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理兼修,腹有诗书气自华
文理兼修,腹有诗书气自华
在文理分科的选择面目前,不少同学选择了理科,可是在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下,身边有许多同学不重视文科的课堂,轻视文章阅读,轻视记诵积累,这样的现象层出不穷。
可是又有不少同学想过,这些是否有利于我们的发展呢?
答案是否定的。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唯分数论”功不可没。在高考以分数为王的大背景下,众多理科生选择放弃不选的文科,将更多的时间留给理科的学习,甚至于轻视语文英语的学习。更进一步,大多数理科生其实对学习文科的意义不够明确。在高考范围的文科中,文学可以使人知书达理,腹有诗书气自华;历史可以让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明得失;哲学可以了解先进的思想,丰富自己的“知识库”,产生自己的思考与见解,形成自己的独立人格。我相信,感性与理性的碰将产生更加耀眼的火花,进一步激发创造力。更重要的是,“文史哲”还肩负着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使命,无数优秀传统文化就在那一笔一划之中,这是中华文化的根基。
想象一下,如果广大理科生深受“唯分数论”的影响,重理轻文。不仅在高考语文英语上拿不到满意的成绩,在高考生物化学以侧重考察学生文本阅读分析能力时也将束手无策。这时候“唯分数论”还有意义吗?彻底放弃文科的学生也因为缺少文字和思想的影响,变得冷漠,唯利是图。那么,在一个只有冰冷的数据与解算出的最优解的社会中,人性之光又从何而来?更有甚者,如果文史哲这些传统文化的载体被抛弃了,那么久而久之,团结联系着中华56个民族的纽带将不复存在,失去文化根基的人们将葬送这个伟大的文明。
事已至此,何以破局?
对于一个理科生而言,我认为真正的学习应该是文理兼修,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们既有不俗成绩,又有完整独立人格。那么,我们该怎么做?
我们应主动改变观念,清楚的认识到“文史哲”的意义所在。从认真上一科文科的课开始,从根本上重视所有文科的学习。让理性与感性共同发展,取长补短。从应试的角度而言,应保持一定的阅读量,以更强的阅读能力迎接高考的挑战!
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们肚子里不仅要有数字,由公式,还要有文字,让理性与感性将我们推向新高度,文理兼写,方能行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