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反社会人格障碍

2019-08-20 20:39 作者:暗界之炛  | 我要投稿


Cleckley列出了反社会人格的16项特点,这些特点主要是:

1)肤浅的乐趣和良好的智力;

2)缺乏妄想和其他不合理思维的证据;

3)没有神经质和神经症表现;

4)不可信赖;

5)不真诚和不坦率;

6)缺乏羞耻心与真正的后悔;

7)动机不纯的违法行为;

8)无道德心,对善恶缺乏正确的判断力;

9)病态的利己主义和冷淡无情;

10)情感反应普遍贫乏;

11)特殊的内省力缺乏;

12)不通人情,对人际关系不负责任;

13)爱幻想但不切合现实;

14)很少真正有自杀行为;

15)性生活反常或紊乱;

16)不能按计划办事。

反社会人格患者人格畸形发展,最终成为典型的反社会型人格。反社会人格障碍主要表现出反社会倾向,因此在看守所、教养所、工读学校、监狱或劳教所等犯罪违法者中占有较高的比例。

这类人在幼年在往有学习成绩不良,逃学,被开除,漫游,反复饮酒,性放荡,说谎,破坏公物,偷窃,违纪,对抗长者,攻击人等表现。成长后情感肤浅而冷酷,脾气暴躁,自我控制不良,对人不坦率,缺乏责任感,与他人格格不入;法纪观念较差,行为受本能欲望、偶然动机和情感冲动所驱使,具有高度的冲动性和攻击性。自私自利,自我评价高,狂热行为;对挫折的耐受力差,常提出一些似是而非的理由为自己的犯错开脱,或引起反应状态;缺乏计划性和目的性。缺乏良知,对自己的人格缺陷缺乏知觉,缺乏悔恨感与羞惭,不能吸取经验教训;易进行多种形式的犯罪,趋向酒精滥用。此类人一般不情愿寻求医生帮助,因此门诊极为少见。他们往往违犯社会法纪而被监禁或投入劳教

 

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原因可能与早年丧亲、双亲离异、养子、先天体质异常、恶劣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等有关。一般认为,家庭破裂、儿童被父母抛弃和受到忽视、从小缺乏父母亲在生活上和情感上的照顾和爱护,是反社会型人格形成和发展的主要社会因素。儿童被父母抛弃和受到忽视包括两种含义:其一,父母对孩子冷淡,情感上疏远,这使儿童发展人际之间的温顺、热情和亲密无间的关系受到阻碍。其二,是指父母的行为或父母对孩子的要求缺乏一致性。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对坏人和对同伙的引诱缺乏抵抗力、对过错缺乏内疚感,这都是由于他人赏罚的不一致性、本人善恶价值的判断自相矛盾所造成的。他们的冲动性和无法自制某些意愿及欲望的特点都是由于家庭成员对自己的行为无原则、不道德、缺乏自制等恶劣榜样造成的。

诊断要点:

1)情绪的暴发性,行为的冲动性;

2)对社会对他人冷酷、仇视、缺乏好感和同情心;

3)缺乏责任感,缺乏羞愧悔改之心;

4)不顾社会道德法律准则和一般公认的行为规范,经常发生反社会言行;

5)不能从挫折与惩罚中吸取教训,缺乏焦虑感和罪恶感。

6)患者缺乏自知力,或部分自知力。

来源:《心理诊断学》(张仲明)


反社会人格障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