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外东北】海参崴老乡对日本海彼得大帝湾(珲春南海)岛屿的考证

2023-07-15 10:14 作者:观津邀月  | 我要投稿

本文于2022-12-02首发于知乎,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584983134


先说一下,《中国历史地图集》中日本海沿岸的地名基本全是错的,从勒富岛到岳塞河(约色河)全都错位了,其他地方我也发现了错误(比如之前网友提醒我的夹皮沟,《中俄交界全图》可能把俄语手写п看成了英文n,错误翻译成了“夹泥沟”,《中国历史地图集》也将错就错,网友做的一些地图也使用了“夹泥沟”这个错误地名)。

虽然我们都认为谭版地图比较“权威”,但我还是建议广大历史爱好者在做外东北(尤其日本海沿岸)地图时不要再使用谭版地图的错误地名了,感兴趣的话可以看一下我做的外东北地名图。

海参崴老乡对彼得大帝湾岛屿的考证很全面,给出了17座岛屿的考证对照。但网易博客现已停用,原文现在已经看不到了,我只找到了残缺不全的补档。过段时间我应该也会写一篇岛屿名考证,里面很多内容都参考了海参崴老乡的文章和图片,因此为了防止补档再次失效,我把海参崴老乡的两篇文章现存的部分粘贴在这里(红字是我的注释)

(1)《遗失在日本海的中国14个属岛——对〈中俄勘分东界约记〉中国在日本海各主权岛屿考析》

补档来源:百度贴吧(https://tieba.baidu.com/p/1717427597)

原标题:遗失在日本海的中国14个属岛

一楼(标题)

遗失在日本海的中国14个属岛——对《中俄勘分东界约记》中国在日本海各主权岛屿考析

二楼(缺失)

…………

三楼

鉴于这些情况,《中俄北京条约》仿照《中俄瑷珲条约》对江东六十四屯地区的处理手法,对乌苏里江以东地区的历史上的旗户渔猎居住地区和有中国人的地区做了特别说明,“上所言者,乃空旷之地。遇有中国人住之处及中国人所占渔猎之地,俄国均不得占,仍准由中国人照常渔猎。”

此后,一八六一年的《中俄勘分东界约记》中,则对“俄国均不得占”的“中国人住之处及中国人所占渔猎之地”作了明确划定。其中,明确规定,“图们口东至绥芬河口沿海一带,及海中间十四岛屿向系旗人渔猎之处”。在《中俄勘分东界约记》附录部分的《旗户渔猎居住册》中,明确了标示了日本海(中国时称“大清海”,渔民、旗户称之为“南海“)十四岛的名称和位置。这份《旗户渔猎居住册》同时出现在同治七年六月九日吉林将军富明阿的《军机处录副奏折》附图中。创修于光绪年间的《吉林通志》在描述吉林旧境时,也描述了这十四岛屿的情况。

四楼

限于条件,笔者暂未找到有关附图。我们暂根据现有资料,对中国在日本海的十四个岛屿的名称和位置进行考证。主要依据《中俄勘分东界约记》的《旗户渔猎居住册》(简称《东界约纪》),另一份是《吉林通志》的有关描述。现就两份文献的所载内容进行比较和分析。

《东界约纪》与《吉林通志》所载南海(日本海)附属岛屿比较表

(表格……就先原状陈列吧,空行不删了)

《东界约记》所载岛屿名称 《吉林通志》 所载岛屿名称 《吉林通志》描述距吉林里程 《吉林通志》描述岛屿方位 备注



珊王延岛 距吉林1140里 珲春东南



小多壁岛 距吉林1250里 珲春东南



西斯赫岛 距吉林1260里 珲春东南


阿拉萨拉岛 阿萨尔乌岛 距吉林1270里 珲春东南


霍尔图岛 和尔多壁岛 距吉林1270里 珲春东南


法萨尔西岛 法萨尔吉岛 距吉林1300里 珲春东南


扎克当尼岛 扎克塘吉岛 距吉林1300里 珲春东南



妞妞斐颜岛 距吉林1300里 珲春东南


倭摩勒绰岛 翁郭勒绰岛 距吉林1320里 珲春东南


特依初岛 特依楚岛 距吉林1320里 珲春东南


岳杭阿岛 岳池河岛 距吉林1320里 珲春东南


倭勒伯绰岛 鄂尔博绰岛 距吉林1330里 珲春东南


搜楞尼岛 搜楞吉岛 距吉林2000里 珲春东南 最东*

勒富岛 勒富岛 距吉林2100里 珲春东南 宁古塔东南884里

翁尔初岛 舒图岛

珲春界 宁古塔东南593里

胡勒格岛


珲春东南 疑为西斯赫岛

萨尔巴西岛


珲春东南


雷风气岛


珲春东南 次东*


两份文献所载岛屿名称各不相同,数量也有差别。描述也有错漏疏失之处,但大体相符。两份文献中,《吉林通志》描述的更为具体,标示了距离吉林将军驻地的里程。尽管现有数据并不精准,但还是能反馈一些基本的信息:

(一)距离和方位差错反馈的信息

通过今天的卫星地图测量不难发现,吉林将军驻地与满洲旗民在日本海14个渔猎岛屿的距离与实际距离出入较大。可能是如下原因造成的:

1、此距离非直线距离,而是从吉林将军先走陆路至珲春,再由珲春走水路至图们江口,再经海路向东北方向绕行的渔民“跑南海”的距离。从《吉林通志》将这些岛屿的方位描述为“珲春东南”可获佐证。

2、清代度量衡“里”与今天度量衡“华里”的差别放大了这种差距。

3、此距离标注的本身就十分轻率,仅其相对距离有参考价值。

以此推论,宁古塔城与舒图、勒富两岛屿的距离,应该是循同样的标准,从宁古塔经三岔口(东宁)下绥芬河至海中诸岛的距离。

我们重点考察其具有参考价值的“相对距离”,这对推测各个岛屿的相对位置同样十分重要。

五楼

(图片失效)

六楼

(图片失效)

七楼

(二)十四岛和十六岛的数量差别反馈的信息

《东界约纪》附录《满洲旗民渔猎册》14岛与《吉林通志》附属16岛屿基本吻合。但也有差别。两文献共同提到的岛屿无疑是大岛或海产丰富的岛屿。而萨尔巴西岛、雷风气岛等,可能是偏荒小岛或者是很大岛的属岛。他们的面积应该不会太大,除非这些岛在吉林通志中另有其他别称(有这个可能)。

(图片失效)

图为南海十四岛海区图

(三)相对距离反馈的信息

这14岛(16岛),以距吉林的距离为统一参照,会发现一些规律。这些岛屿大致分成三个组团。第一个组团离吉林1140里,是孤零零的一个岛,第二个组团是一片群岛,各岛之间又分成若干小群,彼此距离较近。有“距”可查的有11个岛,第三个组团有两个岛。这种情况与今天日本海海图上的岛屿分布情况基本上是吻合的。

(图片失效)

对“南海”海区重点岛屿的标示图

(图片失效)

(不知道后面还有没有……)


(2)《对〈遗失在日本海的中国14个属岛——中国在日本海各主权岛屿考析〉的修正》

补档来源:360个人图书馆(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813/10/7928682_229891288.shtml)

原文地址(已失效):http://haishenwai.blog.163.com/blog/getBlog.do?fromString=bloglist

经查阅《吉林通志(附图)》、《续修<四库全书>(附图)》等有关舆图,发现此前的分析和考证,错误较多。估计系图们江口距离参照基点错误所致。现对《遗失在日本海的中国14个属岛——对《中俄勘分东界约记》中国在日本海各主权岛屿考析》的诸多错误信息予以更正。

通过对两份舆图的比较,发现一些新情况:

  • (一)岛屿名称又出现了新版本。其中的原因,既有岛屿出现满语别称、汉化别称的情况,也有因手绘版地图笔误造成别字的情况。

  • (二)《东界约记》与《吉林通志》所载岛屿名称并未全部载入

  • (三)一些岛屿的位置错位严重。比较典型的就是搜楞尼岛、雷风气岛。

  • (四)“南海”十四岛舆图出现两个版本

《续修<四库全书>》收录了《吉林通志》的全文。理论上《吉林通志》(附图)应与《续修<四库全书>》收录的附图相同。但经核对却发现二者有差别。一份舆图出现了两个版本。

(图片缺失)

《吉林通志》中“南海”十四岛的名称位置

(图片缺失)

《续修<四库全书>》中“南海”十四岛的名称位置

两份舆图的主要差别如下:

1、绘图的范围略有差别

《续修<四库全书>(附图)》向东延展了一些,范围更大。在极东处多标了一处叫“小岛”的岛屿。

2、标注名称的岛屿数量有差别

《吉林通志(附图)》图们江口以东的四个岛屿及勒富岛西南大岛未标示岛名。而《续修<四库全书>(附图)》则全部标注了岛名。

这几个未标示名称的岛屿位置十分重要,且数量占“南海”主要岛屿总数的四分之一,没有被遗忘、漏标的理由。出现这种情况只能说明:编撰《吉林通志》之初,编撰者还没有搞清楚这些岛屿的名称与位置。后来,经过核正,几个主要的岛屿被补标,所以《吉林通志》的舆图又出现了“修订版”版本。

但即使是被《续修<四库全书>》收录的“修订版”,西斯赫岛、妞妞斐颜岛等主要岛屿仍没有标进去。

我们对两幅舆图进行综合比对分析,棕色部分的文字为从《续修<四库全书>》摘注的岛名,与其正上方的岛屿相对应。红字为经与《吉林通志》核准后的岛屿名称。其中特依初岛、珊王延岛难以辨识,西斯赫岛、妞妞斐颜岛未见标示,其位置仅为推测。

此前的一些分析和判断得到验证。如,此前提到的一岛多称和陆化岛屿的情况在《续修<四库全书>》的舆图中得到了验证,图们江口以东的第一个岛出现一岛两标的情况。绥芬河入海口西南有一陆化岛屿被标在陆岸线上。

(图片缺失)

对两份舆图中各岛屿位置参照物的猜想(以河口和港口为位置参照物的)

对两份舆图岛屿名称信息的综合比较分析

舆图将河流水系置于中心地位,连细小的支流也不放过(所以全图直观感觉更像图们江以东地区的水系图)。因而水系的参考价值较高。仔细观察会发现,部分重要岛屿与河流入海走向口或港口相对。因而,正对河口、港口的岛屿位置(方位)应该不会有太大偏差。以此推测,很可能河流入海口的河口是标示和校正岛屿位置的参照系之一。

综合上述信息,对“南海”十四岛的位置进行校准和重新标注。

依据《吉林通志》等历史文献的“南海”十四岛名称位置校准图

由于清代地图测绘技术、绘图技术较落后,两图所列各岛与今天的实际海图各岛位置、形状、从属关系有较大出入,很难一一对应。上述依据历史文献的校准图,首先确定的是河口岛、港口岛等可明确确定名称与位置的岛屿,然后向不确定名称与位置的岛屿逐个排查。因而,不排除误判的可能。本勘误信息有待新发现的史料进一步校准。

核准后的中国岛屿名称与俄国名称对照

核准后的中国岛屿名称与俄国名称对照

(b站不能加表格吗,这个表是知乎上截图的)

【注】加*表示《吉林通志》舆图中辨识不清晰的岛名。


总结

海参崴老乡的考证很详细,但因为发表时间比较早,所以有一些问题。

首先,舆图辨识不清导致很多岛屿名出现了错误。例如岳杭阿岛,这座岛在《皇舆全览图》中就已出现,应是一座比较重要的大岛,但海参崴老乡错认为是“岳池河岛”,并对应为了一座小岛。类似的问题还有将“翁尔初岛”写为“胡勒格岛”等。

更重要的一点,关于外东北地名的历史资料很多都有冲突,在研究时不可避免要做出取舍。但海参崴老乡基本只参考了《吉林通志》及其附图,没有参考《皇舆全览图》《吉林舆图》等其他资料,来源过于单一,因此部分岛屿(如多壁岛和勒富岛)的对应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勒富岛应为阿斯科尔德岛,但《中国历史地图集》错误对应为俄罗斯岛,海参崴老乡也没能纠正这个错误)



【外东北】海参崴老乡对日本海彼得大帝湾(珲春南海)岛屿的考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