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层层恐惧重制版合集稿子

2023-08-16 12:10 作者:远师傅  | 我要投稿

Hello,大家好,我是远师傅。

提到走路模拟器,大家第一反应肯定是艾迪芬奇的记忆这类比较文艺的游戏,如果再加个恐怖游戏的标签,大家肯定会想到层层恐惧。

2023年6月16日,Bloober Team发布了这一经典系列的重制版。

这次的重制版,整合了原版一代、二代和遗产DLC,同时新增了画家妻子视角的DLC,这些内容通过新章节-灯塔-串联起来,无缝衔接在一起。最重要的是,游戏的台词和细节大改,有了不少新内容,使整个故事有了新解读方向。

在此之前,层层恐惧系列通常被看作,两位艺术家是如何在多重打击下变得魔怔的心理恐怖游戏,悲剧的根源是他们内心的执念。但在远师傅我三周目重制版,完成全收集、全结局后,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故事含有大量的洛氏恐怖要素,悲剧的根源是超自然力量。

接下来,听我慢慢分析。

首先,一代和二代的故事是真实的。为什么我要特地强调这一点?因为有些玩家一听说灯塔篇的故事是作家在灯塔中写小说,就以为画家和演员的故事都是作家编的,对整个系列失去兴趣了。在灯塔篇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些报纸,上面说作家写的是传记小说,而且,我们还可以在灯塔里找到与画家一家和演员相关的遗物。这两点直接说明画家和演员的故事是真的。

那第二个问题又来了,为什么这些遗物会出现在灯塔中?答案是老鼠女王带来的。老鼠女王最早为一代中的一幅画,这幅画通常被解读为具象化的心魔。因为画家发疯后总觉得家里又老鼠,但自己什么又都抓不到,于是画了这副怪异的老鼠人。在二代中,老鼠女王作为拥有超自然力量的生物登场,对演员和作家评头论足。

老鼠女王多次提到:“没有我,就没有你们。”也就是说,她暗中帮助了这些艺术家。至于帮助的方式,就有点扭曲了。画家和演员的人生转折点都来自火灾,而老鼠女王的能力之一就是操纵或者变成老鼠,她很可能制造了这几场火灾,把两位艺术家逼到疯魔。在二代中,当童年的主角迷茫时,更是有一大群老鼠围了上来,指导他要干什么。她帮助作家的方式比较简单,她把画家一家和演员的人生经历灌输给作家,操纵作家进行创作。

那第三个问题又来了,老鼠女王的目的是什么?在二代中,我们可以找到四个神秘物品,通过神奇海螺,我们可以听到四个物品发出的声音。这四个声音告诉我们一件事,这些不朽永恒的生命要维持万物秩序、完美的对称。

难道像电影养鬼吃人一样,有四位神之手控制着天赋极高的艺术家,迫使他们平衡某些东西,比如画家要在事业和家庭中平衡,演员要在詹姆斯和莉莉中间平衡,通过衡量这些东西来维持某种秩序,达到他们追求的宏伟目标呢?

当然,这么大的坑,还得等Bloober Team来填。

好了,一些大家可能会漏掉的细节和方便理解故事的前置条件都讲完了。在正片开始前,还请大家不要吝啬三连。

三二一,开始。

作家的故事

多年以后,我回到了灯塔。在这座灯塔里,我遇到了她,她曾让我拥有财富、名誉,现在她却夺走了我的一切,只留下痛苦与耻辱。我不知道她为何要玩弄我,但我回来了,我要夺回属于我的一切。

我与这座灯塔的故事得从十年前讲起。十年前,某个机构举办了一次写作大赛,主题是关于某个现代艺术史上最神秘和悲惨的人物,赢家可以来到灯塔中安心写作。有四百二十八份作品提交上去。获奖者令人惊讶,他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是个哗众取宠的恐怖作家。

这位作家是我。经纪公司给找了个人,我用他的名字提交了作品,赢得了比赛,来到这座灯塔进行写作。

这座灯塔又旧又破,到处都是灰,里面还有杀不完的老鼠。

一到这,经纪公司就给我打电话。他们提醒我,我签了合同,上面有具体时间表,要遵守它。

换句话说,催我动笔。

可在我刚准备打字的时候,隔壁却传来动静。

我忐忑不安地来到隔壁。墙上挂着的东西好像是噪音源,它被蒙住了。

揭开布,那幅画有一瞬间好像变了。

我害怕,给儿子打了电话。

他很好,虽然残疾,但是能自理,也在按时吃药。他问我适应环境吗,什么时候能看到我写的新书。

我想了下,为了不让他担心,就没给他说闹鬼的事。

简单聊了下后,我回到了房间,开始创作那本关于画家的杰作。

画家的故事

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画家回到了他熟悉的宅子。

他迷茫、孤独、无助。对他来说,还有挽救的办法,完成他一直真正渴求的珍宝,完成那幅让他家破人亡的杰作,只要完成它。

这位画家从小瘸腿,走起路来一瘸一拐。但腿上的缺陷,并不能影响手的发挥。他在绘画方面天赋异禀,从小刻苦训练,基础扎实,成人之后凭借一幅“穿黑旗袍的女人”闻名艺术界。评论家声称他是当代达芬奇,他的画巧妙地结合了现代技巧和文艺复兴的风格。

这幅画的灵感就是他深爱的妻子,一位天才音乐家。她只用一场表演就征服了所有评论家,被赋予天才级多乐器演奏者的称号。之前对她有过一些轻蔑言论的评论家,都愿意收回他们的话。

两位郎才女貌的艺术家无疑是天造地设的一对,自然而然地组成了幸福美满的家庭。经纪人为画家揽下了无数委托,妻子应邀到处演出。

事业与爱情的丰收,让画家感到前所未有的幸福。好上加好的是,妻子怀孕了。她本来没有生育能力,得知怀孕后欣喜若狂,和丈夫一起搬到了新房子,买下来大量的育婴用品。画家还和她开玩笑:你是把整个商场买下来了吗?

伴随着女儿的出生,画家短暂地度过了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

不久之后,他的创作陷入了瓶颈,整日把自己关在工作室里创作。仆人不准进入、妻子不准进入、女儿不准进入,谁都不准打扰他。他与家人的沟通越来越少,少到靠传纸条沟通。最后,夫妻双方决定找个时间好好谈下。画家当然没有履行约定,依然在工作室里画画。

之后,妻子应邀去当地新开业的百货商场表演,因线路问题发生了一场火灾。妻子被重度烧伤,虽然活下来了,但是身体大面积烧伤。

画家为她到处求医,但没能找到治疗的方法,只能在信上愤怒地写下庸医。

妻子毁容了,手指被烧变形了。她失去了美貌,也失去了才华。两样她最引以为傲的东西都消失了。她整日把自己锁在家里,不愿让别人见到自己的脸,撕毁了丈夫的成名作。她晚上也会重新拿起小提琴,重新练习。练习的结果就是像死猫嚎叫。在丈夫的疏远和火灾的打击下,她精神开始失常,经常会怪笑。

同时,画家在工作压力和妻子不正常的影响下也开始失常,他的画逐渐变得抽象、扭曲。这些画不被大众待见。有些客户拿到成品后,更是直接破口大骂。那幅著名的娃娃脸更是让他的名声一落千丈。

画家的生意越来越少,生活越来越拮据。

他在想办法找生意,他的经纪人也在想办法。经纪人为他找了个画小红帽插图的简单活,但他画出来的画却血腥无比。这些邪典插画看得经纪人想与他绝交。

作家的故事

打雷了,写了这么久,是时候该休息下了。

这已经是第三次延期了,如果第四次延期,他们就会找人替代我。还是得快点写。

在我思考的时候,窗户被风吹开了;在我关窗的时候,灯开始闪烁。这里就像闹鬼了。我害怕,我无法写作。

我打电话给儿子,但停电了。

这时一个身影闪过,她说她能给我灵感,把我推向世界,就像帮助画家、音乐家和演员一样,我不需要知道如何帮,只需要选择接不接受。

我重启发电机,来到了挂画的房间。墙上的画作已经变成了丑陋的老鼠女王。我选择接受她的帮助。我靠近那幅画,听到了她的低语:完成了。

现在我倒要看看,她给我的灵感能让我写出什么东西。

画家的故事

经历了事业和爱情双失败,画家开始与妻子大吵特吵,吵到邻居专门给他们写信警告。

关于家里的照明他们能吵起来。一开始,画家为了不让妻子感到害怕,把家里的壁炉和蜡烛全都换成了电灯泡。后来,他觉得妻子过于神经质,他整夜画画需要温暖的火光。自己开始点火,故意让她知道,激怒她。

关于老鼠他们能吵起来。画家总觉得家里有老鼠在奔跑,啃他们的食物,啃他定做的假肢,啃他失败的画作,啃百货商场的电线,啃出了火灾,啃出了他失败的人生。他在家里布置了大量的捕鼠夹,却抓不到老鼠。他三番五次叫来除虫公司,除虫公司多次跑来却没发现老鼠,最后警告他不要无理取闹。有次,他在工作室里发现了一只死老鼠,怒斥妻子把老鼠放进来。(为什么我会写这个?难道这就是老鼠女王成就画家的方式?用老鼠把他逼疯?)

关于女儿,他们吵得最凶。画家强迫女儿学习绘画,妻子强迫女儿学习音乐。她的音乐和绘画成绩相当好,其余的成绩稀烂。在女儿过生日的时候,画家甚至会忘记女儿的生日。当女儿生活出现困难的时候,他只是送了件礼物,接着就把自己所在工作室里。妻子指责他,他们的女儿不需要一堆破铜烂铁,她需要一个父亲。

之后的画家终日与酒精为伍,对妻女实施更残酷的家暴。甚至更家里的狗对着叫。“叫什么叫,我也能叫。但你会画画吗?不会?我也不会?”

家中的仆人受不了这种扭曲的家庭氛围,走了一批又一批。

最终,在一次大吵过后,妻子抹了抹眼泪,把女儿哄上床,找了把锋利的刀,然后把自己反锁在浴室里。等到画家撞开门的时候,妻子已经死亡。

深爱之人的去世,让画家的精神状况更不稳定。

根据他的经济和精神状况,法院剥夺了他的抚养权。

无法接受这样的判决,画家甚至跑到孤儿院抢回女儿。警察当然不会顺着这个疯子来,把女儿带回了孤儿院。画家被拷上手铐的时候,还在喊着:“求求你们了!除了她我已经一无所有了!”

画家失去了一切,他迷茫、孤独、无助。对他来说,还有挽救的办法,完成他一直真正渴求的珍宝,完成那幅让他家破人亡的杰作,只要完成它。

他用妻子的皮作画布,用骨头磨成粉作底色(这骨头既可以是妻子的尸骨,也可以是画家瘸腿的断骨,写得模糊能增加读者讨论度,她给我的灵感确实好),用妻子的血液做颜料,用女儿的秀发作笔刷,用手指作最后的润色,妻子的眼睛则作为欣赏画作的观众。

 

终于,画家完成了那幅的杰作,那是妻子烧伤前美丽的面容,但她立刻崩坏,幻化成烧伤后的模样。他再次崩溃,把画扔到了二楼的杂物室,里面满是失败的画作。这只是无数轮回中的一次,他又回到了画室,再一次拿起她的画笔。(这个结局是不是有点太故弄玄虚了,读者可能会觉得讲来将去没个结局。)

终于,画家完成了那幅杰作,他明白如果一个人没有经历过打击、磨难和痛苦,就不可能创造出艺术,真正的艺术。他终于明白了,妻女只不过是他成功之路的障碍,不疯魔,不成活,抛弃他们,只有描绘自身,才能画出旷世巨作。(这个结局虽然是他的真实结局,但恶无恶报是不是不那么有积极意义?)

终于,画家完成了那幅杰作。圣洁的妻子抱着刚出生的女儿,这才是她们本来的样貌。但现在又有什么用,一切已经无法挽回了。他认清了现实,但无法放下对妻女的思念与愧疚,抱着这幅杰作,来到杂物间,推翻烛台,在烈焰中完成了赎罪。(这些结局都挺不错的,到底哪个才是读者喜欢的?算了,不管了,把这些全都寄给出版社,让他们决定。)

女儿的故事

现在我的灵感远远不断,要写更多的书还债。画家的女儿是个不错的切入点。

小时候,我睡不着,经常听着父亲吼叫,对着母亲吼叫,对着另一件失败的作品吼叫。后来,他的吼叫成为了我的催眠曲。再后来,我被法院判给了孤儿院,被柯尔斯坦夫妻抚养成人。有人说,疯狂流淌在我们家族的血液里,我不信,我要打破这个说法。

成人之后,画家的女儿回到了童年的宅子。她这次回来就是为了证明自己没有家族遗传精神病。

这座宅子虽然已成废墟,但行走其中,无数的记忆重新浮现在女儿的脑海中。

在厨房里,女儿心爱的大狗不小心被困在了储物室,无助地狂吠。父亲控制不住自己失控大吼,但看到女儿在哭泣的时候,还是不情愿地收起声音,拎着项圈,把狗丢了出去。

在曾经堆满捕鼠夹的杂物间里,女儿不小心把自己关在里面,父亲听着杂物间里地动静,以为自己终于抓到老鼠了,吼着要杀掉长毛的杂种。女儿在里面害怕地锁上了门,父亲在外面发疯了一样撞门。

母亲被烧伤后,她喜欢来到地下室演奏钢琴。在她去世后,父亲抑制不住自己的思念,经常来到地下室弹奏她最喜欢的乐曲。他是如此的悲伤,沉醉在回忆中,忘却了现实,忘记了女儿就在身后看着他。

在父母的卧室里,她还记得母亲被烧伤折磨得呻吟不断。药物根本没有任何作用,唯有奏鸣曲能让这位曾经的天才级多乐器演奏家感到一丝轻松。

在放满失败画作的房间里,她还能隐约听到父亲跪在无数母亲的残容中放声大哭,折磨着自己。

她还记得父亲多次斥责自己,小马不应该是粉色的。

她还记得,父亲强迫自己学习绘画。自己愿意画富有活力的夏天,父亲却让自己选择更加凄美,更有故事的秋天。她用褐色,画了一座屹立在寒秋中的小屋。很好,但还不够,天空需要更暗一点。她用灰色,画了下雨的秋天。懂了吗?我们认为理所应当的东西都是短暂脆弱的。她又加了只小马,这是她数不多的自由。顺便提一嘴,我们的小马不喜欢这样的天气,应该要温暖一点。她用红色颜料给画作升温。这就对了,光芒洒向大地,越来越温暖,直至燃烧一切。这是一个悲剧,但是美丽的悲剧总比平凡的存在要好些。火灾对他来说,也是不可恢复的伤口。

她还记得,父亲给她画像。用残酷的童话,恐吓自己,强迫自己看着他,扮演完美模特。但他画中的自己面容忧愁。对他来说,画布只是现实的苍白反映,他看不懂世界,除非通过画布。只有看到画上的女儿,他才意识到自己对女儿造成了多大的伤害。

她还记得母亲教自己学钢琴,自己每个音都不对,父亲还在画室里发牢骚,母亲把每个键都画上蜡笔。如果自己弹对了,父亲就会赞扬,自己血液中流淌着家族的天赋。如果弹错了,父亲就会斥责,不会弹就不要弹。

她还记得当父母吵架的时候,是scooter先生驱赶走自己的恐惧。

她不记得什么时候开始,父亲称呼自己为公主,也许是母亲去世之后。

她只记得最后一次父亲称呼自己公主。

她明白了父亲的表达一直都是有缺陷、误导性的,他也是真爱过母亲。

女儿找到了父亲留下来的遗嘱,他把之前的遗嘱作废,把所有的财产都留给女儿,一切都放在那个上锁的房间里。

 

真的有人会原谅这种父亲吗?大部分读者会更倾向母亲吧。我要重写一个版本,小说的大体结构不变,但有些细节要改一下。

当女儿做模特的时候,自己总是忍不住往别处瞟。最后父亲粗暴地说:“因为公主无法停止焦虑,她已经被邪恶的女巫手下打败,拖入了黑暗之中,再也没人见过她。”女儿觉得都是自己的错,自己只要不动就行了,自己是他最大的失败品。

当女儿绘画的时候,她选择了蜡笔。父亲强迫着女儿选择水彩画,用血腥的童话恐吓他,用语言责骂他。最后,女儿被骂哭了,她觉得父亲并不想要小孩,自己从未被认可,他只想要一位继承人。

当女儿处于scooter先生保护下时,也会听到不一样的对话。

她记忆中家人最后的话语不是父亲的,而是母亲的。

最后,她来到了放着遗产的房间,她不想继承这遗产,但她还是继承了父亲身上的某些东西。

 

不不不,这个结局也不好,过于刻意了。我是优秀作家,我需要一本合情合理、看了能让人后背发凉的恐怖小说,结局应该这样写。

女儿找齐了家中童年自己留下来的画,但这些画上都有不协调的黑线条。她不明白这是什么,但当她把这些画贴到画室墙上的时候,就明白了。

这是自己的脸,关上灯,这些画上显现出了一幅地图。画室里有个密室,里面放着的是画家留给女儿的真正遗产。

音乐家的故事

关于这个悲剧,我用画家的视角描述写了本《杰作》,又用她女儿的视角写了本《遗产》。最后,我还可以用她爱人的视角再写一本小说。

年幼时,当音乐家第一次把她那胖乎乎的小手指按在光滑冰冷的琴键上时,听到了行为的直接反馈,然后感到了兴奋,纯粹的满足感。她明白了,无论如何都不能放弃音乐。

后来,音乐家与画家结婚,生了个女儿,短暂地度过了一生中最幸福地时光。

不久之后,她应邀到百货商场进行演出,发生了一场火灾,(这火灾多半是老鼠女王搞的鬼,绝不是意外)。在火灾中,音乐家慌不择路,坠入电梯井,摔断了双腿。虽然她救出来了,保住了性命,但是全身被大面积烧伤,不仅毁容了,手指也被烧变形了。

在后续的治疗中,医生给音乐家开了大量的吗啡、鸦片酊止痛。只可惜她身上的烧伤面积之大,这些药物根本没有任何作用。每次她的伤口折磨得她痛苦不堪时,唯有优雅的古典乐能让她感到一丝轻松。

火灾过后的音乐家,下半身瘫痪。她在家里靠着轮椅行动,不论是移动,还是干活都不轻松,仿佛有铁链拴住了她,把她拴在曾经温馨舒适的家里。

家已经变成了她的牢笼,而且这座牢笼在逐渐变小。她患上了幽闭恐惧症,经常用尺规丈量屋子,坚信这座房子在收缩,让她窒息。有次,卧室的门被卡住了,她开始尖叫,求人来打开它。过了半小时才有一名女仆来。她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想待在能掌控一切的小房间,但又无法忍受呆在不能离开的房间。

音乐家认为所有人都觉得自己没用,如果自己能重新演奏,大家就会重新重视她。练习成就完美。于是她每晚都会拿起小提琴练习,但她忍受不了握弓的疼痛。练习的结果显然不好,画家称其像病猫被慢慢地掐死。她做不到演奏,但还是要强迫自己练习,伤害自己。

美貌和才华,总有一个东西能恢复。事实是两样都恢复不了。不接受这个现实的音乐家陷入了消极之中,精神进一步失常,时不时发出畸形的咧嘴笑和紧张的叫声。

画家真切地关心她,要为她找最好的医生来家里给她治疗。但她坚决反对,身为完美主义者,她不想让陌生人看到自己丑陋的面容。她告诉丈夫药物有用,病情·在好转,只要两个人在一起,只要有爱,不需要医生,她的病也会痊愈。

画家受不了这种荒唐的想法,他要工作赚钱、要照顾女儿,还要想办法在爱人不愿意看病的情况下治疗她,自己一个人承受不了这么多。

在多重压力和遗传精神病的影响下,画家也开始发疯,整天酗酒,把自己关在工作室里创作,跟音乐家吵架。

容貌对音乐家来说很重要,她觉得丈夫用看怪物一样的眼神看自己,都是因为自己毁容了。

音乐家能写字之后,与闺蜜和医生倾诉。她依然觉得下床困难,不是因为疼痛,而是不知道意义何在,自己活着的意义是什么。自己应该被囚禁在这座房子里,她不知道自己能给外面的世界带来什么?

她也注意到了自己的女儿更愿意陪在父亲身边。她能接受自己在画家眼中是怪物,但不能接受在女儿眼中也是怪物。医生和闺蜜告诉她,不要强求女儿和自己呆在一起,顺其自然更有利于她的成长。照顾女儿可以说是她唯一能做的事。于是她开始和画家争抢女儿,强迫她学习音乐。女儿画中幸福美满的家庭变成了两个疯子在争抢一个小孩。

音乐家的情绪越来越神经,给画家的打击也越来越大。有天早晨,画家从画室走出来,问她今天感觉,然后她就失控和画家吵起来了。医生和闺蜜告诉她,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女强人,一个让家中维持着烟火气的女人。画家需要一个避难所,一个可以依靠的人。她知道这些道理,但振作不起来。她想不到为什么会有人爱他、仰慕她,寻求一个既没有美貌、又没有才华、还不能做家务的女人的陪伴?

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外人告诉她,自己不再完美。

医生的信上说,她活着就是不幸中的万幸,不要妄想着能恢复到从前的完美,要学会接受现实。

身为完美主义者,她的一生都被告知要追求完美,可她的身体、她的人生都像碎掉的镜子,无法还原了。

既然不能保持完美,那也没必要活着了。

 

算了,虽然我不能改写现实,但我还是能在小说中给她一个好结局。

作家的故事

在完成画家的传记小说后,我凭借这三本书成为了顶尖小说家。这三本书不仅让我名利双收,更是让一些艺术家做出人生中重要的决定。

当然,这成功是与老鼠女王交易得来的,代价沉重。她想办法让我在这十年中欠下巨额债务,让催债公司带走了我的宝贝儿子,

我尝试过威胁催债公司,让他们放了我的儿子。他们只是轻蔑的回了一句:“文字对我们没用”。

最终我回到了座灯塔,继续写作,任她摆布。

起初我不知道要写些什么,毕竟当初的灵感全是老鼠女王给我的,直到我在灯塔里发现了一样东西——奥德赛号的残骸。

据报道,这艘顶级邮轮上发生了火灾,导致锅炉房爆炸,破坏了船体结构,导致沉船。至于为什么海底残骸会到灯塔里,应该跟老鼠女王脱不了干系。

最近有部电影,讲的是这艘船上的故事。主演在拍摄中多次失控,我已经猜到为什么了。就拿他的故事做小说蓝本吧。、

演员的故事

怎样才是真正的演员。贝恩斯就是个完美的例子,他能做到千人千面,用非凡的演技让观众完全忘记舞台,沉浸在他的表演中。

一位暮年顶尖导演看中了这位顶尖演员,要和贝恩斯在一艘远洋客轮上拍摄他的封山之作。

拍摄前,有不少关于贝恩斯私生活的谣言传出。这位演员有时会把自己一个人锁在房间里,又是哭,又是笑的,一连这样好几个小时,外面的人都能听到他说话。但当他人打开门后,却发现里面没有其他人。

正如评论家所言:“伟大的艺术家很少过平凡的生活,忘我地扮演角色会迷失自我。我们不能忘记伟大地艺术需要付出沉重地代价。”

这一怪异的行为并没有让导演放弃用人,很快剧组上了船,开始拍摄。

因为是征用客轮,在非拍摄期间,游客还是能在船上自由走动。有不少粉丝想要一睹贝恩斯芳容,其中一位女粉丝见到了他,但被他塑造角色时忘我的表情吓到了,打了退堂鼓。

船上大部分游客还是不关心明星的。这部分人经常抱怨剧组占位置,演员晚上哭闹着塑造角色打扰他们休息。

速战速决当然好,导演也不想打扰游客,但是拍摄出了问题。贝恩斯的童年经历和剧本高度重合,在演戏过程中,他无法做到忘我,塑造出来的角色与导演的要求相去甚远。

虽然经纪人、导演、贝恩斯都不愉快,但合同已经签了,戏还是要继续拍的。

现在,开拍。

 

詹姆斯·贝恩斯和莉莉·贝恩斯出生在一个贫穷的街区。

他们的父亲老贝恩斯是位士兵,一直在前线作战。后来他在战场上失去了右眼,负伤归乡。本来贝恩斯是回来享福的,但却得知了一个噩耗——妻子去世了。

早在贝恩斯回来前,妻子就给他写了封信,说之前生女儿莉莉的时候留下了并发症。虽然医生认为她有能力再生一个,结果在生儿子詹姆斯的时候,并发症发作,去世了。

如此大的变故,让老贝恩斯非常恨新出生的儿子——詹姆斯,每当他烦躁的时候,就会把气撒到儿子头上。每次詹姆斯被骂,莉莉就会护着弟弟,反骂父亲才是冷血无情的独眼废物。

伤老伯恩斯心的不只是姐弟俩,还有政府。他被邀请参加表彰大会,本以为会拿到丰厚的奖金,没想到只有一枚银色勋章。

身为残疾老兵,老贝恩斯找不到工作,苦苦哀求之后,才找到个管理电影院后台的工作,主要任务就是负责播片和整理内务。

那个电影院很小,座位没几排,装修差,还有火灾隐患,来得人少,工资也低。

为了提升客流量,电影院老板引进了美国好莱坞大片《黑色流浪者》。老贝恩斯能否保住工作,取决于这部电影是否赚钱。

两个孩子经常跑到电影院的阳台上,看这部电影,幻想自己能成为电影中的海盗,四处冒险,大战海怪,寻找金银财宝。

电影院的阳台不稳定,老板没钱修。每次孩子们跑去看电影的时候,阳台老是发出嘎吱声。顾客总是担心它会掉下来,砸到自己,上座率也就低了。老板一看投诉,气不过,就把老贝恩斯骂了一顿。他也气不过,就把姐弟俩骂了一顿。

之后,每当阳台发出嘎吱声时,老贝恩斯就会跑回家里,看姐弟俩在不在。这个时候,姐弟俩就会顺着通风管道爬回家中。

如果回晚了,肯定免不了一顿骂。姐姐肯定会护着弟弟,她让弟弟躲在一个大箱子里,装作只有自己一个人去看电影。父亲在外面打着姐姐,弟弟躲在箱子里哭。渐渐的,箱子里黑暗的环境让他感到十分安心,养成了到哪都要带个大箱子的习惯。

贝恩斯的工资不高,生活拮据。到了妻子忌日的时候,他只买了一朵百合。莉莉告诉父亲,今天也是詹姆斯的生日。父亲只能叹气:“我身上的钱只能买这个了,一分钱都没有了。”

由于这样的经济状况,老伯恩斯迷上了赌博。赌博自然是输多赢少,他输到最后甚至把妻子唯一留下来的遗物——项链拿去赌。姐弟俩看不惯,就把它偷回来了。

电影院的老板从来都没解决火灾隐患,最终电影院着火了。父亲在火灾中受伤,坐上了轮椅,不能自理。这个火灾也很有意思,是不是老鼠女王干得呢?无所谓继续写。

姐弟俩到这个时候,还没有看到《黑色流浪者》的结局。既然再也看不到了,那就自己来演结局。他们就做出了个残忍的决定——把凶残独眼怪物抛在脑后,开始他的海盗梦。

作家的故事

我又睡着了,该出去透个气。

走出门,我被直接传送到了灯塔塔顶。

她又在捉弄我了。

下了塔顶,又到了地下室。离开地下室,回到了杂物间。

她到底想要干什么?

我靠近她的画像,突然,画像变成了举着电话的人偶。

电话响了,里面传来的声音是我失踪已久的儿子。他的声音听上去完全正常。

我不知道老鼠女王是怎么做到的,但我确实吃这招。

他们打断我儿子的骨头,踢他、看他吐血为乐。

她说我没有才华,不能被称为艺术家,是她一手创造了我。

确实,我走了捷径,我付出了代价,我不该接受她的帮助。

这次,我不会被她蛊惑。

没有老鼠女王的帮助,我也能完成这本小说,完成它。

演员的故事

姐弟俩抛下父亲后,盯上了初次航行的客轮——奥德赛号。俩人偷摸着登上这艘船,当起了偷渡客。

起初,他们两背着自己的小干粮包,在船上的管道中爬来爬去,玩他们的海盗游戏。在此期间,弟弟总是发现角落里有看不见的东西,这些东西形似老鼠,但姐姐什么都看不到,就没管。

在找到安全屋后,莉莉发现詹姆斯身上干粮包的袋子被划断了,丢了。弟弟还小,意识不到问题的严重,姐姐意识到了他们可能要饿死在这艘船上。

于是她扮演贝恩斯船长,命令弟弟为哈代军需官,根据偷来地藏宝图,也就是轮船的结构图,他们两要去寻找传说中宝藏——食物。

很快,他们摸清了船上的结构、安保巡逻的路线,偷到了不少吃的,暂时活下去了。

船上的安保主管在统计货物的时候,发现食物数量和记录对不上,于是发出了通告,告诉乘客和船员,船上有小偷,食物配给方案有变,针对货舱的巡逻也变成了全天候巡逻。

小孩的身形小,不容易被发现,就这样又多躲了一会。

为了逼出小偷,安保主管在正常食物中混入腐烂、生蛆的食物。

这样一来,船员就不满意了,他们整天高强度巡逻,还吃不到好的,对偷渡客的怨气更大了。

姐弟俩温饱也成了问题,开始和船上的狗抢死老鼠吃。

在某次搜刮中,饿昏了的弟弟盯着一个罐子死看,以为里面有点吃的,但一不小心就碰掉了。清脆的响声在寂静的船舱中格外抓耳。巡逻人员马上集合,追捕姐弟两。

尽管他们逃回安全屋了,但是主管立刻就下发通知,所有游客在两名偷渡客没被抓到之前禁止出舱。

弟弟没有见过这样的大场面,害怕地躲了起来。姐姐安抚好弟弟后,独自一人出去寻找今天的食物。于此同时,有位像女巫的老妇人一边念叨着秩序之类的呓语,一边离开了客舱,去找姐弟俩了。

过了很久,姐姐都没有回来,弟弟只能在船舱里抽泣。这时,一大群老鼠围了上来,或者我该写老鼠女王的小跟班。这群老鼠告诉他,虽然是姐姐让你回来的,但你为什么当时不站出来保护她呢?她现在有难了,都是你的错,不过还有补救的办法,要像英勇的海盗一样去救你的姐姐,我给你带路。

于是弟弟在老鼠的带领下去寻找姐姐。

姐姐在刚出来不久,就被船员抓住了。愤怒的船员把这几天的怒火都发泄到她身上,强奸了她。在被强奸之后,姐姐找到了机会,反杀了船员,逃出来了,与前来营救的弟弟会合。她责备弟弟,为什么你这么软弱,在我需要你保护我的时候总是不在。听到这话,弟弟也觉得对不起姐姐,以后要报答她。

就在姐弟俩以为终于要逃过一劫时,轮船上突发大火。姐姐带着弟弟跑到了出口,眼看着就要逃出去了,出口却意外坍塌。姐姐被困在了轮船上,最终和轮船一起沉入海底。

劫后余生的詹姆斯来到了一个公园里发呆,被一位演艺圈记者采访了。他告诉记者,自己现在可以让任何人住进他的身体里,扮演任何他想要成为的角色。随后詹姆斯向他表演了一段。这位记者被他出神入化的演技震惊,在他的帮助下,他步入演艺圈。

詹姆斯塑造角色的方式极为怪异,他先在内心塑造出一名角色,然后让他代替自己演戏,等到拍摄结束,他就会在内心杀死他,重新塑造下一位。这些角色可以说是他的另一种人格,他对这些角色的情感非同一般,每次杀死他们,他就会嚎啕大哭。

凭借着这特殊的塑型方式,他做到了千人千面,成为了影视巨星——詹姆斯·贝恩斯。

又或者,他摆脱不了内疚,让姐姐在他内心复活,彻底迷失自我,主人格被姐姐人格替代,成为了影视巨星——莉莉·贝恩斯。

再不然,就是老鼠女王指责他没能在自己和姐姐之间做出决定,于是用自己的力量让他回到电影拍摄之前,重新来过,直到他做出选择。

作家的故事

老鼠女王究竟要从我们身上得到什么?无所谓了。

故事终于结束了,创作的苦难,老鼠女王对我的折磨,都结束了。

只要烧掉这幅画,一切都会回归正常。

可惜,一切都在她的计划之内。

烧画解除了她的封印,她逃出来了,离开了灯塔。我被囚禁在暗无天日的灯塔里,永远为她写作。

10年前和经纪公司签了合同,来到灯塔写作。在第三次延期的时候,老鼠女王找上了我,给与我灵感,让我完成了关于画家的《杰作》。现在我的灵感远远不断,要写更多的书还债。画家的女儿是个不错的切入点。

小时候,我睡不着,经常听着父亲吼叫,对着母亲吼叫,对着另一件失败的作品吼叫。后来,他的吼叫成为了我的催眠曲。再后来,我被法院判给了孤儿院,被柯尔斯坦夫妻抚养成人。有人说,疯狂流淌在我们家族的血液里,我不信,我要打破这个说法。

成人之后,画家的女儿回到了童年的宅子。她这次回来就是为了证明自己没有家族遗传精神病。

这座宅子虽然已成废墟,但行走其中,无数的记忆重新浮现在女儿的脑海中。

在厨房里,女儿心爱的大狗不小心被困在了储物室,无助地狂吠。父亲控制不住自己失控大吼,但看到女儿在哭泣的时候,还是不情愿地收起声音,拎着项圈,把狗丢了出去。

在曾经堆满捕鼠夹的杂物间里,女儿不小心把自己关在里面,父亲听着杂物间里地动静,以为自己终于抓到老鼠了,吼着要杀掉长毛的杂种。女儿在里面害怕地锁上了门,父亲在外面发疯了一样撞门。

母亲被烧伤后,她喜欢来到地下室演奏钢琴。在她去世后,父亲抑制不住自己的思念,经常来到地下室弹奏她最喜欢的乐曲。他是如此的悲伤,沉醉在回忆中,忘却了现实,忘记了女儿就在身后看着他。

在父母的卧室里,她还记得母亲被烧伤折磨得呻吟不断。药物根本没有任何作用,唯有奏鸣曲能让这位曾经的天才级多乐器演奏家感到一丝轻松。

在放满失败画作的房间里,她还能隐约听到父亲跪在无数母亲的残容中放声大哭,折磨着自己。

她还记得父亲多次斥责自己,小马不应该是粉色的。

她还记得,父亲强迫自己学习绘画。自己愿意画富有活力的夏天,父亲却让自己选择更加凄美,更有故事的秋天。她用褐色,画了一座屹立在寒秋中的小屋。很好,但还不够,天空需要更暗一点。她用灰色,画了下雨的秋天。懂了吗?我们认为理所应当的东西都是短暂脆弱的。她又加了只小马,这是她数不多的自由。顺便提一嘴,我们的小马不喜欢这样的天气,应该要温暖一点。她用红色颜料给画作升温。这就对了,光芒洒向大地,越来越温暖,直至燃烧一切。这是一个悲剧,但是美丽的悲剧总比平凡的存在要好些。火灾对他来说,也是不可恢复的伤口。

她还记得,父亲给她画像。用残酷的童话,恐吓自己,强迫自己看着他,扮演完美模特。但他画中的自己面容忧愁。对他来说,画布只是现实的苍白反映,他看不懂世界,除非通过画布。只有看到画上的女儿,他才意识到自己对女儿造成了多大的伤害。

她还记得母亲教自己学钢琴,自己每个音都不对,父亲还在画室里发牢骚,母亲把每个键都画上蜡笔。如果自己弹对了,父亲就会赞扬,自己血液中流淌着家族的天赋。如果弹错了,父亲就会斥责,不会弹就不要弹。

她还记得当父母吵架的时候,是scooter先生驱赶走自己的恐惧。

她不记得什么时候开始,父亲称呼自己为公主,也许是母亲去世之后。

她只记得最后一次父亲称呼自己公主。

她明白了父亲的表达一直都是有缺陷、误导性的,他也是真爱过母亲。

女儿找到了父亲留下来的遗嘱,他把之前的遗嘱作废,把所有的财产都留给女儿,一切都放在那个上锁的房间里。

 

真的有人会原谅这种父亲吗?大部分读者会更倾向母亲吧。我要重写一个版本,小说的大体结构不变,但有些细节要改一下。

当女儿做模特的时候,自己总是忍不住往别处瞟。最后父亲粗暴地说:“因为公主无法停止焦虑,她已经被邪恶的女巫手下打败,拖入了黑暗之中,再也没人见过她。”女儿觉得都是自己的错,自己只要不动就行了,自己是他最大的失败品。

当女儿绘画的时候,她选择了蜡笔。父亲强迫着女儿选择水彩画,用血腥的童话恐吓他,用语言责骂他。最后,女儿被骂哭了,她觉得父亲并不想要小孩,自己从未被认可,他只想要一位继承人。

当女儿处于scooter先生保护下时,也会听到不一样的对话。

她记忆中家人最后的话语不是父亲的,而是母亲的。

最后,她来到了放着遗产的房间,她不想继承这遗产,但她还是继承了父亲身上的某些东西。

 

不不不,这个结局也不好,过于刻意了。我是优秀作家,我需要一本合情合理、看了能让人后背发凉的恐怖小说,结局应该这样写。

女儿找齐了家中童年自己留下来的画,但这些画上都有不协调的黑线条。她不明白这是什么,但当她把这些画贴到画室墙上的时候,就明白了。

这是自己的脸,关上灯,这些画上显现出了一幅地图。画室里有个密室,里面放着的是画家留给女儿的真正遗产。

关于这个悲剧,我用画家的视角描述写了本《杰作》,又用她女儿的视角写了本《遗产》。最后,我还可以用她爱人的视角再写一本小说。

年幼时,当音乐家第一次把她那胖乎乎的小手指按在光滑冰冷的琴键上时,听到了行为的直接反馈,然后感到了兴奋,纯粹的满足感。她明白了,无论如何都不能放弃音乐。

后来,音乐家与画家结婚,生了个女儿,短暂地度过了一生中最幸福地时光。

不久之后,她应邀到百货商场进行演出,发生了一场火灾,(这火灾多半是老鼠女王搞的鬼,绝不是意外)。在火灾中,音乐家慌不择路,坠入电梯井,摔断了双腿。虽然她救出来了,保住了性命,但是全身被大面积烧伤,不仅毁容了,手指也被烧变形了。

在后续的治疗中,医生给音乐家开了大量的吗啡、鸦片酊止痛。只可惜她身上的烧伤面积之大,这些药物根本没有任何作用。每次她的伤口折磨得她痛苦不堪时,唯有优雅的古典乐能让她感到一丝轻松。

火灾过后的音乐家,下半身瘫痪。她在家里靠着轮椅行动,不论是移动,还是干活都不轻松,仿佛有铁链拴住了她,把她拴在曾经温馨舒适的家里。

家已经变成了她的牢笼,而且这座牢笼在逐渐变小。她患上了幽闭恐惧症,经常用尺规丈量屋子,坚信这座房子在收缩,让她窒息。有次,卧室的门被卡住了,她开始尖叫,求人来打开它。过了半小时才有一名女仆来。她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想待在能掌控一切的小房间,但又无法忍受呆在不能离开的房间。

音乐家认为所有人都觉得自己没用,如果自己能重新演奏,大家就会重新重视她。练习成就完美。于是她每晚都会拿起小提琴练习,但她忍受不了握弓的疼痛。练习的结果显然不好,画家称其像病猫被慢慢地掐死。她做不到演奏,但还是要强迫自己练习,伤害自己。

美貌和才华,总有一个东西能恢复。事实是两样都恢复不了。不接受这个现实的音乐家陷入了消极之中,精神进一步失常,时不时发出畸形的咧嘴笑和紧张的叫声。

画家真切地关心她,要为她找最好的医生来家里给她治疗。但她坚决反对,身为完美主义者,她不想让陌生人看到自己丑陋的面容。她告诉丈夫药物有用,病情·在好转,只要两个人在一起,只要有爱,不需要医生,她的病也会痊愈。

画家受不了这种荒唐的想法,他要工作赚钱、要照顾女儿,还要想办法在爱人不愿意看病的情况下治疗她,自己一个人承受不了这么多。

在多重压力和遗传精神病的影响下,画家也开始发疯,整天酗酒,把自己关在工作室里创作,跟音乐家吵架。

容貌对音乐家来说很重要,她觉得丈夫用看怪物一样的眼神看自己,都是因为自己毁容了。

音乐家能写字之后,与闺蜜和医生倾诉。她依然觉得下床困难,不是因为疼痛,而是不知道意义何在,自己活着的意义是什么。自己应该被囚禁在这座房子里,她不知道自己能给外面的世界带来什么?

她也注意到了自己的女儿更愿意陪在父亲身边。她能接受自己在画家眼中是怪物,但不能接受在女儿眼中也是怪物。医生和闺蜜告诉她,不要强求女儿和自己呆在一起,顺其自然更有利于她的成长。照顾女儿可以说是她唯一能做的事。于是她开始和画家争抢女儿,强迫她学习音乐。女儿画中幸福美满的家庭变成了两个疯子在争抢一个小孩。

音乐家的情绪越来越神经,给画家的打击也越来越大。有天早晨,画家从画室走出来,问她今天感觉,然后她就失控和画家吵起来了。医生和闺蜜告诉她,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女强人,一个让家中维持着烟火气的女人。画家需要一个避难所,一个可以依靠的人。她知道这些道理,但振作不起来。她想不到为什么会有人爱他、仰慕她,寻求一个既没有美貌、又没有才华、还不能做家务的女人的陪伴?

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外人告诉她,自己不再完美。

医生的信上说,她活着就是不幸中的万幸,不要妄想着能恢复到从前的完美,要学会接受现实。

身为完美主义者,她的一生都被告知要追求完美,可她的身体、她的人生都像碎掉的镜子,无法还原了。

既然不能保持完美,那也没必要活着了。

 

算了,虽然我不能改写现实,但我还是能在小说中给她一个好结局。

 

在完成画家的传记小说后,我凭借这三本书成为了顶尖小说家。这三本书不仅让我名利双收,更是让一些艺术家做出人生中重要的决定。

当然,这成功是与老鼠女王交易得来的,代价沉重。她想办法让我在这十年中欠下巨额债务,让催债公司带走了我的宝贝儿子,

我尝试过威胁催债公司,让他们放了我的儿子。他们只是轻蔑的回了一句:“文字对我们没用”。

最终我回到了座灯塔,继续写作,任她摆布。

起初我不知道要写些什么,毕竟当初的灵感全是老鼠女王给我的,直到我在灯塔里发现了一样东西——奥德赛号的残骸。

据报道,这艘顶级邮轮上发生了火灾,导致锅炉房爆炸,破坏了船体结构,导致沉船。至于为什么海底残骸会到灯塔里,应该跟老鼠女王脱不了干系。

最近有部电影,讲的是这艘船上的故事。主演在拍摄中多次失控,我已经猜到为什么了。就拿他的故事做小说蓝本吧。、

 

怎样才是真正的演员。贝恩斯就是个完美的例子,他能做到千人千面,用非凡的演技让观众完全忘记舞台,沉浸在他的表演中。

一位暮年顶尖导演看中了这位顶尖演员,要和贝恩斯在一艘远洋客轮上拍摄他的封山之作。

拍摄前,有不少关于贝恩斯私生活的谣言传出。这位演员有时会把自己一个人锁在房间里,又是哭,又是笑的,一连这样好几个小时,外面的人都能听到他说话。但当他人打开门后,却发现里面没有其他人。

正如评论家所言:“伟大的艺术家很少过平凡的生活,忘我地扮演角色会迷失自我。我们不能忘记伟大地艺术需要付出沉重地代价。”

这一怪异的行为并没有让导演放弃用人,很快剧组上了船,开始拍摄。

因为是征用客轮,在非拍摄期间,游客还是能在船上自由走动。有不少粉丝想要一睹贝恩斯芳容,其中一位女粉丝见到了他,但被他塑造角色时忘我的表情吓到了,打了退堂鼓。

船上大部分游客还是不关心明星的。这部分人经常抱怨剧组占位置,演员晚上哭闹着塑造角色打扰他们休息。

速战速决当然好,导演也不想打扰游客,但是拍摄出了问题。贝恩斯的童年经历和剧本高度重合,在演戏过程中,他无法做到忘我,塑造出来的角色与导演的要求相去甚远。

虽然经纪人、导演、贝恩斯都不愉快,但合同已经签了,戏还是要继续拍的。

现在,开拍。

 

詹姆斯·贝恩斯和莉莉·贝恩斯出生在一个贫穷的街区。

他们的父亲老贝恩斯是位士兵,一直在前线作战。后来他在战场上失去了右眼,负伤归乡。本来贝恩斯是回来享福的,但却得知了一个噩耗——妻子去世了。

早在贝恩斯回来前,妻子就给他写了封信,说之前生女儿莉莉的时候留下了并发症。虽然医生认为她有能力再生一个,结果在生儿子詹姆斯的时候,并发症发作,去世了。

如此大的变故,让老贝恩斯非常恨新出生的儿子——詹姆斯,每当他烦躁的时候,就会把气撒到儿子头上。每次詹姆斯被骂,莉莉就会护着弟弟,反骂父亲才是冷血无情的独眼废物。

伤老伯恩斯心的不只是姐弟俩,还有政府。他被邀请参加表彰大会,本以为会拿到丰厚的奖金,没想到只有一枚银色勋章。

身为残疾老兵,老贝恩斯找不到工作,苦苦哀求之后,才找到个管理电影院后台的工作,主要任务就是负责播片和整理内务。

那个电影院很小,座位没几排,装修差,还有火灾隐患,来得人少,工资也低。

为了提升客流量,电影院老板引进了美国好莱坞大片《黑色流浪者》。老贝恩斯能否保住工作,取决于这部电影是否赚钱。

两个孩子经常跑到电影院的阳台上,看这部电影,幻想自己能成为电影中的海盗,四处冒险,大战海怪,寻找金银财宝。

电影院的阳台不稳定,老板没钱修。每次孩子们跑去看电影的时候,阳台老是发出嘎吱声。顾客总是担心它会掉下来,砸到自己,上座率也就低了。老板一看投诉,气不过,就把老贝恩斯骂了一顿。他也气不过,就把姐弟俩骂了一顿。

之后,每当阳台发出嘎吱声时,老贝恩斯就会跑回家里,看姐弟俩在不在。这个时候,姐弟俩就会顺着通风管道爬回家中。

如果回晚了,肯定免不了一顿骂。姐姐肯定会护着弟弟,她让弟弟躲在一个大箱子里,装作只有自己一个人去看电影。父亲在外面打着姐姐,弟弟躲在箱子里哭。渐渐的,箱子里黑暗的环境让他感到十分安心,养成了到哪都要带个大箱子的习惯。

贝恩斯的工资不高,生活拮据。到了妻子忌日的时候,他只买了一朵百合。莉莉告诉父亲,今天也是詹姆斯的生日。父亲只能叹气:“我身上的钱只能买这个了,一分钱都没有了。”

由于这样的经济状况,老伯恩斯迷上了赌博。赌博自然是输多赢少,他输到最后甚至把妻子唯一留下来的遗物——项链拿去赌。姐弟俩看不惯,就把它偷回来了。

电影院的老板从来都没解决火灾隐患,最终电影院着火了。父亲在火灾中受伤,坐上了轮椅,不能自理。这个火灾也很有意思,是不是老鼠女王干得呢?无所谓继续写。

姐弟俩到这个时候,还没有看到《黑色流浪者》的结局。既然再也看不到了,那就自己来演结局。他们就做出了个残忍的决定——把凶残独眼怪物抛在脑后,开始他的海盗梦。

 

我又睡着了,该出去透个气。

走出门,我被直接传送到了灯塔塔顶。

她又在捉弄我了。

下了塔顶,又到了地下室。离开地下室,回到了杂物间。

她到底想要干什么?

我靠近她的画像,突然,画像变成了举着电话的人偶。

电话响了,里面传来的声音是我失踪已久的儿子。他的声音听上去完全正常。

我不知道老鼠女王是怎么做到的,但我确实吃这招。

他们打断我儿子的骨头,踢他、看他吐血为乐。

她说我没有才华,不能被称为艺术家,是她一手创造了我。

确实,我走了捷径,我付出了代价,我不该接受她的帮助。

这次,我不会被她蛊惑。

没有老鼠女王的帮助,我也能完成这本小说,完成它。

 

姐弟俩抛下父亲后,盯上了初次航行的客轮——奥德赛号。俩人偷摸着登上这艘船,当起了偷渡客。

起初,他们两背着自己的小干粮包,在船上的管道中爬来爬去,玩他们的海盗游戏。在此期间,弟弟总是发现角落里有看不见的东西,这些东西形似老鼠,但姐姐什么都看不到,就没管。

在找到安全屋后,莉莉发现詹姆斯身上干粮包的袋子被划断了,丢了。弟弟还小,意识不到问题的严重,姐姐意识到了他们可能要饿死在这艘船上。

于是她扮演贝恩斯船长,命令弟弟为哈代军需官,根据偷来地藏宝图,也就是轮船的结构图,他们两要去寻找传说中宝藏——食物。

很快,他们摸清了船上的结构、安保巡逻的路线,偷到了不少吃的,暂时活下去了。

船上的安保主管在统计货物的时候,发现食物数量和记录对不上,于是发出了通告,告诉乘客和船员,船上有小偷,食物配给方案有变,针对货舱的巡逻也变成了全天候巡逻。

小孩的身形小,不容易被发现,就这样又多躲了一会。

为了逼出小偷,安保主管在正常食物中混入腐烂、生蛆的食物。

这样一来,船员就不满意了,他们整天高强度巡逻,还吃不到好的,对偷渡客的怨气更大了。

姐弟俩温饱也成了问题,开始和船上的狗抢死老鼠吃。

在某次搜刮中,饿昏了的弟弟盯着一个罐子死看,以为里面有点吃的,但一不小心就碰掉了。清脆的响声在寂静的船舱中格外抓耳。巡逻人员马上集合,追捕姐弟两。

尽管他们逃回安全屋了,但是主管立刻就下发通知,所有游客在两名偷渡客没被抓到之前禁止出舱。

弟弟没有见过这样的大场面,害怕地躲了起来。姐姐安抚好弟弟后,独自一人出去寻找今天的食物。于此同时,有位像女巫的老妇人一边念叨着秩序之类的呓语,一边离开了客舱,去找姐弟俩了。

过了很久,姐姐都没有回来,弟弟只能在船舱里抽泣。这时,一大群老鼠围了上来,或者我该写老鼠女王的小跟班。这群老鼠告诉他,虽然是姐姐让你回来的,但你为什么当时不站出来保护她呢?她现在有难了,都是你的错,不过还有补救的办法,要像英勇的海盗一样去救你的姐姐,我给你带路。

于是弟弟在老鼠的带领下去寻找姐姐。

姐姐在刚出来不久,就被船员抓住了。愤怒的船员把这几天的怒火都发泄到她身上,强奸了她。在被强奸之后,姐姐找到了机会,反杀了船员,逃出来了,与前来营救的弟弟会合。她责备弟弟,为什么你这么软弱,在我需要你保护我的时候总是不在。听到这话,弟弟也觉得对不起姐姐,以后要报答她。

就在姐弟俩以为终于要逃过一劫时,轮船上突发大火。姐姐带着弟弟跑到了出口,眼看着就要逃出去了,出口却意外坍塌。姐姐被困在了轮船上,最终和轮船一起沉入海底。

劫后余生的詹姆斯来到了一个公园里发呆,被一位演艺圈记者采访了。他告诉记者,自己现在可以让任何人住进他的身体里,扮演任何他想要成为的角色。随后詹姆斯向他表演了一段。这位记者被他出神入化的演技震惊,在他的帮助下,他步入演艺圈。

詹姆斯塑造角色的方式极为怪异,他先在内心塑造出一名角色,然后让他代替自己演戏,等到拍摄结束,他就会在内心杀死他,重新塑造下一位。这些角色可以说是他的另一种人格,他对这些角色的情感非同一般,每次杀死他们,他就会嚎啕大哭。

凭借着这特殊的塑型方式,他做到了千人千面,成为了影视巨星——詹姆斯·贝恩斯。

又或者,他摆脱不了内疚,让姐姐在他内心复活,彻底迷失自我,主人格被姐姐人格替代,成为了影视巨星——莉莉·贝恩斯。

再不然,就是老鼠女王指责他没能在自己和姐姐之间做出决定,于是用自己的力量让他回到电影拍摄之前,重新来过,直到他做出选择。

 

老鼠女王究竟要从我们身上得到什么?无所谓了。

故事终于结束了,创作的苦难,老鼠女王对我的折磨,都结束了。

只要烧掉这幅画,一切都会回归正常。

可惜,一切都在她的计划之内。

烧画解除了她的封印,她逃出来了,离开了灯塔。我被囚禁在暗无天日的灯塔里,永远为她写作。


层层恐惧重制版合集稿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