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回忆杀】翻出我初二(2016年)写的一篇有感而发的记叙文

不知不觉,又到了一个小长假——五一劳动节。虽然以往的五一都是夏天的初始,但今年的五一天气却截然不同。从放假一开始就非常凉爽,第二天才刚刚变热,第三天下起了中雨。第二天非常阴沉,还有些空气污染,于是我一天都待在了家里,搞定了一部分作业。
到了下午,外面的天气依然很阴暗,所以我无聊地翻了翻电脑网页,突然发现了腾讯街景地图。我想既然出不去了,就看看地图上的风景,于是我点了进去。地图右下角显示的拍摄日期是非常早的,照片里的景象都是几年前的,首先我看了最近新去过的地方的街景,当时那些地区还没修成地铁站和公路,从图中可以看出那里交通并不方便,只有能供街景拍摄车大小般宽的小路。而自从修了地铁,开设了大量的公交线路,这些地方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大兴区有一个曾经很不起眼的地方,叫西红门,还没有通地铁之前,那里少有人知,往常到那里的人大多都是大兴的居民。在西红门镇西侧通了地铁之后,一些公交车也在地铁桥下设置了车站和场站,旁边还修建了一个大型购物广场和亚洲最大家具城(荟聚购物中心和宜家家居)。如果没有这些街景地图的纪录,更多人记住的也只有现在繁华的大兴区,却不了解曾经郊区的荒芜和冷清。交通的发展让城市变得更加繁荣、强盛,也让不为人知的落后地区增添了热闹的景象。
对于城市来说,交通的发展既会带来更大的便利,相比来说,也会带来一些不便之处。比如两年前由于轨道交通和公交线路网的发展扩充,以前的票价制度被废除,而且线路增加,出行会有些不方便。看完了郊区的风景,我又把路标转回了我家附近的街道区域。照片里呈现出来的景象让我很有兴趣。这一带的街景都像是同一个时间段拍摄的,也是在现在这个季节,树才刚刚开始变绿,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非常多,树荫里一些老人聚在一起聊天,车站的交通协管员像现在一样引导乘客上车、下车、换乘......几年前附近的景色全部展现在了眼前,唯独不同的依然是公共设施。(录入时突然想起前几年好多楼层底商的招牌都被拆了hhh)
一张张图片,在阳光照耀下,展现出的景象都很清晰。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家门口的这家超市。以前超市门口还没有设置停车位,停放的都是一排排整齐的自行车;超市门口的人都互不拥挤地进出超市,热闹的场面和现在很相似。纪念的时间流逝中,除了外景有了些变化,这家熟悉的超市依然是一个珍贵的回忆。然后我换了一个观察方向,看了看照片中的公交车站,几年前的公交线路和现在比起来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最大的变化是大多数线路都设了编号,有的还调整了路线,车站牌子更换了数次。那天拍照中站牌上的显示屏,被树枝遮掩住,但可以看到每个首末站,这里激发了我的回忆情结。但城市的发展中,这些改变是不可避免的,地图中熟悉的景象终成回忆,供我们品味、感受......
发展是有两面性的,比如现在的空气污染和不便的变迁,但发展更多的都是积极的作用。在面对变化时,要善于观察,并珍惜当下的每一刻生活,不要让眼前美好的事物很快成为过去的泡影。(原文结束,当时还没经历2016年底开始以及2017之后的那堆事儿啊,所以..呵呵)今天翻出来看顺便想让四年前的我指导一下现在的我...毕竟,回忆只是经历,在生活的浪潮中,让我们用来回顾的,用来收获的,而不是用来复原的。 写于2016年5月5日左右,有一定的艺术加工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