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现役PT-76 1951年型水陆坦克
目前还有十多个国家在使用PT-76,其中越南的存量很大,在1996年有500辆服役,现在仍有300辆以上。

在二战后,苏联要求研制一种新型轻型坦克,配属侦察部队,要求能在几乎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跨越水域。在40年代末,各个竞标厂家生产了几种原型车。在这些方案中,最优秀的是隶属于位于列宁格勒的车里雅宾斯克坦克厂的VNII-100研究所的工程师N·Shashmurin,在基洛夫工厂的约瑟夫·科廷的初步监督下于1949-1950年设计的740工程。它的成功是由于设计简单,寻迹能力好,越野能力优秀以及创新的喷水推进设计。


1950年,基洛夫工厂制造了一辆原型车,完成测试后在1951年8月6日服役,被命名为PT-76,全名是Floating Tank-76(浮动坦克-76)。该车于1951年在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STZ)开始批量生产,并逐步进行改进。PT-76的第一个型号是PT-76 1951年型,苏联代号Ob'yekt 740。1951年型安装原始的76.2毫米D-56T线膛炮,采用多槽长炮口制退器,无炮膛清除器和炮管抽烟装置,从1951年生产至1957年。PT-76出口了安哥拉、柬埔寨和印尼等数十个国家。
它一般执行侦查和火力支援任务,主炮D-56T备弹40发,发射BM-354P高速穿甲弹(HVAP),在炮口处可击穿127毫米的均质钢装甲,在1000米可击穿50毫米。BK-350M高爆/破甲弹可以击穿280毫米;副武器起初是7.62毫米SGMT同轴机枪,在1967年换成PKT同轴机枪,两者的备弹都是1000发。车辆采用扭杆悬架,内部从前往后分为驾驶舱、战斗舱和动力舱。乘员3人,分别是司机、车长和装填手。车长兼无线电操作员和炮手,降低了作战效率。车长和装填手分别坐在炮塔的左和右侧。

PT-76的装甲是均质冷轧焊接钢,厚度如下:炮塔正面为35°的20毫米,炮塔侧面为35°的16毫米,炮塔后面为33°的11毫米,炮塔顶部8毫米,车体首上为80°的10毫米,首下13毫米,侧面14毫米,后面7毫米,底部5毫米;防护足以抵御7.62毫米弹药或小型炮弹破片,不能防御12.7毫米弹药或大型炮弹破片。底盘离地间隙370毫米,油箱容积250升,行程370-400公里,加挂副油箱后增加到480-510公里。
其动力是代号V-6的直列6缸柴油机,最大输出240匹马力(hp),功重比16.4马力/吨,最大公路时速44公里。坦克尾部有2个带有可旋转的挡板的喷水推进器,入水口在车体下方,最后一对负重轮上方两侧还有2个辅助入水口,车头有可折叠的防浪板,最大水上时速10.2公里。
1964年,美国以未公开的方式获得了一辆PT-76,于2月送往美国陆军坦克与机动车辆中心测试,测试结果被认为不如美国坦克。


越南近几年为较新的PT-76升级了光电设备,包括激光测距仪等。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