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转生变成史莱姆这档事后传 第二十章:探月工程
第四卷序章
时间:2373年4月9日夜
地点:联邦第一航天发射基地
事件:TY-4号火箭发射
指挥控制中心。专家团队和来来往往的技术人员们在等待最后的结果,屏幕上显示的时间已进入十秒倒计时。众人屏息敛声,偌大的室内读秒声清晰地回响。负责该项目的总工程师眼里布满血丝,站在屏幕前一动不动。
自从2370年那次载人登月之后,魔国联邦探月工程的每一次发射任务都以失败告终,如同遭受了诅咒。前几次都出现了不同的技术故障,导致火箭发射失败。今天TY-4号的发射是第四次尝试,发射前反复进行全面的检查,即使是一枚不起眼的螺丝钉都仔细检查过,各个团队都打包票这次绝对万无一失。
话虽这样说,但实际上大家压力山大,前三次发射失败造成了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国家财政每年几千亿的投入不是让他们专门拿来失败的。官僚们往往不愿意让大笔资金打水漂。上级已经下达通知,如果这次发射还是失败,那么从今以后,探月工程暂停,航天局的预算缩减,而且还要进行整改。
3、2、1,点火。
总工程师紧紧注视屏幕里的火箭喷出橘红色的尾焰,高温蒸发了发射平台储存的大量水体,翻滚出浓浓的白气。火箭以浩荡之势拔地而起,一飞冲天,在发动机的轰鸣声中加速升空、穿越云层。
总工程师默默地关注升空高度,500米…1000米…1500米…2000米。他呼出一口浊气,似乎发射成功,这次终于可以喘口气了,心里的大石头也能放……
“啊!”后方一声惊叫。
所有人急忙把视线集中在屏幕中火箭的位置,总工程师也不禁后退几步想看个清楚。
火光透过屏幕刺痛了每一个人的眼睛,于2401米的高空,TY-4号火箭发生爆炸,一团火球在夜空中格外清晰。
第四次发射失败。
不久后,中央下令,探月工程暂停。
总工程师深深叹气,如今航天领域的困境,与几年前轰轰烈烈的太空探索热潮截然相反……
2367年中,世界大战正打得火热,而魔国联邦内则是一片太平,人们并不那么担忧战争,因为战火永远不会延及国内。
自进入六十年代以来,魔国联邦全力推进通讯卫星组网,积累了丰富的空间技术经验与成果。在此基础之上,探月工程于2365年正式确立,力争在七年内完成一次载人登月。这两年发射了几颗卫星,并且逐步进行项目验证以达到可实现载人登月的水平。
航天局下辖的一个机构,负责操控在几天前成功发射的月球探测卫星。
由于已入夜,许多同事都下班了,控制中心只留下值夜班的技术员们。大屏幕上显示的是探测卫星在月球背面巡弋拍下的实时景象,月球背面可谓是壮丽的荒凉,只是初看的话兴许还很激动,看久了就十分枯燥乏味。
无所事事,技术组长便拿出手机来看,最近的热点新闻总是离不开两个话题:世界大战与经济危机。两件事都跟组长没有太大关系,战争打不到这里,经济危机也没有让他丢饭碗。网上有人说魔国联邦肯定会在不远的将来参战,可就算真的开战了也轮不到他这个连预备役都不是的人上战场,国家正在集结庞大的武装力量,由他们去打吧,这个强盛的帝国可没有虚弱到需要技术人员扛起枪。(虽然称作联邦,但公民一般认为联邦实质上是一个帝国)
点开一个视频,播放的是集团军演习的新闻画面,各类武器装备悉数亮相。组长不禁羡慕军方,如果国家能对航天领域多投资该多好,那些战争机器可不会创造什么好处,奔向浩瀚宇宙才应该是我们的梦想。
这时一个组员叫他:“组长,你看。”
组长收起手机,抬头仰望大屏幕,旋即露出疑惑的表情。
屏幕仍在显示月背的景象,但屏幕的左侧边缘出现了一片黑影,并逐渐占据屏幕画面的许多位置。目前该卫星位于月面上空100km左右,即便如此都能这般清晰醒目,说明那片黑影的占地面积很大。
“记录时间。”组长开始吩咐:“操作员,让卫星停止既定路线巡航,对那片黑影发射一枚探测器。”
在组长的指令下,一本档案被翻开新的一页,记录下时间:2367年6月6日22:45pm。
卫星发射了一枚小型探测器,径直向那片黑影坠落而去,随着距离的缩减,高清摄像头拍下的月面图像越来越清晰。
控制中心里,众人都不自觉地起立,眼前的这一幕让他们好奇也惶恐。探测器降落至距地面10km,传回的画面中,技术员们只看一眼就完全忘记了行动,全身一个一个地冒起鸡皮疙瘩,他们居然看见了一座巨塔,矗立在无尽荒凉的月球背面,黝黑的塔身被包裹在阴暗里。没有人说话,此刻一切语言都是无力的,所有人都紧紧地看那座巨塔,它好像已经在那里矗立了许多个世纪,古老而沧桑,当基轴世界的文明在互相厮杀的那些年里,它历经岁月而不被推翻。
但巨塔也只是大片黑影的一部分,随着探测器的焦点移至其他坐标,一座威严的城市出现在视野中,遥远,神秘,恍若神国。
镜头不停运行,下方的古老城市如画卷般展开,城市以巨塔为中心,从一些尚存的建筑仍可见其昔日的荣光,但大部分的建筑都已倒塌成为废墟。目视粗略估计,这些建筑的体积都十分巨大,连绵的建筑如同山脉,几千甚至几万米的锁链系在各个建筑物之间。
探测器仍在降落,却在距离月面9km的高空突然中断联系,最后传回来的画面貌似是一个巨大的广场,其正中央是一个看不懂的神秘符号。
“我们这是…发现了什么…”组长说话都颤抖了。
几分钟后,一封邮件发到航天局总部:“紧急通知!在月球背面发现大量建筑物!疑似外星文明的遗迹!”
几天后,国家航天局呈报中央的关于加快推进探月工程的申请获批,2368年航天局的预算大量增长。
计划确认,2370年,执行第一次载人登月任务。
凯瑟琳只看了一眼探测器最后传回的画面,就主动加入探月工程。
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几年,由于大陆各国的重建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利姆露对于航天领域的关注度基本没有,天天忙于政治经济的工作,于是探月工程的扛把子由凯瑟琳承担。
凯瑟琳顺理成章成为第一次载人登月的唯一人选,最重要的一个理由是完全不用担心她因为火箭故障而死,不管火箭是在大气层炸了还是在外太空炸了,她都可以自己优哉游哉地晃回来,还能顺便带回故障的一手资料。所以技术人员们不约而同地没有把宇航员的个人安危考虑进来,全心全意研制大功率推进力的运载火箭。
2369年末,作为项目可行性验证的一颗绕月卫星在环绕月球三周半后,国家航天局确信自己已经拥有执行载人登月任务的技术能力,不久后,他们发出通报:“载人登月任务按原计划执行,2370年1月11日开始。”
2370年1月11日,这一天比世人预想得来得早了些,从航天局首次发现月背的神秘建筑群以来,只过了不到三年,他们就要发射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载人登月火箭。
这一天,天气晴朗。在联邦第一航天发射基地,几十万民众把发射场外围得水泄不通,许多联邦政要、商界人士都被邀请前来观礼,记者们抢占各个机位,无数摄像头对准远处已经准备就绪的大型火箭。
运载车把垂直的火箭运至发射地点,固定架展开,露出洁白的箭身。
火箭头部的舱室内,穿宇航服的凯瑟琳坐在椅子上系好安全带,事实上她根本不需要宇航服,这次只是为了测试宇航服的性能,给研究者们留下资料。
进入发射倒计时,10、9、8、7……
凯瑟琳并无紧张情绪,反倒十分轻松,整个人躺在椅背。
辽阔天幕下,一阵巨大的轰鸣声从发射基地传出,瞬间响彻苍茫大地。
技术员用通讯设备传达信息:
“所有引擎运转正常。”
“航向正常。”
“发射升空,成功。”
无数目光注视下,火箭喷射着长长的烈焰,以浩荡之势拔地而起、一飞冲天。极目远眺,只见洁白的火箭划过天宇,犹如一支神箭,在发动机的轰鸣声中加速升空、穿越云层。
发射场外,当地群众和来自全国多地的游客,遥望着壮观的火箭升空过程,发出阵阵欢呼与赞叹。不止是他们,收看现场直播的人高达五亿,几乎是半个世界都在关注历史上的第一次载人登月。
随着火箭越飞越高,巨大的轰鸣声也渐渐远去。尽管肉眼已看不到火箭的身影,好多人还是不时抬头仰望火箭升空的方向。
火箭突破大气层,助推器脱离,继续飞往40万公里外,此时的月球,正在等候来自文明世界的第一次造访。
由于设计得太过生猛,火箭的速度很快,但在升空时,凯瑟琳承受的是超过10个G的加速度,这是普通人不可能承受的高压,必死无疑,正常来说火箭升空的加速度应该保持在4.5个G以下。那帮工程师的确是完全没把她当人看的,以后必须制止,不然换成普通人宇航员的话,分分钟出人命。
凯瑟琳通过舷窗回望行星,测算出火箭已与其超出十万公里的距离,也就是说,这里已是利姆露的感知范围之外,而他现在很忙,不会闲得没事把感知范围扩大到把月球包括在内。
而这正是她的目的,她需要一个不引起利姆露怀疑的方式离开行星,独自前往月球。如果是她单体突破大气层,利姆露肯定会立刻发现。
几年前,那张卫星传回的图片上有一个神秘的符号,所有人都不知道那是什么,只有凯瑟琳知道并一眼认出,可她并不声张,而是打算自己一个人上月球去探个究竟。
40万公里,对于凡人那么遥远。随着距离的靠近,月球在凯瑟琳的眼中逐渐变大,神秘的面纱脱落,一个荒凉的世界展现在她眼前,再无阴晴圆缺的朦胧美,而是坑坑洼洼的地面,灰黑的土质,无边的寂静。
箭体飞跃至月球背面,隐密在阴暗里。
通讯设备发声:“地面呼叫,请准备着陆。”
登月舱接近月面,调整自身位置,保持底座与地面保持水平,距离渐渐减短,引擎关闭,支架着陆,登月舱平稳落地。
“这里是月球背面,凯瑟琳报告,我已着陆,状态还行,反正你们也不关心。”凯瑟琳还是老样子喜欢开玩笑。
她从耳机里听见控制中心那边爆发的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隔着40万公里的距离,她也鼓起掌跟他们一起庆祝。
凯瑟琳打开舱门,月球的荒凉景象印入眼帘。
“我已出舱。”
她连舷梯都不走,一跃而下,刚准备行动,就想起自己身上安装了摄像机,此时此刻世界上有好几亿人在看着她,现在她作为第一个登陆月球的人,应该说些什么。
“这是文明世界对于未知宇宙的首次开拓,正因为全国家、各群体的共同努力,才有如今我们将宇宙划为新的边疆。”
这成为载入史册的一句话,只要历史不绝,凯瑟琳就会被记载为第一个进入宇宙、第一个登陆月球的英雄。
凯瑟琳朝前行走,宇航服的密闭性良好,但灵活性还需调整,这一点要在返回后向相关负责人提出。
她在登陆舱附近插上了一面魔国联邦的国旗,星环龙纹旗,以示魔国联邦的伟大成就。不仅如此,在登陆舱内,还携带了其他几十面国旗,返回后,这些国旗将被作为国礼赠给大陆各国。
插好国旗,然后是架设器材,收集月壤,凯瑟琳尽快把登月计划的内容完成。做完这些后,凯瑟琳把摄像机关掉,让地面的几亿人无法再知道她的行动。
“地面呼叫,什么情况?”耳机里传来声音。
“可能是延迟。”
凯瑟琳继续向前行走,月球的引力低于基轴世界,她适应的很快。由于潮汐锁定,月球的背面永远不对着行星,在这里抬起头,能望见的只有遥远的恒星。那么空旷的地方,有陨石坠落留下的环形山,还有断谷,凯瑟琳一直走,才在地平线上看见阔大的黑影。
一阵滋滋声后,耳机信号中断。果然不出所料,凯瑟琳一早便猜出这里存在一个范围巨大的结界,会阻断讯号。
脱下宇航服,她只穿了贴身背心和短裤,大片的肌肤暴露在真空中。
凯瑟琳开启万能感知,搜索范围扩张,广阔的月面地形被纳入她的脑海。她一跃而起,在真空中加速飞行,远方的黑影在视野里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庞大。
一座古奥而威严的旧城遗迹就坐落在那里,凯瑟琳减速,飞入城中,她四周眺望,这些建筑物巨大得宛如山岳,即使是已经坍塌的建筑也是残骸堆积成山。凯瑟琳落在地上,仰望它们,天空被高耸的建筑切割成几条线,她像是个蚂蚁爬行在遗落的巨人国度。
太大了,一切都是那么庞大,她望见一扇没有门板的门,门的高与宽皆是百米,门内是一种纯粹的黑,黑得仿佛是能够触摸的有形物质。那些还固执地矗立的建筑已经不多了,隆起的屋顶镌刻着狰狞可怖的巨兽,以及其他的繁复的浮雕花纹,有指向天空的长达数百米的锋利尖刺,每一座未坍塌的建筑都有这样一根尖刺,凯瑟琳以此想象这座城市古时的模样,必是放眼望去都是密密麻麻的尖刺,仿佛荆棘丛。
恐怖、阴森、奥秘、雄奇,这座城市的诡异风格让凯瑟琳感到熟悉又厌恶,让她回忆起了八万年以前的那些岁月,对,她又想起来了,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那个她与宿敌打得你死我活的时代。唤醒记忆的起点是那张卫星图片上的符号,她认识那个东西,太熟悉了,哪怕过去八万年她都忘不了。
她飞往城市的中心,高塔的所在地,向下一看,高塔旁边的菱形广场中就有图片上的符号,那个张牙舞爪的符号象征着一个凶悍的种族、一个曾经无比强盛却最终亡于内战的帝国。
神代,龙族,奥尔希维亚帝国。
2370年的载人登月是历史上的首次,却也引出了几个问题。
根据凯瑟琳带回的几件材料,研究得出结论,那座龙族的城市至少有110万年以上的历史。然而,按凯瑟琳的说法,可以确信,基轴世界上的龙族是在108万年前崛起并建立帝国的,那么,为什么在龙族崛起之前,在月球背面就已经存在有龙族的庞大城市了呢?这引发了一些人对于古老神代的重新思考。
2370年载人登月后,凯瑟琳转战核聚变技术研发,为什么那之后的每一次探月计划都以失败告终?如同被诅咒了一样,截至2373年4月,已发生4次火箭爆炸,最终探月工程暂停,多名航天局官员被问责。
以上这些事之间有什么联系吗?龙族到底从何而来?月球背面还有什么没被发现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