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洛阳执政的帝王郑皇帝王世充

洛阳,一座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四千多年建城史以及一千五百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缔造了无数中华文明的传奇。“山南水北为阳”,洛阳因地处洛水之阳而得名,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夏都斟鄩、商都西亳、东周王城、汉魏洛阳城、隋唐洛阳城五大都城遗址沿着洛河一字排开,举世罕见。百余位帝王在此执政。今天就说说郑皇帝王世充。
王世充(?-621年),字行满,本姓支,是西域的胡人,父亲支收跟随他的改嫁到霸城王氏的母亲生活,因此改为王姓。寄居在新丰(今陕西临潼东北),隋朝末年起兵群雄之一。开皇年间,王世充因军功升至兵部员外郎,后平定杨玄感之乱,河南山东一带民变。公元619年废杨侗,自立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郑,年号开明。公元621年,李世民击败王世充,郑亡。同年七月,王世充被仇人独孤修德所杀。
公元617年(大业十三年)七月,瓦岗军李密、翟让猛攻东都洛阳,多次击败守军,洛阳求救的文书雪片般飞到江都。炀帝不得已,调全国各地精兵救援洛阳,炀帝任命王世充继任援洛大军的总指挥。九月,王世充等各路援军齐集洛阳,使隋在洛阳的兵力达到十余万。王世充出兵向李密挑战,双方在洛口对阵,两军前后交战一百多次,不分胜负。王世充带领部队渡过洛水跟李密作战,吃了败仗,被淹死了一万多人,率残兵败将返回河阳。数九寒天、大雪纷飞,沿途冻死了好几万人,等到抵达河阳,只剩一千来人。王世充请罪,杨侗不予追究,召回洛阳,驻扎在含嘉仓城。后王世充召集逃散的士卒一万多人。
公元618年(大业十四年)三月,宇文化及在江都叛乱,隋炀帝被弑。五月,越王侗于是作为皇位继承人被拥立为皇帝,年号皇泰。王世充被皇泰主封为郑国公,与段达、元文都等其他六人共同辅政,时人称为“七贵”。皇泰主登基时,洛阳已被李密重重包围,有效统治范围只有洛阳一城。
当时,洛阳正遭遇着瓦岗军的猛攻。作战中,王世充屡战屡败。由于缺少粮食,每天都有大量王世充的部下归降于李密。当时隆冬将至,瓦岗军缺乏衣物。李密部队在与宇文化及的作战中,元气大伤,秦琼、程咬金等人都负了伤,而主力老兵也损失惨重。随后,李密带兵与王世充在洛阳决战,从兵力上来说,瓦岗军是王世充军的两倍,胜负本来毫无悬念。然而在战前,李密杀害了翟让,造成了瓦岗军内部的分裂。六月,宇文化及的叛军到达洛阳郊外,意图攻克洛阳作为根据地。这样,李密陷入宇文化及和王世充的夹击之中。
李密于是向皇泰主称臣,受朝廷命令带兵到黎阳抵御宇文化及。没过多久,李密打败宇文化及班师回朝,李密的精兵骏马战死过半,剩下的兵马困乏疲劳驻扎在偃师的北山头。王世充挑选精锐骁勇的两万多名将士,两千多匹战马,扎营在洛水南边。当时,李密刚刚打败宇文化及,还没有来得及筑壁垒工事。黎明时分,王世充埋伏的骑兵发起冲锋,居高临下,冲向李密的营地,放火焚烧他的军营,李密的队伍逃散了,李密逃跑退守洛口。李密逃走后,其在各地的守将纷纷向王世充投降,王世充占领了李密原来的全部地盘,势力范围从洛阳一城扩展到整个河南。瓦岗大将秦琼、程咬金、牛进达、李君羡、罗士信、裴行俨、李孟常、单雄信、张亮等人被迫归降于王世充。单雄信娶了王世充的女儿。王世充手下因而人才济济。同年四月,王世充废皇泰主,僭位为帝,建年号开明,国号为郑。
公元619年,王世充正与唐军相持于九曲。秦琼、程咬金、牛进达、李君羡、罗士信等人率领数十名骑兵突然冲出了本方阵地,在距离郑军数十步的地方,向王世充下马而拜,随后,众人起身上马,向唐军阵营奔驰而去,投奔唐朝。
公元620年(武德三年)二月,王世充见人心一天一天散失,就用酷刑严厉控制,家里有一个人逃跑,全家不论老少都株连被杀。又令五家为一保,互相监督,如果有人叛逃,四周的邻居都要处死。王世充统治区域人心惶惶。同年七月初一,唐军在李世民的率领下,出关进攻王世充。唐军、郑军此时的军事力量相当,不料一开战,王世充的局面迅速恶化,郑国各地守将纷纷不战而降。三个月的时间,洛阳周围郡县全部落入李世民手中,洛阳成了一座孤城。李世民派遣各路将士迅速进攻王世充的城镇。不久,河南的各个州县纷纷投降归附李世民。王世充无奈亲自出面向李世民求和,无果后又向窦建德求援。十一月,窦建德表示愿意出兵援助王世充。
公元621年(武德四年)二月,王世充跟李唐朝廷的军队对抗,李唐朝廷的军队追杀了王世充军队几千人,俘虏了五千多人。王世充从此吓得不敢出城,固守环城,等待窦建德的救援。三月,李世民在虎牢关活捉了窦建德和王琬、长孙安世等人。王世充见大势已去只得于五月十一日统领文武官员到李世民的军营门前请求投降。李世民没收了王世充库存的财物,颁发赏赐给李唐朝廷的官兵。拘捕王世充的同党段达、杨汪、单雄信、阳公卿、郭士衡、郭什柱、董浚、张童仁、朱粲等十多人,在洛水的小洲上斩首示众。
公元621年(武德四年)七月九日,李世民凯旋回到长安,将王世充、窦建德献于李渊。独孤修德杀王世充为父报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