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眼看手稿」李宁 驭帅 13 䨻

手稿里有它售价1299元的答案。

自从上周小铭被一双鞋弄得“高潮”之后,我就开始了反思(贤者模式),到底这双驭帅13䨻它真的值这个价格吗,或者说它到底有我说得那么好吗?我还是那个大家喜欢的、帅气的(不要脸)小铭吗?!具体的答案相信大家在看过今天的长文后,内心会有一个十分清晰的答案!
所以,先让我们忘掉关于这双鞋子的种种话题,只从手稿上来看这双篮球鞋吧。

但在开始看手稿之前小铭还有几个小知识与大家分享,以助于大家更好地认识这双篮球鞋。
01
驭帅13䨻的设计师是孙明旭,孙明旭是从驭帅第九代开始接过驭帅系列的设计的,由他设计的驭帅9战斗机一般的外型,让我至今都很喜欢。


02
相信大家都发现了驭帅13䨻的外型整体风格与驭帅11的很像,其实孙明旭也在我们「有问必答Vol.31」中提到了这方面的问题,其实驭帅13䨻的有些设计灵感就是来自于驭帅11上未完成的概念,将其深化、挖掘并强化,并且采用了新的材料(概念类似于Way Of Wade 8 Infinity)。驭帅系列在我心中除了“驭帅”两字所包含的大气飘逸,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传承,没有SAS同步协调系统的驭帅还能叫驭帅吗(手动狗头)~



03
驭帅系列的第十三代具有深远意义的一代,因为从这一代开始,孙明旭成功地将驭帅系列打造成了一个“体系”,驭帅13到目前为止推出了三种版本:驭帅13、驭帅13低帮、驭帅13䨻(䨻的低帮版本截止到今天并未发售),这三种不同的驭帅13形式可以说是给了消费者不同的选择空间,也让驭帅系列能在今后拥有更多的“可能”。

“?”代表尚未推出的䨻版本低帮
04
在上一篇谈驭帅13䨻的文章中我谈到过驭帅14更换设计师的事,在这里我还是要说新设计师王玉琪(驭帅14的设计师)为驭帅系列带来新鲜的血液与焕然一新的风格。

相信大家已经将这些知识记在心中了,现在我们就一起客观地看看干货,只能在「铭眼看手稿」看到的驭帅13䨻手稿吧!
01 一应俱全的驭帅13䨻手稿

这张手稿是来自孙明旭的微博(@乘着叶片飞的瓜牛)。手稿中有六个部分的内容:Detail、Identity、Texture、Aesthetic、Innovation与Design Connection,接下来我们就一部分一部分来看。
02
别小看一张手稿,东西可太多了

这一部分的手稿主题为「Aesthetic」审美,指的是驭帅13䨻上特有的、展现其特点的设计,如大底的水波纹纹路,正好对应着两张水波纹照片,同时圆形的水波纹也正好对应鞋面上脚踝处的圆形设计;这部分手稿中我发现了两块TPU,一块是左侧肉色前后有一大一小圆形镂空的TPU,一块是黑色的前后叉形TPU(碳板),就像左侧肉色TPU的前后被“切了一刀”似的,它们共同的特点都是足弓内侧有一部分隆起。

这部分手稿与SAS同步协调系统有关,在驭帅13䨻中底装配图纸的下方是一只印有同样外底纹路的“鞋垫”(应该是),值得注意的是“鞋垫”中足位置是SAS同步协调系统的Logo,与之对应的则是图纸中那块前大后小的两个镂空圆圈样式的TPU。

在驭帅系列中,SAS同步协调系统是通过连接前后掌的TPU以达到协调、同步脚部运动的目的,手稿中能看到驭帅13䨻鞋底的TPU正是通过前大后小的两个镂空圆圈样式的TPU连接着前后掌的,但是到了实物中这个TPU的设计却消失了,换为了前后叉形的碳板。小铭在驭帅13普通版(高低帮)上没有看到SAS同步协调系统的Logo,而驭帅13䨻上只在鞋舌上出现了这个Logo,这个情况的具体原因我不妄加猜测,只是为大家陈述这个事实。


通过上面的三张驭帅系列手稿大家应该也能猜到这部分手稿是关于驭帅13䨻与之前驭帅系列之间联系的。“YS”代表着“驭帅”,但孙明旭用“$ 12”来指代驭帅12,这是因为在驭帅12的鞋垫上印有“¥”和“$”,同时也正好对应驭帅拼音的首拼“Y”和“S”。
其实从最下面的一张脚踝处为黑色圆圈的鞋子“简笔画”中能看出孙明旭想在驭帅13䨻上延续驭帅10与驭帅11脚踝处圆圈的设计语言,同时“简笔画”的鞋帮高度与驭帅11鞋帮高度大致相同,此外“简笔画”的整体鞋型依旧采用了流线型的设计。

“细节决定成败”,从手稿中来看,驭帅13䨻上考虑到的细节有:脚踝处的圆形竖线镂空设计、鞋垫正反面设计、鞋面Li-Ning的Logo设计与“黑板”(个人猜测是驭帅13䨻后跟的港宝)。这些细节的灵感来源或是设计理念都被一一列举了出来。
脚踝处的圆形竖线镂空设计来自一个圆柱形的物体,据小铭的猜想应该是一个类似阀门的装置,孙明旭应该是想借由脚踝处圆形竖线镂空一方面为驭帅13䨻提供透气性,另一方面这个设计就像为球鞋安上了一个阀门,仿佛能够“调节”透气性。
鞋垫的正反面设计理念我认为是参考了汽车中控台上的按钮设计,“一按即启动”的汽车启动键就仿佛是鞋垫后跟上的椭圆凸起,能稍微改善脚感的同时也具有设计感。
至于李宁的Logo与“黑板”出现在「Detail」中,也就意味着这两个部分是驭帅13䨻上至关重要的设计元素。



这部分手稿的主题为“Identity”身份,也就是驭帅13䨻的设计概念来源,这里也是根据图片与我的推断得出的,如果大家有和我不同的意见,那么请相信你自己。
首先左上角出现的“被咬了两口的苹果”(版权原因)是来自Apple的iMac G3,iMac G3作为一款一体机,它所有的零件与科技都包含在色彩鲜艳的透明壳内,驭帅13䨻的中底构造正是采用了这一理念,E-PEBAX䨻的材料被包裹在半透明的TPU中。

标题“Identity”的下方是两张汽车的图片,两种汽车最显著的地方就在于外形极具流线型,流线型外形也是汽车设计师为了减少风阻提升汽车速度而设计的,孙明旭应该是借由汽车的流线外形减少风阻的概念加入到了驭帅13䨻的外形概念上。
至于那个白色的带把圆饼是什么,小铭确实不清楚,希望大家能说说自己的看法。



其实在我心中驭帅13䨻上最大的创新与亮点不只是中底采用了全新的E-PEBAX材料,还在于驭帅13䨻上如同“藤甲”一般的编织鞋面。在我的印象中国产编织鞋面只是一个噱头罢了,但这次在经过我实际穿着驭帅13䨻后,我的印象有了改观,除了透气性不佳外,鞋面的包裹、支撑与颜值都是在线的。
其实不管是通过实物还是照片,我们都能看到驭帅13䨻的鞋面是由两层组成的,外层网线状鞋面与内层放射状鞋面,那么是否驭帅13䨻的鞋面就由这两层材料组成呢?小铭先把这个问题按下不表,下面我们先看看手稿中的驭帅13䨻鞋面构造。

这部分手稿的主题为“Innovation”创新,也正好对应鞋面上的创新,标题下面的二级标题为:“Breathablity&Lightweight&Strong&Fit”透气、轻质、强韧、包裹性,小铭认为这不是对驭帅13䨻鞋面材质的描述,而是孙明旭给鞋面的四个要求。

上面展示的是三种驭帅13䨻的鞋面材料与一张名为“鞋面织物材料的效果建议”的渲染图。效果建议就是鞋面的概念图,上面就是实物图。建议中,鞋面由三层组成:最上层有鞋带孔的黑色网面,中间层线条状的蓝色网面与最下层有鞋带孔的前掌镂空中部发散状的红色网面组成。最上层对应的是黑色鞋面材料,中间层则对应着白色鞋面材料,中间层+最下层则对应蓝色鞋面材料。
关于鞋面材料的内容还出现在下面这张手稿中。

这部分手稿几乎囊括了驭帅13䨻上的每个设计点,主题为“Texture”质感。这里我们先看驭帅13䨻的爆炸图,通过爆炸图能更深层次地认识驭帅13䨻。

爆炸图中,我们能看到驭帅13䨻的鞋面为“Duo Knit Upper”双层编织鞋面,究竟它的有几层,我们等到最后公布;往下是“3D TPU Sidewall”3D侧墙TPU,也就是实物中包住中底材料的透明TPU;接着就是一块“100% Full Length Boom”100%全长E-PEBAX䨻材料,值得注意的是䨻中底前后掌是有落差的,后跟位置的䨻中底上翻包住了脚后跟,且中底䨻材料上方没有中底布;倒数第二层是紧贴外底的“3D Carbon Plate”3D碳板,碳板形式与实物驭帅13䨻一模一样;最后就是驭帅13䨻上为人诟病的“Clear Outsole”透明水晶底了。前文中如此多的。

根据小铭的“实地考察”(对鞋望闻问切),我发现其实驭帅13䨻的鞋面还是由三层组成的,也就是与上文手稿中的三层鞋面一致(甚至可以说四层,因为前掌内侧还有一块热熔加固部分),只不过这三层鞋面的构造形式有些所改变,具体改动与细节由于文章篇幅原因,就不在此赘述了,继续看手稿。

“Texture”标题下是几张“带有纹路的人体背部照片”与一张汽车座椅的侧面照,这里是孙明旭对驭帅13䨻后跟内部的设计概念,从图中得知设计参考了人的背部与汽车座椅。左侧带有黄色“Li-Ning选样”吊牌的应该是驭帅13䨻后跟材料的样品,从几何造型上来看很,很接近人双手举向天空时背部的造型。

上面手稿中驭帅13䨻的概念图我们放在下个部分继续看。
03
概念图里的“小秘密”


两张图是驭帅13䨻的内外侧视角手稿,其中小铭发现四处与实物不同的地方。①手稿中中底E-PEBAX䨻材料的颜色为红色,但至今为止并未出现市售驭帅13䨻中底材料为其他颜色的配色(除沈梓捷曾经上脚过的驭帅13䨻 PE外)。②中底内侧的TPU延续了驭帅13普通版的设计,TPU外侧边缘上面刻有“Anything Is Possible”(经典李宁品牌口号)。③手稿中驭帅13䨻的后跟样式并非为实物中的三角形设计(实物后跟有31条竖线),而是采用了上文中提到汽车座椅与人体背部类似的多边形设计④手稿中脚踝位置的圆形区域采用了类似网面的材料,与实物中的纱线材料相区别。





上面两张是驭帅13䨻的另一种版本,不知道大家看到它们的第一眼是否发现了这个版本与市售版驭帅13䨻的区别呢?首先小铭通过鞋外侧TPU侧墙判断出这个版本的驭帅13䨻中底确实采用了E-PEBAX䨻材料(也不一定),其次鞋面上的网眼纹路证明这个版本的鞋面材料并非为编织面料,最后后跟的形式也与市售版本不同:红色的后跟提绳一直延伸到了后跟中底材料上,且后跟上没有竖线。
眼尖心细的你还发现了什么不同吗?

如果你在这张手稿中发现了与上面手稿不同的细节,那么相信你一定认真地看完了这部分的手稿。这张手稿又是驭帅13䨻的另一种版本,它的后跟TPU、鞋外侧TPU侧墙都延续了驭帅13的设计,仿佛就像驭帅13的中底拼上了驭帅13䨻的鞋面似的。
不得不说驭帅13䨻在孙明旭的手稿中,形式可真是多种多样呀。

虽然是标准工业品

首先感谢大家看完了这么多字,小铭作为一个接触球鞋不到十年的球鞋爱好者,当我看到这些手稿的时候,感到惊喜,惊喜是因为我从驭帅13䨻的手稿中看到了来自现实中的工业设计元素,也看到了孙明旭在设计过程中的"抉择"。手稿中的内容从iMac G4到汽车,从驭帅10到驭帅13,环环相扣,驭帅13䨻上的每一个设计都拥有自己独特的出发点,或为了创新,或为了美观,抛开驭帅13䨻的实战性能不谈,孙明旭的手稿让我看到了国产设计的另一面。
在我眼里驭帅13䨻是Li-Ning的一次“厚积薄发”,驭帅系列超过十年的积累与Li-Ning品牌的科技积累终于在这个内涵“传承与中国文化”的系列上爆发了出来。我希望驭帅13䨻是“星星之火”,让整个中国运动品牌“可以燎原”。
在看了驭帅13䨻的手稿后,你有什么想法吗?请务必和小铭交流,同时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对它的看法与思考,或是分享穿着驭帅13和驭帅13䨻的实战感受,评论区里最靓的测评就就是你!
这是第十九期「铭眼看手稿」,祝福北京,国产崛起,让中国的再次变成世界的。这里是KICKSVISION,这里是我看手稿的视角。
📷 // Kaptain & @ 乘着叶片的瓜牛
& AqIu & Li-Ning & Apple & 芒果TV & 视觉中国
独家手稿,还不投币、点赞、收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