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欧贸易战将打响,马克龙怂了,连夜去见拜登,拿中国当交易筹码

近日,据媒体报道,美国发布了《通胀削减法案》,其中包括多项贸易歧视和对美企的额外补贴措施,这让欧洲国家对美国十分不满。马克龙亲自在总统府与数十名欧企主管共进晚餐,并呼吁他们不要在美国投资,美欧双方的贸易战即将打响。但事情出现了转机,马克龙终究还是怂了,他打算向美方妥协。随后他连夜出访美国,面见拜登,并准备把中国当做双方交易的筹码,希望美国放欧洲一马。但美国制定这项法案的目的就是为了削弱欧洲的经济实力,马克龙这次恐怕只会无功而返。

马克龙在访问美国的第一天,发表讲话称,《通胀削减法案》对于法国企业而言极不公平,因为该法案会降低欧洲在经济方面的吸引力,而欧洲国家希望被公平对待。但马克龙承诺,他会帮美国说服其他欧洲国家“共同应对来自中国的竞争”。但法国想要说服其他欧洲国家是很有难度的,尤其是刚刚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的德国。那么在美欧关系紧张之际,马克龙向美国妥协,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呢?
首先,欧洲在能源方面需要依靠美国。欧洲地区虽然经济发达,但能源比较匮乏。在俄乌战争开始之前,欧洲国家在能源方面主要依赖于从俄罗斯进口。而俄乌冲突发生后,欧洲紧跟美国的脚步,共同制裁俄罗斯,转而购买美国的能源。现在美国已经卡住了欧洲的喉咙,即便美国推出了对欧洲不利的《通胀削减法案》,欧洲也对此无可奈何,只能含泪接受。如果马克龙彻底与美国闹翻,那么欧洲将会面临灾难性的能源短缺,无法度过寒冷的冬天。

其次,欧洲仰仗于美国的军事保护。自冷战之后,美国在欧洲地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连英国、法国和德国这样的大国,也要仰仗于美国的护佑。二战使得欧洲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大幅衰退,英国“日不落帝国”的历史彻底走向终结,军事实力大幅度衰退。而法国也因为经济滑坡,军队规模持续缩减。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依赖于美国的保护,欧洲国家才能维护自身的安全。虽然欧洲国家也有能力制造先进的武器,但在军队数量、武器装备等方面仍旧大不如前。马克龙向拜登妥协,说明欧洲离不开美国的保护。
最后,欧洲与美国有许多共同利益。当今世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具有最为强大的话语权和经济实力,欧洲国家想要一直保持现状,便不可能与美国彻底闹掰。这次马克龙访问美国,打算拿中国当做筹码,奉劝美方放宽对欧洲的限制,这是因为美欧一直把中国当做主要竞争对手。另外,在俄乌冲突之中,欧洲与美国的立场也是一致的,都想削弱俄罗斯的实力。欧洲与美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双方是不会轻易翻脸的。

总而言之,马克龙向美国妥协,是有诸多原因的。在俄乌战争的背景下,欧洲的能源主要依赖于从美国进口,欧洲不敢得罪美国。此外,在军事方面,美国是欧洲的军事保护国,欧洲自身的军事实力在二战后已经大幅度下滑,不得不依赖美国。值得注意的是,欧洲与美国在很多方面都有相同的利益诉求,例如主导世界舆论、与中国展开经济竞争、通过战争削弱俄罗斯等,因此双方不会轻易打响贸易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