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第六章 又成离别

2023-09-19 22:26 作者:漫步人生路漫漫YD  | 我要投稿

6.2 胡福林神秘出走   胡福林于1928年考入北京大学史学系,1934年毕业。在此期间,北大校长蒋梦麟为壮北大文学院声威,聘请史语所傅斯年、李济等前往授课,顾颉刚除专任燕大教授外,也受聘北大历史系兼课讲师。学生胡福林出于对顾氏学问的崇拜,渐渐与顾建立了较密切的师生关系。胡毕业后被傅斯年、李济弄进了中研院史语所考古组工作。 就在芮逸夫支李庄考察之际,史语所助理员胡福林突然向傅斯年请假一个月,原因为送家眷赴渝,且需预支2个月薪金以做旅费。傅斯年同意后又觉得胡此时离开对史语所搬迁工作不利,准备阻止,但发现已人去楼空,且胡氏的一切书籍文件、生活用品等也一道消失。傅、李二人一听,深感蹊跷,遂在史语所与周边学术机关展开调查。得知胡福林已追随顾颉刚跑往成都齐鲁大学办研究所去了。 齐鲁大学为英美长老会传教士于1917年在济南联合创办,孔祥熙任名誉校长。抗战爆发后,济南沦陷,齐鲁大学流落到成都,寄居于华西协和大学校园内。1939年,齐鲁大学邀顾颉刚出任国学研究所主任,拉上正在西南联大任教的钱穆,并秘密与胡福林建立联系,拉胡氏一同入伙齐大研究所。 傅斯年知道后,认为这是顾颉刚、钱穆另立山头,与史语所分庭抗礼,向自己挑战,于是以凌厉的姿态和攻势向齐鲁大学开起炮来,当傅斯年发出这篇言辞激烈的讨伐檄文时,胡福林已与顾颉刚等胜利会师于成都,校方与顾、胡商讨后认为傅氏尽管霸气冲天,但鞭长莫及,且有名誉校长重权在握的孔祥熙罩着, 谅傅斯年也不敢做出不利于齐大的事来。

第六章 又成离别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