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
孤山
妻梅子鹤
梅妻子鹤
明·袁宏道《袁宏道集笺注》
【原文】
孤山处士,妻梅子鹤,是世间第一种便宜人。
我辈只为有了妻子,便惹许多闲事,撇之不得,傍之可厌,如衣败絮行荆棘中,步步牵挂。
近日雷锋下,有虞僧孺,亦无妻室,殆是孤山后身,所著《溪上落花诗》,虽不知于和靖如何,然一夜得百五十首,可谓迅捷之至。
至于食淡参禅,则又加孤山一等矣,何代无奇人哉?
【今译】
孤山处士林和靖隐居孤山,不娶妻,没有子女,居住的地方种植着很多的梅树,养着很多的鹤,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是世上最自由自在的人。
我们这些人,只因为有了妻子与儿女,便惹上许多闲杂事务,撇也撇不开,依着这些事又显得十分讨厌,好像穿个破棉袄在荆棘中行走,每一步都受到牵挂。
今天的雷锋山下,有一个叫虞僧孺的,也没有娶妻生子,大约是孤山处士的化身吧,他所作的《溪上落花诗》与林和靖相比,虽然不知谁优谁良,但他一夜可作诗一百五十首,真可谓作诗迅速产量之高了。
至于虞僧孺还吃素、参禅、好仙佛,那是比林和靖更高一等的地方。
看来,江山代代有奇才啊!
【赏析】
笔者游孤山,不瞩目那里的清雅绝尘,却羡慕林处士和虞僧孺无妻无子的无牵无累。行文洒脱,语言率直,体现出作者狂放的个性。
“孤山” 杭州西湖边的名山。
“孤山处士” 指北宋隐士林逋(公元967~1024),字君复,死后赐谥和靖(林和靖),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出生于儒学世家,是北宋时代诗人。早年曾游历于江淮等地,后隐居于杭州西湖孤山之下,由于常年足不出户,以植梅养鹤为乐,又因传说他终生未娶,相传他隐居杭州西湖孤山二十年,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终身不娶,无子,爱梅及鹤,种梅养鹤以自娱,人称其“梅妻鹤子”。
林逋是以杰出的咏梅诗词闻名于世的。他隐居孤山,躬耕农桑并大量植梅,写出了不少咏梅佳句。
后用“孤山”来比喻清高隐居的人,这类人不追逐功名,不考学当官,看淡官场是非名利,也不像大众俗人那样去过着娶妻生子的凡人生活,他们独自一人,过着孤身隐士的生活。
后以“梅妻子鹤”、“梅鹤因缘”、“妻梅子鹤”指看淡名利,看破儿女情长的人,他们孤身归隐山林,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比喻隐逸生活或恬然自适的清高情态。为孤身隐士超脱清高的典故。
“雷峰”西湖边山名。
“虞僧孺” 名淳贞,钱塘人,与其兄淳熙皆好仙佛,以隐居终。
《溪上落花诗》虞淳熙、虞僧孺(淳贞)兄弟合作,曾被汤显祖所称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