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拍记录(六):玄武岩大师内置——它或许很好,但是并不适合我

今天与大家分享一下玄武岩大师内置这款拍子
我向来对一款拍子感兴趣,首先拍子的颜值要过关,太丑的拍子向来很难让我提起兴趣,其次是要有一点热度,因为我早已决定就主打小蓝人和林a了,其他的也只是尝试一下,不能换来换去,喜新厌旧,有点热度的拍子将来咸鱼出也比较方便。玄武岩大师内置就有这两个点,做工精致颜值不俗,某测评也把他奉为神板,这也就导致了我心水已久最终入手了。


玄武岩大师内置的外包装就透露出一股子精致风格,外包装白色盒子加内盒子抽拉式设计,一下子就拉开了档次,比蝴蝶的纸盒加透明塑料的搭配精致了不止一点半点,只可惜我入的并没有里面的小球拍。球拍的手柄号称是3D打印,握在手里的第一感觉是好粗,然后是过于粗带来的不适感,在打球的时候总觉得难以把控住它。
具体谈到拍子的手感和性能,我只能用灾难两个字来形容。无论是反手还是正手,都相当的不走球,甚至我一度怀疑这是否是一块纤维板子。加之这款板子采用的玄武岩纤维,给我的感觉是形变很小,只有硬挺没有软弹的感觉,反应在手上则是并不持球,拉球的弧线比较平。这两个特点导致了我在正手拉球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下网,如果调整板型,难以控制的特点又特别容易出界。总觉得这块拍子的容错极低,需要使用者很好的掌控能力才可以发挥自己正常的水平。我并不是这样的人,打比赛的时候可能只能发挥百分之七十,非常多非受迫性失误,甚至让我输给了平时基本不会输的球友。
或许很厉害的人才能驾驭这块拍子,但是话又说回来,如果我实力达到了这么高水平,我干嘛还要费心费力去适应和征服这块拍子呢。无论是选择更具有爆发力的放大我的进攻,还是选择稳定性更好的加强我的防守,带来的成就感不会更强吗。打球要么为了锻炼身体,要么为了提高技术,我并不会觉得征服一块拍子会有多大的乐趣。这块拍子最终给我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故而挂在咸鱼出掉了。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是因为某测评对这个拍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的,到头来反倒觉得这几乎算是用过的最难用的拍子。无论别人怎样吹的天花乱坠,真正拿到手体验了才知道是不是适合自己。对这个拍子我是想用一句话总结:
它或许很好,但是并不适合我
(PS. 恰好今天是情人节,最后一句话是不是有点扫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