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小技巧(4)6个词轻松解读给定资料

大部分申论「给定资料」会围绕一个情景进行展开,期间出场多个人物,涉及不同情节,刚接触公考的小伙伴可能觉得难以准确解读。
事实上,给定资料的解析非常简单,这里分享一个小技巧——只需要6个词。
这6个词分别是3个板块词「场景、问题、措施」和3个人物词「民众、官员、学者」。
一、3个板块词
①场景——介绍时间背景或展开具体场景,往往细节丰富、情感充沛
「场景」的字数很多,但它在「给定资料」中最不重要,很多时候可以直接删掉。
例如「XX乡之前环境恶劣、交通不便,民众生活困难,通过措施一二三解决困难……」。
这种场景经常会突出「环境多么恶劣,交通多么不便」,比如降水少、植物容易枯死、泥石流多发、上山只有一条羊肠路、谁谁谁的车半路抛锚了好几次……
但这些细节都没有任何意义。
上述「场景」再多,浓缩成两三个词就注意概述,比如「环境恶劣、交通不便,民众生活困难」。最后写成答案时,很多场景甚至不需要概述,直接写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就行
②问题——可能没有,如果有则下文一定有「措施」
「问题」在「给定资料」中可能不出现,如果出现,则往往会写成「遇到难处」「分析困境」「解决问题」等形式。
在申论考试中,「问题」出现后下文必然有「针对性解决措施」,从而锁定解读重点。
③措施——必然有,必然重要
100%的给定资料都会有「措施」,它要么紧接着上文的场景、问题叙述,要么借「官员」「学者」之口表达。
「措施」有时候会紧接着上文的「问题」,有时候会展开说「措施取得了XX成效」,解题时要注意「给定资料问题强调的重点是什么」并针对性回答。
「措施」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它是解题的绝对核心,大家要做的就是将其准确找到并概述。
二、3个人物词
④民众——烘托气氛的NPC
「民众」一般只搭配「场景」「问题」这两种板块词,不搭配「措施」,在给定资料中的主要意义是NPC,作用是烘托气氛。
在申论给定资料中,扮演「民众」的角色很多。
当你看到「小区居民」「学校学生」「A村村民」「买菜的张大叔」「卖水果的李大婶」「晨跑锻炼的王大爷」「古镇游客赵女士」时,就知道这些人都属于「民众」。
「民众」对于解题意义不大,但是这些人说的话、做的事引出的「官员、学者」和「问题、措施」则是解答重点。
⑤官员——非常重要,基本上是答题的要点。
这里的「官员」是广义的,例如A镇镇党委书记、B市环保局局长、C街道办主任、D学校校长等。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出现「E公司董事长」等企业代表,要注意该公司在场景、对话中的作用。
如果说「E介绍了公司采取的措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那其地位就是「官员」,「措施」就是解题核心。
如果说「E高兴地表示,自从政务服务大厅帮扶措施落实后,我们公司从中收益很多,享受了税收优惠政策,办理贷款也更方便了」,那E就是「民众」,「政务服务大厅的XX主任」才是「官员」,「XX主任」的话才是重点。
申论中,出现「官员」则必然伴随着给定资料的核心,往往「措施」讲解,抓住这一点解题即可。
⑥学者——和「官员」作用相似,更加精炼
「学者」顾名思义,就是学术研究方面的专家,例如大学教授、行业权威、中科院院士、资深研究者等。
「学者」在给定资料中的定位和「官员」差不多,一般都会对措施和成效进行总结。
和「官员」略有不同的是,「学者」说的话往往更加短小精炼,学术性更强,论述角度更加客观。
三、具体应用
申论「给定资料」基本都可以拆分成6个词(3个板块词和3个人物词)的组合,常见段落结构为:
展开场景——民众反应问题/夸赞措施——官员提出解决措施/学者从学术角度分析——概述措施取得的成效
绝大多数给定资料都是类似结构,有的资料「民众」戏份多一点,有的资料「学者」存在感高一些,但整体上都是类似的。
下面以2022联考的两个「给定资料」前2段为例简析:
【2022联考】根据给定资料1,归纳H市的中小学校在开展课后服务方面的主要举措(250字)。
“下班后(场景)我就顺路来学校带孩子回家,她在学校把作业都做完了,还跟着教练学了一节篮球课。”张大姐(民众)高兴地说,“以前一到三点半,厂房的机器还在响,我的耳边也响起了学校的放学铃,心里可着急了。现在有了课后服务,真是解了我们双职工家庭的燃眉之急(措施)。”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双职工家庭越来越多,父母下班时间与子女放学时间不同步的问题越来越突出(问题)。课后服务是我们努力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的一个举措。”H市教育局李局长(官员)说,“我们要求课后服务包括课业辅导、体育锻炼和素质拓展三个板块,然后各个学校根据自身实际开展课后服务。”
第1段:
基本就是围绕「民众(张大姐)」展开的「场景(接孩子)」,附带有一点「措施」。
大致含义为:
原来上班期间就放学,着急接孩子;现在有了课后服务,孩子做完作业还能学篮球课,解决了难题。
上述内容基本不重要,核心就是问题中提到的「课后服务」4个字。
第2段:
基本围绕「官员(H市教育局李局长)」解决「问题(父母下班与孩子放学不同步)」的「措施(课后服务)」来写。
不难看出这两段重点就是「官员」强调了「课后服务包括课业辅导、体育锻炼和素质拓展三个板块」这一措施,这两段直接浓缩为2句话:
用「课后服务」解决父母下班与孩子放学不同步的难题。「课后服务」共包括课业辅导、体育锻炼和素质拓展三个板块。
浓缩后再解题就很容易了。
再看一个资料:
【2022联考】根据“给定资料1”请谈谈桐城街道驿道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模式的特点。(15分)
这一天,在桐城街道驿道社区(场景),30多名老人在社工的带领下,围在一起做风筝,今年76岁的赵大爷(民众)正专心致志地给风筝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赵大爷说:“我们不出社区,就能与老伙伴摆摆龙门阵、唱唱歌、跳跳舞,感觉日子过得很充实,越活越精神,越活越高兴。”
“螺蛳壳里做道场”,驿道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中心场地虽小但功能复合(措施),配套了无障碍通道、理疗间、多功能室、助餐室、护理间、康复室等,适应了养老服务多层次、多样化的要求。“我们积极开设老年课堂(措施),每个星期都会提前把每一堂课的时间和内容以课程表的方式排好,轮流开展。我们的活动有趣味运动会、画画、红歌会、舞蹈比赛等。同时,联系社会上的志愿者或社区医院(措施),嵌入整个活动流程,不断丰富老年人生活,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中心社工部赖主任(官员)说。
本资料没有问题,主要写的是「场景」和「措施」。
结合问题「桐城街道驿道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模式的特点」并读完全文后不难发现,所解决问题就是「养老」。
第1段:
很明显是「民众(赵大爷)」赞扬的「场景(在社区的养老很舒服、很开心)」,不重要,知道大致含义即可,直接略过。
第2段:
根据大段讲话可知说的是「官员(中心社工部赖主任)」讲述「措施(嵌入式养老服务)」。
根据「功能虽小但……」「我们积极……」「同时……」的表述,结合「句号」和「赖主任说的长句中语气的转变」,可知:
「嵌入式养老服务」在本段中已经有了3个措施,分别为「养老服务中心功能复合、设施齐全」「开设老年课堂,开展趣味活动」和「在活动中引入社会上的志愿者和社区医院」。
进一步分析可知,「在活动中引入社会上的志愿者和社区医院」附属于「开设老年课堂,开展趣味活动」,因此两者可合并为一条「措施」。
分析完之后,「桐城街道驿道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模式」的2个特点就总结出来了。
「3个板块词+3个人物词」的解析方式特别简单,只要稍加练习就能熟练掌握,对于提升给定资料的解读效率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