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论端午节的“快乐”和“安康”

2020-06-26 09:52 作者:涼宮秋月  | 我要投稿

不知从何时开始,一种“端午节只能说安康,不能说快乐”的论调开始在网络中风靡,从学生的QQ空间到中老年人的朋友圈,无一幸免。。我之所以旗帜鲜明地反对这种说法,是因为我亲眼看着它不知从哪儿冒出来,并迅速传遍全社会显然,这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节日该说什么问候语的问题了。

每每问候别人“端午节快乐”,总有人要一本正经地进行所谓的“科普”,无非是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五月初五是“恶日”,所以要庄重严肃,不能嬉笑,云云。但是事实上,从古到今,端午节都是快乐的。端午节从古到今的全部习俗,没有任何一项是为了引发人们的忧伤,让人不快乐的。

在端午节,宫中往往会、奏乐、朝廷还会给群臣赏赐香料和衣服。如《雍正七年各作成做活计清档 造办处活计库》载有雍正帝于七年(1729)五月初一对兵部尚书岳钟琪的赏赐:“紫金锭等香袋十六匣,木樨香罐一对”;元代诗人叶颙也在《庚子端午次潘明举韵二律 其二》中提到“内家端午赐新衣,万姓千官乐盛时。榴火喷人初霁雨,蒲觞醉客竞题诗。” 元代舒頔在《小重山·端午》中提到“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唐代诗人权德舆更是直接说“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至于民间的各种丰富的文化习俗,例如各种美食美酒,划龙舟,戏水,也没有哪一项是沉闷严肃,不快乐的。

总之,古代人想尽了办法要让端午节过得快乐,却让一个“端午安康”的谎言轻易毁掉。编造这个谎言的人,显然不是为了让人们真的去怀念屈原,而是用所谓有“丈化造指”的高大论调给原本轻松快乐的传统节日套上一层《套中人》中别利科夫的“黑罩袍”,毕竟“在纪念屈原的日子中说快乐,‘这还成什么体统呢?’”,剥夺人的轻松快乐,还让人觉得理所当然。尽管端午节目前为止还没有变得不快乐,但是单单就打着所谓“文化”旗号的“黑罩袍”就能如此轻而易举地让大众钻进去,这一点就足以引起我们的警醒。

所以,我并不是要反对“端午安康”的祝福语,正如我反对绿豆汤包治百病,不代表我不让你喝绿豆汤一样。我反对的是以“不能说快乐”为代表的各种文化“黑罩袍”,和炮制出他们,有意让中国传统文化变得沉闷而死板的别有用心的人。


论端午节的“快乐”和“安康”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