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恶魔——心病毒
今天介绍的病毒是心病毒(Cardiovirus),这是一种可以感染心肌细胞的病毒。
简介

心病毒是小核糖核酸病毒家族的病毒,脊椎动物是这些病毒的天然宿主。
目前,心病毒有六种:心病毒A、心病毒B、心病毒C、心病毒D、心病毒E、心病毒F。心病毒A仅由一种血清型构成,即脑心肌炎病毒(EMCV)。心病毒B由四种病毒组成,它们在血清学上很可能是不同的。这些是泰勒鼠脑脊髓炎病毒(TMEV)、维柳伊斯克人脑脊髓炎病毒(VHEV)、泰勒样鼠病毒(TRV)和萨福德病毒(SAFV)。在这4种病毒中,只有VHEV和SAFV被认为能引起人类感染到目前为止,心病毒C只在褐家鼠中观察到。
结构

心病毒是无包膜的正义RNA病毒,具有二十面体或球形几何结构,直径约为30纳米。基因组是线性和非分段的正义RNA,长度7835 bp(脑心肌炎病毒EMCV Ruckert毒株)。心病毒的二十面体衣壳由60个原体组成,每个原体包含4个多肽:VP1、VP2、VP3和VP4。在病毒的衣壳内有一个线性的、正义单链RNA。这些基因组的非翻译区域对DNA复制非常重要,其中5'侧的非翻译区域是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的位置。
复制周期

病毒的复制在细胞质,进入宿主细胞是通过病毒附着到宿主受体,介导内吞作用。复制遵循正义RNA病毒复制模型。正义RNA转录是病毒转录的方法。翻译通过−1核糖体移码阅读、病毒起始和核糖体跳跃进行。病毒通过裂解和病毒孔蛋白离开宿主细胞。人类和脊椎动物是自然宿主,传播途径为人畜共患病和污染物。
基因组的3'端编码一个polyA尾,而5'端编码一个基因组链接蛋白。该属的一个独特特征是存在L*蛋白(18kDa)。它是由多聚蛋白的框架构成的,存在于TMEV DA亚群中,它被发现对病毒的发病机制很重要。
就心病毒A而言,该病毒可导致脑炎和心肌炎,主要发生在作为自然宿主的啮齿动物身上。这种病毒由啮齿动物传染给其他动物。在猪和大象中发现了严重的流行病
心病毒的复制依赖于一种称为心病毒顺式作用复制元件(CRE)的结构化RNA元件。
疾病
人类心病毒于1981年首次分离出来。此后,在北美、欧洲和南亚又发现了另外7株分离株。它们与胃肠炎、流感样症状和非脊髓灰质炎相关的急性弛缓性麻痹有关。人类首次感染心脏病毒是2007年在一名婴儿的粪便样本中发现的,该婴儿正在经历不明原因的发烧随后,该病毒以首席研究员莫里斯·萨弗德·琼斯的名字命名为萨弗德病毒
从人类分离出的其他致病性心病毒包括锡尔-达里亚谷热病毒(SDVFV)和维柳伊斯克人脑脊髓炎病毒(VHEV)。
与心病毒相关的疾病包括:心肌炎、脑炎、多发性硬化症和1型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