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习练的大成拳之三种炮拳


王选杰先生拳照
王芗斋先生所传之大成拳技博大精深,造就了多位技艺精湛且风格各异的名家高手。笔者有幸先生师从于王选杰、姚宗勋、刘龙诸先生,对三位先生所传之三种不同风格的炮拳印象尤深。姚先生的炮拳三角相挟、力均相争、浑圆爆炸;刘先生的炮拳的惊炸之透力;王先生炮拳的浑厚摧坚之力,虽均体现了王芗斋前辈拳学之真义,但因每人心理、生理条件及习拳之历史环境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风格且各有秘练之法。以下谈谈在站技击桩有一定基础后,练出这几种炮拳的应用效果。所述皆为本人亲身所经历:
1969年6月,我跟王选杰先生练拳,所学第一个拳式就是炮拳。此拳式表面看类似拳击直拳,其实不一样。身体各部位撑力(即肌肉炸力,若练不得法,也不知何时能做出),发力时,浑身肌肉均炸出,意念调节,内功调理,而且打出拳非是直线,而是往斜上方“朋”着打。
1977年9月初的一天上午,王先生带着我、夏成祥等几个弟子在紫竹院公园练功。当时武术名家李子鸣、张旭初先生也在场。李先生在我们西侧教一外国人转八卦,张先生在旁边观看。这时来了一位气宇轩昂的年轻人站在一边看我们练功。经交谈,得知此人是现役军人,自幼练南拳,现给一位首长当警卫,在部队他们也经常练对打。他问我们练什么拳,怎么看着练的方法和别的门派不一样。夏成祥说我们练的是大成拳,他又提出想听听劲。当时我有些顾虑,因他是现役军人,那时又是文革之后不久,思想有压力。夏成祥初生牛犊不怕虎,说比就比。王先生说:你们两个留点神,手轻着点儿,别碰坏了。他两人试探着变了几个步子寻找对方空隙。那人猛然一记拗步探掌直刺夏成祥头部;夏成祥闪身一记窝心脚直蹬对方胸口;那人撤步拧身,前手未收横削而来;夏成祥窝心脚收回落地时,前手与后腿一争便是一记炮拳直中对方头部,对方被打出两米多远昏倒在地。这时李子鸣先生、张旭初先生都跑了过来。王先生捏人中,张先生点涌泉,李先生从衣袋里掏出一个花瓶(李先生衣袋里经常放一瓶云南白药,以备学生碰伤抢救使用),掏出一颗小红粒说,这是保险子,服下就没事了。我买来一瓶汽水(当时没有水),掰开那人的嘴给他服了药。过了大约两分钟那人醒了过来,说拳劲真好,打在头上如同铁锤一样。他盘腿在地上调了一会气,有十几分钟功夫起来就没事了。他说久仰王选杰先生的大名,以后复员一定专程到北京来学拳。
这次比试体现了王选杰先生炮拳击人的威力,劲道浑厚,因有往上“朋”起之角度,所以加速了被击打人的翻跟斗。一般不会有生命危险,只是错顿而已。这是王先生的过人之处,锻炼较技与生死相搏不同,不出人命则好处理。
1978年,姚宗勋先生传授我们姚氏炮拳。姚先生炮拳特点是三角相挟、力均相争、浑圆之炸力,动作小,寸点打人。夏成群在1983年北京市第一次散手比赛上,战绩卓著,使姚氏炮拳威名大振。因同门师弟均是75-82公斤这一级别,夏成群体重80公斤,为了顾全大局,他上跳一级打80公斤以上重量级。他的对手体重107公斤,曾获得过两次中国式摔跤冠军,是专门队柔道教练,并拜拳击名家练拳击。此人志在必得,称参赛就是拿冠军来了。赛场在什刹海体校西南角的训练房内。比赛开始,夏成群冲上去闪电般一记姚式炮拳,将对方打起一尺多高,平板落地。一记直拳将对方击倒(对方比夏体重重27公斤),充分体现了大成拳的威力。
1986年,我们又从刘龙先生学刘氏炮拳。刘先生炮拳特点是惊炸之力,出拳速度快,回来快(类似当年中国女排国手郎平扣球,速度快,份量重,手粘球即回,力透脊骨,致人死地,易出人命,非拳击之刺拳,乃浑圆之爆发。1990年我与一京西武师较技用的即是此拳。
比武在颐和园南侧一师弟家客厅举行。此武师练过八极、太极、形意等多门拳术。比我高6厘米,生15公斤,是某饭店厨师,吃得好,体格魁梧健壮,一手能开好几块砖,属于横练,亦找过许多拳家比拳,几无败迹。经朋友相约,我与夏成祥带两个弟子前往。在相搏之前,我说打打反映、听听劲算了,或带拳套玩玩。但此人很固执,非徒手格斗不可,说好生死自负,药费自理(现在看来,此种说法做法欠缺法律观念,不宜提倡)。较技开始,我一个猫行马奔步冲上去,此人未反应过来,我已至跟前,一记刘氏炮拳,对手当即仆倒在地,眉骨开了一寸半长的一个口子,我大约用了五成劲,力已透矣。此人到医院缝针回来后向我道歉,说刘师傅我不应该和你叫劲,要是按你说的听听劲不至如此。他心直口快,态度诚恳,事后我们成了好朋友。刘龙先生知道此事后训诉了我一顿:下次不许用此拳打人,此乃杀人之术。不但以后禁用,亦不许轻易传人。记住你打人时脚踩两院,一脚是法院,一脚是医院,后果太严重!
以上说了我们所习的三种炮拳应用于格斗中的体会和效果。意在说明,大成拳实有非常丰富的内涵。
【作者简介】刘耀茂,北京人,自幼习武,学过八极、八卦、形意、通背等拳术,1969年拜王选杰先生习大成拳,1977年得姚宗勋先生指点,1982年师从刘龙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