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资笔试】3分钟学会中学数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要从三个方面来写: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____的学习,学生可以认识/掌握/理解/获得_______(具体的知识);
【模板】通过学习学生可以认识集合之间的基本关系,能够用集合来表示具体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_____活动/经历_____过程,培养了____的能力,掌握了______的方法。(动手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意识以及学科核心素养6个+10个词语);
【模板】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或小组讨论的过程,能够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公式的推理过程,学生能够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____知识的学习/通过_____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认识到数学美等。
【模板】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勾股定理,进一步体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渗透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的思想,提高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对数学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从学科知识系统而言,重点是指那些与前面知识联系紧密,对后续学习具有重大影响的知识、技能。从文化教育功能而言,重点是指那些对学生有深远教育意义和功能的内容,主要是指对学生终身受益的学科思想、精神和方法;从学生的学习需要而言,重点是指学生学习遇到困难需要及时得到帮助解决的疑难问题。
教学难点(简称为难点):是指那些太抽象、离学生生活实际太远的、过程太复杂的、学生难于理解和掌握的知识、技能与方法。我们常见的公式定理的推导过程/实际的应用过程就是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____学生能够掌握____(知识与技能目标)
【模板】通过对梯形的学习,掌握梯形的性质。
本课的教学难点:通过____发展/提高学生____(能力)
【模板】通过诱导公式的推导过程,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模板】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利用幂函数的性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
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引导启发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自主探究法。
【模板】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渗透自主探究法、小组讨论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