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临城下,釜底抽薪

白麓已到危急存亡之际,还需及早谋划。
其实到了这种地步,再去纠结谁对谁错已经毫无意义,有没有内鬼也已经不重要了。有又能怎样,找出来吗?找出来之后,又能怎样,你还能沿着网线打他一顿吗?所以还在那里说内鬼的,消停一下吧,正是你这种行为才导致白麓今天这种局面。你把白麓战败归结于内鬼一说,(实际上真要说内鬼三个势力都有,但是这个是不能摆在层面上讲出来的。你找不出内鬼,却叫的那么欢,在古代行军这种就是大忌。造成最严重的军心不稳,因为下面的人不知道要听谁。他们没办法确定哪个命令才是真正的命令。哪个命令才是内鬼给的错误信号。这也是为什么白麓的行军指令执行的那么差的原因。)
如果真的想要稳定军心,就不能在谈内鬼这件事。三人成虎,内鬼这件事搞得人心惶惶,令白麓士气士气低落,加之连续丢城,自然也就溃不成军。
白麓之败,在于无双、煌月早已结成联盟。只要有真正留意战局的人就会发现,双方连接地区根本没有任何战斗发生。所以从一开始白麓就相当于要同时承受两路全部兵力。假设活动给三方分配的兵力都是相同的情况,这种局面白麓的1兵力怎么可能抵得过无双、煌月的1+1联军。所以想要杀出一条血路,必须要瓦解无双、煌月联盟,否则所有的策略都是空谈。
在此,鄙人愚见,给出三策。
上策,联合煌月。固守中路,无需全部兵力,只需刚好卡在无双无法夺城即可。给煌月足够的时间奇袭点1。一旦成功届时,就可切断煌月到岛的线路。随后观望无双动向,如果无双不后撤回首岛内补给线,白麓依旧固守中路。久攻不下,无双为了不失岛内两城,必将转战补给线。介时,转守为攻,部分兵力配合煌月直取点2(点到即止),彻底切断补给线。

以岛中三城重利许诺给煌月,煌月应该会心动。随后挥兵上路,直取临江,观看无双动向。(还有后续,必须要看无双的态度,才能谋划)
中策,联合煌月,割让中路,与之停战。让煌月佯攻无双,白麓全力挥兵上路。放弃中路,可以不用面对无双的包围,同时也相当于让煌月守中。但是这么做极其危险,一旦煌月反水,上路很有可能会被煌月切断,最后反而会壮大煌月。
下策,打煌月(其实我最不想这么打,举个例子,白麓就如那疲敝之蜀,不联合那相对弱势的煌月(孙吴),反倒去联合最强大的无双(曹操)。很大几率会逼急煌月,全力进攻白麓。最后两败俱伤,白麓也只能夺得最一两座小城。同时极大机率让无双统一天下。)但是如果真的大家都提议这么打,倒也有办法,可以攻的没那么辛苦。
白麓兵分三路,一路先对下路进行佯攻,同时像无双投诚,彻底放弃上路。等到无双对煌月进攻成功时(建议是点3,前期两军联合,双方防守肯定不重,点3被攻下,无双就会威胁岛煌月对岛的控制权。)为了保住岛,煌月很大几率被迫撤兵守家,白麓剩余两路,一路固守中路,一路挥兵下路收复失地即可。切不可逼急煌月,反攻白麓。

可惜,无双大局已定,应该对这种结果不感兴趣。本就是第一,白麓再帮他夺天下,感觉不切实际,因为白麓没有谈判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