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史人物评鉴-沈约 字休文

沈约 字休文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
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在沈约的少年时代,他白天读的书,夜间一定要温习。母亲担心他的身体支持不了这样刻苦的学习,常常减少他的灯油,早早撤去供他取暖的火。青年时期的沈约,已经“博通群籍”,写得一手好文章。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在齐仕著作郎、尚书左丞、骠骑司马将军,为文惠太子萧长懋太子家令,“特被亲遇,每直入见,影斜方出”。竟陵王萧子良开西邸,招文学之士,沈约为“竟陵八友”之一,与谢朓交好。齐梁禅代之际,他帮助梁武帝萧衍谋划并夺取南齐,建立梁朝。曾为武帝连夜草就即位诏书。萧衍认为成就自己帝业的,是沈约和范云两个人。萧衍封他建昌县侯,官至尚书左仆射,后迁尚书令,领太子少傅。晚年与梁武帝产生嫌隙。十二年(513年),忧惧而卒,时年七十三。诏赠本官,赐钱五万,布百匹。有司谥请谥沈约为“文”,梁武帝道:“怀情不尽曰隐。”故改谥为“隐”。
沈约好学,聚书至二万卷。著有《晋书》一百一十卷,《宋书》一百卷,《齐纪》二十卷,《高祖纪》十四卷,《迩言》十卷,《谥例》十卷,《宋文章志》三十卷,文集一百卷,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明人由张溥在《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中辑有《沈隐侯集》。
统帅 D
(史无记载。)
武力 D+
(沈约体健精壮,能昼夜不倦。年逾七十方卒。)
军谋 D+
(沈约出身豪宗,或懂兵事。)
智略 A
(沈约聪明过人,文辞绝世。齐末多故,其参预缔构,赞成帝业。萧衍尝曰:“生平与沈休文群居,不觉有异人处;今日才智纵横,可谓明识。成吾帝业者,乃沈约、范云二人也。”)
内政 A-
(沈约历仕三代,该悉旧章,博物洽闻,当世取则。及居端揆,稍弘止足。每进一官,辄殷勤请退,而终不能去,论者方之山涛。用事十余年,未尝有所荐达,政之得失,唯唯而已。)
魅力 A+
(沈约笃志好学,博通群籍,与萧衍、范云、谢朓等为竟陵八友。性不饮酒,少嗜欲,后时遇隆重,犹居处俭素。著史数百卷,名亚迁、董,盖一代之英伟也。然自负高才,昧于荣利,乘时藉势,颇累清谈。耄年言语不逊,忧惧而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