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基础能力与专业能力耦合协调分析
一、基础数据
基础能力主要由通识必修、通识选修和学科基础绩点平均值进行衡量;专业能力主要由专业基础、专业必修、专业核心和专业选修绩点平均值进行衡量。
年份 基础能力 专业能力
2020 3.32 3.07
2021 3.77 3.86
2022 3.92 3.6

二、模型
耦合协调模型公式如下,其中U1表示标准化后的基础能力水平,U2表示标准化后的专业能力水平,D表示二者耦合协调水平,T为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指数,a和b分别为基础能力和专业能力的重要性系数。

重要解释:
1.耦合度C值越大说明系统间的相互作用越大;
2.T值介于0~1之间;
3.耦合协调度D值介于0~1之间,该值越大说明系统间协调程度越高;
4.结合耦合协调度等级划分标准,针对协调程度和等级进行划分,如下表。

三、结果
在第一学年基础能力和专业能力严重失调,而这一年基础能力和专业能力相互作用最大,即基础能力可以为专业能力奠定基础,结果显示第一学年必定一方面表现较差。查看个人绩点,第一学年有较多科目绩点在3.5以下,可能是由于刚入学不适应大学学习。
第二学年和第三学年基础能力和专业能力则良好协调,查看绩点可以发现有部分科目绩点在4.5左右,不论基础能力还是专业能力平均绩点都较高。
因此,刚进入大学要调整学习模式,积极与学长学姐沟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