穿531mm厚的装甲。356mm和同时期的381mm(15英寸)、406mm(16英寸)火炮相比口径和威力太小,因此英国将10门炮分别装在2座四联装炮塔和一座双联装炮塔中,采用前2后1的布局,理论上每分钟可以进行两次齐射,依靠火力投射的密度来弥补火力上的缺陷。然而新的4联装炮塔拥挤且问题多多,为日后的故障埋下伏笔。

“乔治五世国王”的双联装 QF5.25英寸(133mm)Mk.Ⅰ高平两用炮

她的副炮为8座双联装 QF5.25英寸(133mm)Mk.Ⅰ高平两用炮,初速814~850m/s,最大射程22km。防空炮方面,最开始打算安装4座4联装12.7mm机枪,但它们很快被“砰砰”炮取代,总共安装有8座8联装40mm QF2磅Mk.VIII“砰砰”炮,主要布置在舰体中部,有两座分别布置在“B”和“Y”(第二和第三座)炮塔上。

四联装40mm“砰砰”炮
安装在“豪”的B炮塔上的“砰砰”炮

1940年,“乔治五世”还安装过4座UP防空火箭发射器,但这些不实用的东西都在1941年12月被拆除了,重新安装“砰砰”炮。1943年的改造中还增设了20门20mm厄利孔机炮。在二战的改造中,“乔治五世”也安装了各种对海或对空搜索雷达以及火控系统。“乔治五世”还在船体中部安装了两部水上飞机弹射器,可以弹射超级马林“海象”水侦机,自带机库中可存放4架。

装甲防护方面,“乔治五世”的主装甲带最厚15英寸(380mm),水线下最厚152mm,甲板装甲厚5.6英寸(142mm),主炮炮塔和炮座最厚12.75英寸(330mm),指挥塔最厚102mm。“乔治五世”有着不错的主装甲和甲板装甲,她可以在20~30km抵挡德制380mm穿甲弹(800kg、初速820m/s)和皇家海军的381mm穿甲弹(879kg、初速750m/s)。稳定性方面,她采用平甲板船型并适当降低了稳心高度,比起“纳尔逊”更具稳定性,但她的舰艏上扬的弧度过小,削弱了适航性,船艏的上浪问题很严重,前两个炮塔经常被海浪冲刷,造成设备的损坏。

“乔治五世国王”的装甲防护示意图,magazine意为弹药舱




“乔治五世国王”的一生

造船厂中的“乔治五世”

“乔治五世”由英国“维克斯-阿姆斯特朗”造船厂制造,1937年1月1日动工建造。1939年2月21日,英国国王乔治六世亲自主持了以其父命名的“乔治五世国王”号战列舰的下水仪式。1940年,“乔治五世”安装了4部MkⅣ型“砰砰”炮火控指挥仪,这种指挥仪采用了陀螺仪火控计算机(GRU),“乔治五世”也成为世界上第一种可以用陀螺仪火控跟踪空中目标的舰船。1941年1月,她横跨大西洋,护送英国驻美大使爱德华·伍德前往美国,返程时顺便护航了一支船队。3月,她为挪威“克莱摩尔”行动提供了远程火力掩护。

↑“乔治五世”的“砰砰”炮的火控系统



围剿俾斯麦

描绘“胡德”被击沉殉爆的作品

1941年5月24日,在收到“胡德”被“俾斯麦”击沉、妹妹“威尔士亲王”被击伤撤退的消息后,“乔治五世”随即参与了对“俾斯麦”的追捕,一同参与的还有BIG SEVEN之一的“纳尔逊”级“罗德尼”号(HMS Rodney)及其她大量战舰。5月26日上午10:30,一架卡特琳娜率先发现了“俾斯麦”的位置;晚上10:25分,“皇家方舟”号的“剑鱼”鱼雷机攻击造成“俾斯麦”的右舷方向舵卡死,她变得无法操纵。英国舰队朝着俾斯麦的方向前进,“乔治五世”和“罗德尼”保持着22节的速度。

“俾斯麦”及英国战舰的线路示意图
正在开火的“乔治五世”

5月27日早上8:15,“诺福克”号重巡洋舰(HMS Norfolk,78)率先侦察到了“俾斯麦”的位置并告知了舰队。8:43分,“乔治五世”在距离“俾斯麦”18.7km处目击到了她,4分钟后“罗德尼”号的406mm主炮首先进行了齐射,“俾斯麦”号很快进行了还击。然而由于船舵损坏,“俾斯麦”在汹涌的海浪中无规律的前进和转向,导致她的瞄准能力下降,火控系统无法准确测算弹道。8:59分,“乔治五世”接近到15km处对“俾斯麦”进行了首轮齐射,“俾斯麦”转而集中攻击“乔治五世”,但她的攻击仅造成了近失弹。

“乔治五世”的炮塔内部

9:14分,“乔治五世”已经接近到11km,她的133mm副炮也开火了,此时“罗德尼”已经接近到8km左右。9:27分,一枚炮弹击穿了“俾斯麦”的一号炮塔“安东”,摧毁了它的液压系统并导致主炮高高抬起,持续的攻击也导致船体中部起火。然而此时,“乔治五世”的前主炮塔的联动装置出现故障,无法进行齐射。最终“俾斯麦”的主炮在10点沉寂下来,全舰燃起大火,由“罗德尼”号及其她船只用主炮和鱼雷继续攻击,10:20分德国人主动凿沉了她,这个战绩主要算在了“罗德尼”号上。“乔治五世”总共发射了339枚14英寸炮弹和超过700枚133mm炮弹,但她因为主炮问题错过了一个史诗级的战绩。

着火并逐渐沉没的“俾斯麦”



护航事故

在修复了主炮后,1941年10月“乔治五世”参与了对挪威的军事行动,炮击了岸边的德国船只,之后她被派往苏联的摩尔曼斯克护航货船队。1942年5月1日,“乔治五世”在PQ-15次护航任务中撞毁了“部族”级驱逐舰“旁遮普人”号(HMS Punjabi),当时她正在浓雾中躲避一枚水雷,却装上了“乔治五世”的舰艏而被切成两半;而“乔治五世”的舰艏也受损严重,产生了一道12m的裂口,不得不返回利物浦进行修理。

在船厂修理的“乔治五世”



参访意大利和太平洋

1943年5月,“乔治五世”来到地中海的直布罗陀,7月12日她和她的妹妹“豪”一起炮击了西西里岛的特拉帕尼,并在阿尔及尔击退了一次空袭。之后在进攻意大利本土的行动期间,她在地中海一直执行着对地攻击、护送投降的意大利船只和英国船只的任务。

正在护送投降意大利船只的“乔治五世国王”

1944年2~7月,“乔治五世”在利物浦进行了大修和现代化改造,安装了大量新的雷达,改善了通风系统,移除了一座四联装砰砰炮和12门20mm厄利孔机炮,新安装了3座8联装砰砰炮、6座双联装20mm厄利孔机炮和2座四联装40mm博福斯高射炮。

1945年7月16日,位于日本近海的“乔治五世”

1944年10月28日,她从苏格兰的斯卡帕湾出发前往斯里兰卡与其他英国舰船汇合,沿途还炮击了希腊米洛斯岛的德军阵地。12月15日,她抵达了斯里兰卡,1945年1月下旬,“乔治五世”和英国太平洋舰队一起袭击了苏门答腊岛的炼油厂。随后她们进行了海上补给演习,期间“乔治五世”还击落了一架日本九七重爆机(Ki-21)。1945年3月和5月,她袭击了琉球岛西南(先岛群岛)的机场,5月4日,她带领其她舰船对琉球群岛的日军机场进行了45分钟的炮火轰炸。7月中旬,“乔治五世”被派往日本本土近海,炮击当地的工厂设施。日本投降后,1945年9月2日,“乔治五世”在东京湾出席了日本投降仪式。

97重爆机(Ki-21)



余生

“乔治五世”在Dalmuir进行拆解

1946年1月,“乔治五世”载着乔治五世国王的三子亨利王子到达澳大利亚,亨利王子被任命为澳大利亚总督,“乔治五世”于3月返回普利茅斯并担任起本土舰队的旗舰。12月,她被降级为训练舰,1950年6月,她和其她“乔治五世”级的姐妹一起转入预备役并封存。1957年,“乔治五世”被转移到苏格兰的Dalmuir进行拆解。

“乔治五世国王”级战列舰列表
“乔治五世国王”号
1945年,正在前往关岛阿普拉海军基地的“乔治五世”
近身仔细观察“乔治五世”

今天的专栏到此为止了,感谢各位的观看,创作不易,还请各位点个关注和点赞,谢谢~


【历史上的武器】11:“乔治五世国王”号战列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