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进场的第一碗面,依然是家乡的味道
猪场的每一棵草,都自有其意义。一次拖更的后果,就是不得不回过头看看写到了哪里。想来那些厉害的人物,抛开闪闪发亮的浮表,内在其实也就是坚持。就如翻倍牛股一路波折,它仍在1个月内完成了翻倍的目标,这中间蹉跎的这么多辗转,只是一个个不坚定、耐不住寂寞的小韭菜罢了。
另外俩伙伴,一个是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的研究生,高高壮壮的,叫阿辛,他不愧是经历了研究生三年磨炼的选手,和你相处会让你感觉到尊重,同时你也会慢慢佩服他,毕竟来了猪场,能走在一起的,差不多是同一背景的人。另一个小胖儿,话比较少,深受女孩子喜欢。三人先行来到场内,还得等其他人到来之后,随身物品一起处理完,才能恢复通讯。因为起得早,没来得及吃东西,小胖儿带着两人去食堂找吃的。
时间九点半,正是上班的正点时间。到了食堂,空空荡荡的大厅放了六张大餐桌,韭绿色的塑料凳坐在桌上。门口的那个空桌子上一张A4纸盛着一堆黄色的颗粒,苍蝇嗡嗡地在空间里转悠。
门口的房间里,一个扎着长辫子的大姑娘和一个秃顶的大叔在一起安装双层铁架床。看到我们,打起招呼,小胖儿回来啦。胖儿很熟络地让她叫点面条,大陈应了下来,到厨房窗口往里喊谷阿姨,然后回来继续搞她的拼装。小胖在一旁和她唠嗑,阿强和阿辛搭起手。
这间房要放三张架子床,三张床头尾相接,在五六平米的空间里绕了个圈儿,准备给场里的维修工住的。二十多个新员工进场,得把之前维修工随便住的寝室给腾出来。寝室本来是按照双人配置的,但是老员工都安排了二楼,剩下的房间给新员工住只能按四人搭伙了。
组装好,面条也上来了。那是家里装猪油的那种不锈钢罐子,胖胖的大肚子,端放在窗口上,像个福宝宝。谷阿姨笑了笑,说这是最后的青菜了,新的青菜明天才送过来,他们顿时感觉很幸运。表面是一层红油,纤细的面条和白嫩的菜叶儿混在一起,散发着动人心魄的香。那是高中食堂大妈煮出来的样子,油面一荡,下面是游动着辣椒面的面汤。大陈捞了一碗就回寝室了,留阿强三人围坐在餐桌旁呼哧呼哧地吃得正香。
小胖儿没挑青菜,吃着吃着,阿辛问他为什么,他说,场里青菜都是泡消毒水才拿进来的,味道都和正常的青菜不一样了。我们之前不知道的时候吃得很香,心想场里场外也没啥区别,直到闻到菜叶没洗干净的消毒水味,我们就再也不吃叶儿菜了。阿强顿了顿,在面汤里没闻到所谓的消毒水,疑了疑神,还是受不了面汤的香,最后把汤也喝了个干净。非洲猪瘟,非洲猪瘟,总不能场里打了条野狗,抓了条蛇,也要先采个样才能炖了吧。没闻到,就当作洗干净了。这就是阿强的宗旨,所以他体重有点超标呢。
吃完,往寝室楼,迎面撞见网友“坤哥”,这是场里的管家,早一年来场里,操持着场内各种事情,晒黑的脸配着瘦小的个儿,不说话的时候像个工地人。
胖儿叫坤哥,阿强和阿辛跟着叫,招呼过后,坤和他们一起收拾寝室。之前维修工人在床头放的烟灰缸,地上满满的蚊香灰,以及插座上孤零零的数据线,在修建好不到一年的房间,陪着嘎吱作响的铁架床,像是一幅不和谐的现代画。
阿强和阿辛预备了第二间房,也预定了接下来的室友,在训练营结识的阿帅和阿东。等待的时间里,阿强脑海里回想起场区的布局,场门口洗完澡后连接寝室和食堂的水泥路,以及水泥路右边一米多高的围墙,还有围墙外呼呼作响的生产区风机,便是两个季度挣了两个亿的新场简图,简陋得像个工厂,就是个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