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毛熊海军驱逐舰介绍-7型愤怒级

2020-05-02 09:44 作者:黑狐12138  | 我要投稿

在红色苏维埃成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苏联建造了的列宁格勒级驱逐舰领舰、D级大型潜艇以及L级布雷潜艇等海军舰只。在1932年开始的苏联第二个五年计划中,海军舰艇的建造工作继续受到高度重视。在1933年7月劳动与国防委员会制定的《1933~1938年海军舰艇建造计划》中,苏联要在第二个五年计划中完成建造五十艘驱逐舰的建造任务。同时要求新型驱逐舰的排水量不得低于1300吨,最大航速不应低于40节,保证在经济航速下有1800海里的续航能力,在火力配置上也要保证有三门130毫米火炮,两门76.2毫米防空炮和两具三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工程代号-7,因为首舰名为愤怒号,故又被称为愤怒级。

等待检阅的愤怒级

建造过程

1932年,第1中央船舶制造设计局副局长尼基京带领技术设计小组造访意大利并实地对意大利人的“箭”级和其改进型“西北风”级驱逐舰进行了技术考察。之后根据意大利提供的“西北风”级设计方案和图纸完成了新驱设计工作。

1935年11月该型首舰愤怒号开始动工,该型各舰的建造工作被分配给了日丹诺夫、马蒂/列宁共青团、奥尔忠尼启则以及61个公社社员四家船厂完成。

实际有28艘完成建造:愤怒(501),威严(502),洪亮(503),威胁(513),自豪(514),轰雷(515),守护(516),神速(291),歼击(262),敏捷(294),淘气(228),果敢(229),机敏(312),打击(313),朝气(314),勤勉(315),剧烈(319),迅速(320),活泼(321),无情(322),勤恳(323),热心(325),暴怒(326),凛冽(327),稀少(328),无暇(1069),警惕(1070),理智(1075)。

愤怒级威严号

性能数据

舰员:188人

标准排水量:1500t

满载排水量:2400t

舰艇尺寸:112.8m×10.2m×4.8m

动力:3座锅炉,2台ГTЗA-24型蒸汽轮机;主机输出功率:50500马力;双轴

续航力:2500海里/19节

最大航速:38.6节

武器配置

4门130mm舰炮;

2门76.2mm高炮;

2门45mm高炮;

2座三联装533mm鱼雷发射管;

2挺12.7mm高射机枪;

2座深水炸弹投放器外加56枚水雷

米纳火炮/鱼雷射击指挥仪

战舰世界愤怒级

服役历史

1938年8月起,愤怒级陆续开始进入红海军四大舰队服役,但在服役的初期该型舰就暴露出了舰只在高速航行中振动严重的技术缺陷。且该级舰没有分舱布置锅炉与发动机,一旦遭到打击那就是毁灭一击。

然而,在卫国战争中,愤怒级作为当时的红海军主力驱逐舰依旧英勇奋战。除太平洋舰队的九艘外,其余的十九艘愤怒级至二战欧洲战场结束时共有十艘被击沉。

其中,波罗的海舰队的5艘愤怒级驱逐舰,4艘战沉。

首舰愤怒号于1941年6月23日大战爆发第二天就在奥列格沙洲被击沉。

6月底,威胁号、敏捷号一起参加了布雷作战,用于防卫里加湾的入口。但几天后,苏军即放弃了里加,两舰也随即穿过月亮峡湾撤至芬兰湾,通过雷瓦尔向德军至里加的海上交通线发动攻击,但并没有取得战果。守护号也参与了行动,随后又掩护苏军从雷瓦尔向喀朗施塔得撤退。自豪号于8月28日触雷受伤。威胁号则在列宁格勒作为浮动炮台使用,自豪号、敏捷号和守护号也在喀朗施塔得执行类似的任务。

9月21日,守护号被德国俯冲轰炸机炸沉(该舰于1944年打捞出水,1945年整修后重新服役),自豪和威胁也被炸受伤。

威胁号

之后,苏联驱逐舰于11月再次出海作战,敏捷号在向喀朗施塔得返航的途中于汉科外海触雷沉没。10天后,自豪号也在执行同样任务时触雷沉没。仅剩的威胁号在战争的剩余日子里减少了舰员,仅作为火力支援舰使用。

碧蓝航线威严

另外,威严号驱逐舰于1938年12月编入波罗的海舰队服役,不过很快在1939年7月就被重新调往北方舰队。1940年4月1日在摩尔曼斯克接受例行大修直至苏德战争开始后的一周才重返舰队,后主要负责在白海海域的布雷任务。1942年1月开始负责护送运输任务,由于在行动中多次遭到德军的空袭,3月20日在护送“尤卡吉尔人”号油轮进入摩尔曼斯克港口之后随即接受大修。在接受锅炉舱室的改建之后,该舰于1943年4月重回战场。直至二战结束该舰一共完成了60余次作战任务,航行里程超过3.5万海里,共击落了6架轰炸机。1945年3月6日被授予红旗勋章。1948年3月至1954年12月该舰接受了彻底大修工作。1956年2月17日退役并于十个月后改装为核试验船OC-3使用;1957年10月作为研究核试验的靶舰被击沉在新地岛试验场附近海域。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家底薄弱的苏联红海军由于在战争中损失惨重,设计有缺陷的7型驱逐舰得以继续服役。

1952年4月底,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员的萧劲光亲赴莫斯科同苏方商讨一揽子海军装备购买计划,苏联方面原则上同意对华出售岸炮、鱼雷及教练机等军用设备,但却婉拒了中方提出的驱逐舰购买意愿。为迅速充实尚显孱弱的新中国海军队伍,毛泽东不惜两次致电斯大林,希望苏方以两国战略合作的角度加以考虑,允许出售驱逐舰。苏方最终做出让步,但却开价颇高,双方在经过了多轮讨价还价之后最终于1953年6月初达成协议,由中方出资购买苏联太平洋舰队四艘7型驱逐舰(包括交付前的必要维修检查工作),单艘费用等值于1949年国际市场上17吨黄金的价格。

“凛冽”号和“剧烈”号于1954年10月初驶离符拉迪沃斯托克港并于一周后抵达青岛,中苏两方随后在港口内完成了交接手续,这两艘舰也随后被分别命名为“鞍山”号和“旅顺”号;次年6月剩余两艘“果敢”号和“勤恳”号也一起驶入青岛港,后分别被命名为“长春”号和“太原”号。

导弹化改造的鞍山级

这四艘驱逐舰也被称为鞍山级驱逐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是新中国人民海军的绝对主力。


毛熊海军驱逐舰介绍-7型愤怒级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