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心理类型》「内倾型」与「外倾型」的生物学成因 (i人能强行变e吗?【心委书摘】

2023-08-30 21:50 作者:超高校级的心理委员  | 我要投稿

亲爱的心u们大家好~

我又来和大家一起读《心理类型》啦~

上一期我们讲到荣格将内倾型(I)和外倾型(E)定义为态度类型,指的是这两者对待客体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前者想办法从现实中提取能量,后者则深深介入现实之中。

考虑到这两种态度随机分布在各个人群之中,并不与阶级、家庭与早教相关,因此,一个人是外倾还是内倾,是由无意识与基因所决定的。

不过为什么人类会进化出内倾和外倾两种类型呢?本期,我们将从生物学角度进行解释。

生物进化成因

首先,荣格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进行了整体的概括:

站在生物学角度看,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通常是一种适应关系;因为主客体之间的相互限制作用是每一种关系的先决条件。这些限制构成适应关系。

在此基础上,我们得知,内倾和外倾,分别是生物应对大自然的两种适应方式。

书中将生物的欲望本能归结为两种:生殖力与生存。

外倾型侧重于生殖力,但自保的空间相对压低了:

其一(外倾型)形成于繁衍后代的生殖力,与一种相对来说较小的抵御力和对个体的保护伴随产生;

外倾型全身心地扑到外界,伴随的是生殖力的扩张,尽可能多的将自己的遗传物质传递下去(到处往小面包上抹奶油)。但能量过度消耗,可能会在必要时刻缺乏足够的能量去生存,也有可能早早榨干自己。

内倾型侧重于自我保护,但生殖力相对降低了:

其二(内倾型)形成于个体在自我保护的多种途径方面的才能之中,与之相伴的是一种相对来说不是很重要的生殖力。

内倾型更侧重于保留自己的能量,以备不时之需,防止突发事件时自身能量不足以应对外界的突变。但缺少与外界的交互,可能让他们更不容易繁衍后代, 错失良机,成为寡佬。

简而言之,外倾强化生殖力,弱化自保;内倾强化自保,弱化生殖力。

因此,外倾型对客体总表现得不遗余力:

这种特性一直促使他(外倾型)以各种方式耗费和扩展自己……

同时,内倾型对客体表现得相对保守:

他不愿意直接地与客体发生联系而耗费能量,因而保存了自己的能量,使自己始终保持最保险和最不易攻破的地位

荣格指出,这两种类型在各自领域中都是十分成功的。他们都有各自得天独厚的优势,这种优势是另一种倾向难以替代的。

这两种形式被布莱克描绘为“多产的”和“贪婪的”……一个人只需一种关系就能获得另一个人通过多种关系才能获得的东西。

能否转变

一个人的态度类型实际上是很难转变的,因为这并不是人生下来后为适应当下环境而“形成”的,而是先天决定的。

即便有人认为,态度类型可以在婴儿哺乳期加以引导,婴儿在哺乳期与母亲的适应关系让他们“生成”了内倾或外倾的态度类型。但这显然不符合实际:

它在“由同一位母亲所生的两个婴儿会很早就表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类型,并且不因母亲的态度而产生任何微小的变化”这样无可置疑的论据面前,也不得不举白旗。

与荣格先前提出的生物学角度类似,这种态度类型大概是刻在DNA里的原始本能,强迫转变可能伴随着巨大的生理性问题。

倘若一个I人在父母极端反常的表现下,被强迫为一个E人(反之亦然),那他(她)将面临着巨大的风险。

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最终在外界的影响下,这种类型的本质被改变了,那么这个个体后来会变成神经症患者就是不可避免的。

治疗的方法,便是顺应他原有的倾向,让他做回自己。

……必须使那一态度的发展过程与个体的天生属性完全相符。

在这第一节的最后,荣格提出似乎有一些独特的个体能够接受另一种方式,或者说那种方式会更符合他的口味,可以说,凡事都有例外吧。

不过,最后荣格再次强调类型转变面临的巨大问题:

类型的转换可能会对有机体的生理健康造成极大的伤害,它经常会引发机体严重的衰竭,我认为这种情况的发生是很有可能的而且是可信的。

现实的启示

不难看出,内倾与外倾都是生物进化的结果,两种类型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意味着这两种类型是缺一不可的。

社会风气往往推崇外倾型,但外倾型并不意味着成功与自我实现,他们往往会迷失在不断变化的社会浪潮之中。

即便实现了一定的成果,但他们未必会满足,可能会继续介入外界,淡化自我的沉淀与探索,最终也未能实现真正的幸福。

对此,内倾型在自保与思想上是有一定优势的,丰富的个人体验与沉淀,会让他们易于找到真正的幸福。

然而,不健康的内倾型可能也会与社会脱节,对外界漠不关心,最终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与外界彻底断联。

上一期我们也指出,无论是E还是I,每个人都有外倾功能和内倾功能,努力将自己的优势功能开发,关注社会现实的同时沉淀自己,让自己拥有更加健全的人格。

此外,我今后可能会详细讲一讲外倾型和内倾型各自的无意识部分,也可能讲一讲态度类型与功能类型相结合后形成的人格类型,也就是我们熟知的荣格八维(Te、Fe、Ni、Se等)。

敬请期待喔~

最后再次感谢@手可搅星云 赞助的《心理类型》译本~


《心理类型》「内倾型」与「外倾型」的生物学成因 (i人能强行变e吗?【心委书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