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
合理分配时间,发现美好生活=吸烟有害健康
“合理分配时间,记录美好生活”这是抖音的广告语,那么我为什么会将这两个等同,且听我细细道来。
事情的开始是,在刷抖音发现有博主在推《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这部纪录片。好奇心促使下,我去看了看。没看完,看了一小部分,想写下我身边的“智能陷阱”的真实状况。亦或者,是我们许多人真实的写照。
想象一下,清晨醒来,第一件事是开手机的哪个软件。我自己是刷抖音,大约十几分钟。然后,起床吃早饭。吃完饭,学习。虽然说学习,但可能学了一个小时,玩会手机奖励自己一下。刷刷抖音,一上午过去了,真的会上瘾。下列数据是我随便截的图,莫要太在意,这就是抖音人的自觉。
而在当下,我相信像我这种抖音人并不少。朋友@的视频,每一个不可错过的热点,时不时看看帅哥美女。但最主要的还是个性化推荐,针对群体不同,推送不同内容。每一次的不感兴趣,都是让我能够更精准的被推送。在我们填的个人信息中,有你的学校、工作、年龄等,比如我的抖音多半是帅哥美女、美食、宿舍好物推荐、考研等,多半是和学校相关。
在纪录片里有句话叫做:“如果你没有花钱买产品,你自己就是产品。”(If you are not paying for the product then you are the product.)其实,最开始我还没有理解。单纯的认为:我在抖音上没花钱,我怎么会被当做产品,这就需要联想到资本家投放的广告开始说起。
我们回顾一下广告的近些年历程,最开始的强制性穿插在电视剧中间的,以及电脑中乱七八糟的网页,都是投放给我们的广告,令人讨厌。因为,人们都不会喜欢看电视剧关键时刻被打断,网页中的广告经常找不到“❎”。后来,广告的演化方式变成了,告诉用户我在投放广告。但是,如果软件不收钱又没广告投放那它就是不赚钱的。既然没有选择前者,那我只能选择后者。这样部分用户会理解,也会觉得广告也不是那么的令人讨厌。以上两种,我愿称之为主观意识的广告。而现在的广告多半是非主观意识的,我理解为某某明星或者是短视频软件的开屏广告,以及穿插在短视频中间的广告。我的多半是某某小说,演绎的小短剧。内容丰富多彩,都可以去拍电视剧了。
那现在多半变成了博主带货,某某产品好用、某某健身博主方法好。大部分博主都是在用心的为自家粉丝挑选合适的产品,然后,流量越来越多。这就会诞生一个自媒体博主,但流量就意味着推广。还是希望博主们能接靠谱一点的广告,还是需要产品过硬,才能积累良好口碑。但其实,我们在某一视频下评论,某某产品更好用,我是某某肤质,我用的谁家的产品,像这种带有主观色彩的评论,可能也可以算做是广告。作为个体,我会觉自己只是说出了我认为的事情。亦或者有很多人一唱一和,来博取信任。
这便不得不提到信息,现在是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年代,但每天活在高浓度的信息中,我们真正收取到的有多少。手机让我们坐在家中 便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同时,短视频个性化推荐又让我们变的闭塞。我们一味地看自己喜欢的东西,真正的大事了解几件。
做博主很挣钱,可能很多人也都想投入到这个行业之中。其显著特点便是效果好,利润高。也有很多年纪轻轻通过做博主赚大钱的,但我想说的是,这并不意味着你自己有多大的赚钱能力,这是一波时代红利,需要思虑清楚再做决定。真正靠自己做出来的很少,没有营销团队,没有剧本,没有人设,很难立足下去。就算有流量了,也未必有合适的推广,还希望大家考虑清楚,再做打算。
上述现象的产生,最终都是资本家获利。人们从来想的是怎样赚钱,却忽视了所带来的后果。如果你是某APP的制作团队一员,你的孩子沉迷于此,无法自拔,作何感想?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就像之前的游戏,我发现让我更为上瘾的是短视频。游戏对于我来说,想停就停,但短视频不会。这也是近些年来,我觉得人文关怀软件制作最需要保存的东西,一个令人类无法忽视的东西。这个东西,大概是短期内无法更改的,希望大家可以改变自身。
这篇文章并不是说软件的不好之处,而是,我需要减少刷短视频的时间,来去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我也相信,不会只有我一个人这样。也希望大家能够重视起来:我们已经被类似的东西潜移默化的控制着。
阳光明媚,生而热烈。愿我们都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份光,发一份热。就令萤火一般,也可在黑暗中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