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在洛阳执政的帝王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

2022-10-24 06:27 作者:索易记录  | 我要投稿

洛阳,一座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四千多年建城史以及一千五百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缔造了无数中华文明的传奇。“山南水北为阳”,洛阳因地处洛水之阳而得名,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夏都斟鄩、商都西亳、东周王城、汉魏洛阳城、隋唐洛阳城五大都城遗址沿着洛河一字排开,举世罕见。百余位帝王在此执政。今天就说说迁都洛阳的北魏孝文帝。


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汉名元宏,即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四年(490年),孝文帝正式亲政,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在平城(山西大同)亲政的时候,是中国的南北朝时期,北边是北魏,南边是南齐。北魏孝文帝志在统一中国。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首先想到的就是迁都洛阳。偏安一隅的都城平城控制全国非常困难,不可能每次打仗都从大同出发,跋山涉水、运送兵马粮草到前线作战吧。洛阳地处洛阳盆地,有八关之险又有伊洛河平原。但迁都的事情遭到了大多数宗亲贵族的反对。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公元493年,魏孝文帝拓跋宏亲自率领步兵骑兵三十多万佯装攻打南齐,这支由文武群臣贵族组成的队伍从平城(山西大同)出发南下,到了洛阳。刚巧碰到连续下了一个月的秋雨,到处道路泥泞,行军非常困难。文武群臣贵族哪吃过这等苦,纷纷要求停止南行。孝文帝仍然装作继续南行的样子,头戴盔身披甲骑在马上,下令继续进军。大臣们看到魏孝文帝这样腿都吓软了,贪生怕死的贵族大臣赶快出来阻拦,贵族大臣都说:只要陛下同意停止南伐,我们都愿意。就这样魏孝文帝拓跋宏顺利迁都洛阳。迁都洛阳后,魏孝文帝拓跋宏马上就实行了汉化政策才能适应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需要。北魏政权的鲜卑族拓跋部原来活动于今东北大兴安岭一带,后来逐渐向西南迁移。公元386年,拓跋珪在盛乐(内蒙和林格一尔)建魏,史称北魏。北魏政权陆续征服北方的大部分游牧民族,与公元399年迁都平城,成为北方的最强势力。规定以汉服代替鲜卑服,以汉语代替鲜卑语,迁洛鲜卑人以洛阳为籍贯,改鲜卑姓为汉姓,自己也改姓“元”。并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士族联姻。对那些反对改革的守旧贵族,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严厉坚决的镇压。第一任皇后因为拒绝说汉语、穿汉服,被拓跋宏废了;第二任皇后耐不住寂寞,在宫中胡作非为,还给孝文帝戴绿帽子,最后被孝文帝处死。第一任太子元恂因为嫌天热,不穿汉服,遭到责骂后又发动叛乱,被拓跋宏赐死。这以后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的汉化政策顺利执行。迁都洛阳后,志在一统天下的拓跋宏,多次御驾亲征,都无功而返。太和二十三年(499)三月,拓跋宏再次强撑病体亲征伐齐,四月,耗尽毕生精力的拓跋宏在取得马圈城大捷后,因操劳过度,病入膏肓,抱憾而死。拓跋宏谥号孝文皇帝,庙号高祖,葬于长陵。

拓跋宏,这位三十三岁文治武功的北魏孝文帝,永远长眠于洛阳北邙山。


在洛阳执政的帝王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