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NO.41读书笔记|复盘《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

2023-02-25 20:19 作者:Mr_Zoe  | 我要投稿



感悟:

像是一本自我鼓励,有点小鸡汤的文章,读完之后,有被打到鸡血。但是却真正的提升了一定的认知。认知的觉醒可能不只是能通过书籍来提升,但现实生活的阅历往往需要很多年,才能够明白认知的局限性的恐怖。

而生活中的一些人仅仅只是提升了自己的阅历,认知和眼界似乎一点也没有起到作用。毕竟知道和做得了不是一回事。

虽然就像作者在结尾说的那样有点啰嗦和重复,但是却不失为是一本大道至简,讲明白的书。 当所有的人都能够看懂这本书,被这本书所鼓励。即便文笔,赘述不够妥帖。它依然能够感动读者。就是最好的一本书。







文章摘抄:

>>成长就是为了主动控制。

>>小事听从你的脑,大事听从你的心。

>>高尔基曾经说:每一次克制自己,就意味着比以前更强大。

>>灵魂想要走得远,身体必须在路上。 认知越清晰,行动越坚定。

>>而人生是由无数个选择组成的,不同选择的累加造就了不同的人生。

>>直觉。给一些来路不明、无法解释的信息开绿灯,就像丘吉尔一样。

>>学习任何一门技能,本质上都是大脑中的神经细胞在建立连接。

>>运动能够使大脑长出更多的新的神经元,这意味着运动可以在物理上让人变得更“聪明”。

>>世上能聚焦的人很多,但卓越的人很少,其原因之一就是大多数人都缺乏深度沉浸的能力。

>>李大钊也说过:“要学就学个踏实,要玩就玩个痛快!”说明界线分明的习惯对人性情和能力的培养都很有好处。

>>缺乏耐心根本不是什么可耻的事,和自己的道德品质也全无关系,这仅仅是天生属性罢了,每个人都一样。

>>深度学习有以下3个步骤: (1)获取高质量的知识; (2)深度缝接新知识; (3)输出成果去教授。

>>一个人的性格和脾气好不好,也取决于他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视角单一的人容易固执、急躁和钻牛角尖,而视角多元的人则表现得更为智慧、平和与包容。

>>“正确的方法”通常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第一,有定义明确的目标。比如你要练琴,那就告诉自己:“连续三次不犯任何错误、以适当的速度弹奏完曲子。”

>>大多数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在思考,其实都是在对自身的行为和欲望进行合理化,这正是人类被称作“自我解释的动物”的原因。

>>习惯之所以难以改变,就是因为它是自我巩固的——越用越强,越强越用。要想从既有的习惯中跳出来,最好的方法不是依靠自制力,而是依靠知识,因为单纯地依靠自制力是非常痛苦的事,但知识可以让我们轻松产生新的认知和选择。

>>即对于学习而言,学习之后的思考、思考之后的行动、行动之后的改变更重要,如果不盯住内层的改变量,那么在表层投入再多的学习量也会事倍功半;因此,从权重上看,改变量﹥行动量﹥思考量﹥学习量。

>>归结起来,焦虑的原因就两条:想同时做很多事,又想立即看到效果。王小波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焦虑的本质也契合这一观点:自己的欲望大于能力,又极度缺乏耐心。焦虑就是因为欲望与能力之间差距过大。

>>“教育的意义就是教你在遇到一件事的时候如何看待它。当你对这件事进行反应的时候,总是有你自己的天性在里面,比如说有人骂你,你就想骂回去,但是你在这个反应当中会有一个哪怕是零点几秒的间隔去思考或者审视,这个间隔就是你获得的教育或者经历的意义。”


NO.41读书笔记|复盘《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