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年轻的人哦

2023-03-31 15:42 作者:一念自如  | 我要投稿

唉,清澈而愚蠢的小傻逼,你成功勾起了我装逼的欲望。

不是差一步,是不屑进那一步。人类历史本质是生命的测度史,在这种测度结束之前人是不能称之为人的,而这种测度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这种测度本身的生命能量耗尽之前,这种测度不可能人为的干预让其停止,只能加速这种测度,从而加速这种测度的死亡,在这种测度本身的生命能量耗尽之前,人类的一切历史的内容只有三个字,即“人吃人”。由此,不难知道人要成为人必须在物种意义上实现,以个体为单位的成为人,没有意义,而大师就是这种,他没有能力去承担,最多是以宗教的佛,许以人相,施以心安,这是小道,只解决形式问题,而不解决现实问题。什么是现实问题?即,如何加速生命的全面量化过程,从而使其自然死亡,进而使得人成为真正的人的时间缩短。大师不知道这种测度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吗?可他还是选择以幻制幻,在这种测度下,这种以幻制幻不过构成了以佛为名的假慈悲真苟且,在社会意义上这跟那人屁理想主义本质上没有区别。于他个人,也许在更长时间跨度可以为他寻得一种解释,但作为人从来都是当下的,这假慈悲成就的涅槃也不过无胆鼠辈,偷心不死罢了。

而对此丁元英给出了他的答案,他基于自己这种认识而自我作为,引出得救之道,一方面这是礼物,而另一方面所谓得救之道本质上就是‘加速生命的测度’的现实证明,这是慈悲,是承担,是勇猛,是不进那一步以芸芸众生的角度而对文明负责,而他不进的那一步才是究竟涅槃之大自在,进了那一步则是苟且,当然在大师那里叫做涅槃,而不进那一步于丁元英而言意味着承担文明进化的孤独和痛苦,人类的生命的时间尺度不过百年,而文明进化的尺度是以千和万为单位计算的。他不知道会面对什么吗?他知道,但他选择面对和承担。他知道即便在他生命结束之前看不到人成为真正的人的历史性时刻的到来,即便他有进一步就有脱手可得的净土,即便他知道就算他有所作为也只能加速千万分之一,亿万分之一,他仍然选择不退不进。正是因为这不退不进,生命的边界于他而言便不存在了,所以才有,“生老病死都怕,但怕就不用死了吗?”的究极拷问。他达到了生命的目的,不是死,而是以生命破生命,以生死破生死,这是生命的超越,所以对于芮小丹的那个电话,他的解释是告别。丁元英实证了人必然成为人的历史必然性,即生命不可被价值价值,不可被量化量化,不可被测度测度。


所谓慈悲,不是什么利他,而是加速这种生命的全面量化,这是现实的问题,就其内容而言,是消灭“人”的,即所谓大爱不爱。道这种东西没那么玄,只是在不同的认识中其命名和形态不同。一句话,人不能离社会而神,而道,而佛;就两个字,现实。道,对于一切形式的生命不构成问题,因为当作生命,没有人是不得道的;而当作人,就构成问题,即什么是人?讲境界之前,先破了这个“人”再说吧。出家人,出家人,讲的就是出家方为人,为的是真正的人,而出家之前呢?不过是某种社会性于某一人类个体上的现实表现从而构成某种蠢物罢了。而出家为人也不过为自己的人,虽然好听点儿叫人相圆满,实际上为了这人也不过为了一个苟且偷生之涅槃,为这人有何意义?闻这道又何意义?这种孬人终南山一大把。小子有根性,但太拘于所谓的圣贤名言,先哲真知了。既然有根性,就别浪费,在开窍的阶段,对于一切圣贤先哲需要一个态度,即,“我若不杀圣贤先哲,圣贤先哲必杀我,同理,我若不杀爹娘兄弟,爹娘兄弟必杀我。”没有这个态度只能从概念到概念,从形式到形式,陷入逻辑陷阱,原地打转,无有是处。毕竟苦乐无分,善恶无异,有区别的只是形态和内容罢了。为善不增,为恶不减,净污无二,对世间一切假道之名,就得“文字应如刀,唇枪更舌剑。”

佛说四大,何谓四大?地水火风,地,即物质,有形有相,而对于一切物质有基本的规律,即物质总量不变,只改变形态;水,无形有相,指的是生命,什么是生命?即物质发展的最高形态,以生死为界,因而生命必须生产生命,对于任意生命个体来说活一秒就死一秒,这也是“生命之河”的由来,并不是浅层意义上的对水的需要;火,无形而有光,万物有光方成其相,而人类最大的光即太阳,有太阳就有时间,因此火指的是时间;风,无形无相,指的是分别,即存在性,任意个体的存在只能由另一个体的存在来表现。而这四大,正是文明成立的基础。佛法,道藏说的不是什么玄而又玄的东西,其有历史原因,即困于量化的片面性,而民智不开,因而有了障碍。对于任何理论,现实性是其成立的最基本的条件,同样也是理解其精髓的基本条件。儒释道三家,没有一家不是具体且现实的,不过是后人不中用罢了,儒家以“仁”入世,其本质就是基于这四个基本规律,进而透彻生命量化这一必然的现实的历史过程,从而提出解决和发展之道,即所谓的“中庸”。可惜的是为后人所曲解。而阴符经,开篇则是“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一个观字,一个天字,就已然说尽了文明成立的前提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这天显然不是什么神仙的天,而是这生命量化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要问道是什么?这个问题是可以无限的问下去的,问了就必然陷入某种意识形态的陷阱不可自拔,最后不过耳食之辈,荼毒一生。这道,更不能悟,一悟就执,一执就迷,是名执迷不悟。换个思路,问问,这道成立的现实条件是什么?即文明成立的条件是什么?道不是什么死蠢之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其不同的结构和运动形态,是现实的,发展的,而在文明的角度,这道在其历史性时期有唯一性,对目前的人类来说有史以来这唯一性没有改变,即生命的全面量化,即这种量化必然结束的必然性,即“人”摆脱这种量化成为真正的人的必然性。

唉,清澈而愚蠢的人, 送你一句话:“参禅悟道假慈悲,无恶不作真修行。”可快些吧小傻逼、、


年轻的人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