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严厉反击,美方不会感到痛!中方依法反制快准狠,美开始降温了
不进行严厉反击,美方恐怕不会感到疼痛,中方依法反制可谓快准狠,拜登政府终于开始为“气球事件”降温了。
在最初保持了高度克制,并且再三对美国方面发出警告后,中国对于美国的耐心似乎终于到了一个临界点,中方开始了对美国的反制措施。2月15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透露,中方将依法对损害中国主权、安全的有关美国实体采取反制措施。虽然中国外交部没有透露具体的制裁对象,但中国外交部的发言已经表明,中国不打算对拜登政府继续隐忍,下一步将会有相关的美国企业和实体来承担中国反制的代价。对于拜登政府来说,中方的反击可谓是又快又准,恐怕出乎他的预料。

拜登政府之所以不断地借助“气球事件”借题发挥打压中国,一方面是试图通过对中国施压的方式,在未来的对话中提前占据有利位置。另一方面,恐怕是想借助这个事件抹黑中国的名誉,从而拉着盟国一起加大对华打压的力度。但除去这两个理由外,拜登政府似乎也认为在这方面进行挑衅,不会遭到中国的有力回击。也许拜登政府以为,中国只会在口头上做出回应,而不会做出实际的行动来反击美国。但中方显然很清楚,不把美国打疼,美国方面必定不会收手,只有让美国也付出代价,才能停止华盛顿无休止的挑衅。而针对美国的相关实体企业进行反击,这堪称一招妙棋。

虽然中方暂时还没有透露打击对象,但中方的反制对象很有可能是和相关军事行动有关的美国公司,至少可以预计一些军火公司,以及提供原材料和制造、销售服务的上下游企业都可能被影响。中方如果扩大制裁的范围,对可能涉事的美国公司进行制裁,无疑会让一批美国企业因此受到损失,对于拜登政府来说,这就意味着中国在捅他的票仓。那些因为中国的制裁措施而付出经济代价的美国企业,将非常容易地找到自己的抱怨目标,他们将直接把批评的矛头对准拜登政府。因此,在美国总统拜登看来,中方的反制可谓是打到了他的死穴,他也许不是特别担忧中美关系重新保持紧张,但他对于中国打击美国企业的行为,恐怕是会十分担忧的。而在中国的反制面前,拜登政府似乎胆怯了,美国方面终于出现了为局势降温的信号。

当地时间2月14日,美国白宫发言人约翰.柯比表示,此前美国军方在北美空域击落的三个“不明飞行物”,它们都可能“与商业或研究实体有关,因此是无害的”。同日,美国福克斯新闻网公布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消息,那就是美国政府初步调查后认为那三个飞行物都可能来自于“二手车市场的气球”,或商业企业发射的飞行器。说白了,美国军方大张旗鼓击落的飞行物,可能只不过是一些二手市场上放飞的廉价飞行物品。不得不说,这个结论对于拜登政府而言是非常尴尬的,如果承认这几个飞行物和军用没有一点关系,那么拜登政府也就不得不承认美国方面过度反应了。毕竟F-22战斗机进行一次飞行,花费的油料和后续维护就需要几十万美元,再加上击落三颗气球的AIM-9X“响尾蛇”导弹的造价,美国政府花了一大笔钱只是打下了几个毫无意义的普通气球,这显然有些尴尬。

然而,现在拜登政府或许也顾不上这些尴尬了,因为如果美国方面再不为局势降温,那么他们可能要承担更为严重的后果。事实上,中国方面对美国的制裁是一回事,而中美关系的持续低落,导致后续两国的合作受阻,这可能是更大的问题。对于拜登政府来说,即使他们再怎么讨厌中国,但也必须承认现在的美国离不开中国,而中国的反制也有能力让美国付出代价。现在看来,在继续激化局势和释放缓和信号找台阶下之间,美国政府可能会偏向于后者,无论如何,这是一个不那么糟糕的决定。2月15日,美国常务副国务卿谢尔曼就表示,尽管中美两国近期因为个别问题而发生争端,但美国仍将努力与中国保持联系。如此看来,美国方面终于感到了畏惧,其围绕着“气球事件”的挑衅或许不会持续太久。然而,如果拜登政府还是不满足于这个结果,想要继续借题发挥挑衅中国的话,那么中方也奉陪到底,而且必定会持续到把美国打疼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